英伟中国区总经理柴宇博士独家解读收购事件,新公司剑指国内水产苗料市场
2016-09-03程纯明蒋吉月
■ 文/ 程纯明 蒋吉月
英伟中国区总经理柴宇博士独家解读收购事件,新公司剑指国内水产苗料市场
■ 文/ 程纯明 蒋吉月
比利时英伟公司(下称“英伟”)被英国Benchmark Holdings控股公司(下称“Benchmark公司”)以3亿4,200万美元的价码收购,已于2015年12月11日正式完成收购签约协议。英伟被收购后新公司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业务会发生什么变化?原来的内部结构是否会调整甚至为此大换血?都是行业关心的问题。上个月,本刊已经就相关信息做过解读,这次,我们直接约访原英伟水产中国区销售总监、新任英伟中国区总经理柴宇博士。看看他对收购事件的解读,以及未来新公司的发展与规划。
柴宇博士
12 月11日正式签约,业务互补,合作共赢
《当代水产》:能否简单介绍一英伟的新东家Benchmark公司的情况?
柴宇:Benchmark公司于2000年在英国成立,2013年在伦敦交易所上市。业务领域包括农业和水产行业。这方面Benchmarke的业务比较全面,涉及动物保健、育种、可持续新型模式的开发、以及农业和水产领域科技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间,旗下的FVG集团通过收购整合,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动保产品和技术的供应商。该集团的业务涉及范围,除了常规动物保健产品,还包括水产疫苗、以及病害诊断技术等。另外,Benchmark的育种板块可以做到全年向全球范围提供生长快、抗病的大西洋鲑受精卵,以及高抗病力的罗非鱼的改良种质。
之所以,Benchmark不为中国人所了解,也正是因为在中国市场缺少市场渠道。而此次收购之后,英伟能够带来优势互补,除了全球领先的水产动物营养产品和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英伟遍及全球70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的市场渠道。今后,中国朋友会越来越熟悉Benchmark。
《当代水产》:英伟与英国Benchmark公司正式签约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原来人员是否会产生变动?是否还会沿用英伟的名字?
柴宇:对外公布的签约时间是2015年12月11日。目前,对于英伟的员工来说,只是换了股东而已,高层暂时没有变动,在未来应该会有调整,毕竟业务需要整合,相应的组织结构也需要优化,这是每个收购案例都必然经历的。
英伟这个名字没有必要改变,毕竟英伟品牌在全球水产领域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和认可。
《当代水产》:英国Benchmark公司收购英伟,只是一种单纯资本注入,还是也会涉足经营?
柴宇:这是集团高层的战略决策,我无法掌握,也不方便透露。但是Benchmark收购英伟,应该不只是资本注入,会涉足经营。Benchmark虽然创建时间不长,但是发展速度非常惊人,这得益于其始终专注技术创新和成功的企业经营管理。
《当代水产》:一个大集团被并购,应该不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联想到2014年英伟重返中国市场的战略决定,双方是不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谈收购了?
柴宇:应该是有联系的,这是一个战略行为。企业收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英伟也不例外。这件事已经历时很久,曾经有很多国内外的企业涉入,这在圈内不是秘密。
《当代水产》:英伟专注水产多年,有这么好的产品,这么好的渠道,不少人好奇他为什么会选择变卖公司?作为集团的高层管理,也是中国市场负责人,您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谈一下您对英伟被收购事件的感想?
柴宇:英伟原股东是银行家,银行家会从金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自己的想法。他更多考虑的是资本的运作,实现最大化的增值,而不是通过专注经营专业化公司。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水产行业由更专注的人来经营会更好,例如Benchmark。可以透露的是,在过去几年,英伟全球的业绩增长非常快。我觉得这次收购对双方都是最好的结果。
Benchmark的业务重点在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和原料供应上,对于终端渠道建设方面不算突出。接下来要看集团高层如何调整,这会经历一个过程,也许是半年,也许是一年。英伟现有的产品和技术,与Benchmark原有的产品几乎没有重叠的,而且双方在业务上的互补非常契合。如果未来能够合理利用英伟的市场渠道,那么一定会实现共赢。随着产品和技术服务的扩大,我相信,未来新公司在水产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也一定会大幅增加。
2016 年在中国市场,全力打造技术服务型销售团队
《当代水产》:在水产动物苗期的营养版块,英伟在国内的位置一直是领先的,收购后,新公司未来的主营业务是否会有改变?在国内的市场是否还会扩大?团队建设方面有何计划?
柴宇:英伟核心产品是做高端育苗饵料,这个高端在于技术的卓越以及应用性价比的优势,我们的目标客户是育苗行业中追求高品质的高端苗种企业。我们不会去追逐低品质的客户群,因此要放弃技术含量低或是同质化的产品。例如,2015年英伟在全球范围内停止了虾片产品的供应。我们只往高端走,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这个方向很明确。
2016年我们今年的重点还是深入推广南美白对虾苗料,这块我们过去两年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培养起了忠实的客户群。目前,国内苗场对我们兰西ZM、PL已经很熟悉,对2015年上市的微胶囊饵料、人工亲虾饵料也给予了认可。2016年我会继续巩固这一块。虽然在国外,例如越南,英伟的人工饵料替代生物饵料方案,通过提升苗种的品质、降低病原威胁,已经成功应用在罗氏沼虾苗种培育环节。但是今年我不会在中国推进这个市场,只会做相关的市场调查和渠道准备,2017年一定会启动罗氏沼虾市场。因为我们的精力有限,不能着急,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在高端海水鱼苗种领域,英伟的产品和技术在北方鲆鲽类上有很好的市场基础,也有很多年积累的忠实客户。但是由于鲆鲽类价格下滑,以及近年对渠道管理不足,目前的成绩不理想。因此,2016年我们会把华北区海水鱼市场重新振作起来,随后会推进南方的石斑鱼苗种市场。在石斑鱼领域,我们有很多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资源拿来借鉴。
英伟本身也有一些经典的动保产品,例如PUR和益生菌产品,在国外已经获得很好的市场认可。但是在中国,我们一直没有全面推广动保市场,因为我们的团队规模还不够大。2016年,我不想过早地分散精力,还会延续之前的模式,以苗场客户为主。
同时,英伟水产在中国曾经最辉煌的卤虫卵业务,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在国内苗种行业,我们的美国大盐湖卵的品质一直拥有非常好的口碑。经过这些年的潜心研发,我们的磁化卵能够做到100%的虫壳分离。另外,英伟新技术的虫卵CIS,孵化率明显提高。2016年开始,我会把这些好东西逐步引进中国,与苗料一同推进苗种市场。
对于未来国内市场的布局,可以肯定的是,2016年会继续加大投入,在中国市场全力打造一支技术服务型销售团队。团队成员中以实践经验丰富的博士、硕士为主,并在全球范围内邀请资深专家加盟。随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我们的团队每年会以大概一倍的速度扩大。由于增加了专家岗位,这样就能够形成专家实地指导、培训,结合技术服务跟进的模式,使苗场用户从了解英伟到理解,从理解再到熟悉应用,最后形成英伟的粉丝群。这是一个慢功夫,也是市场开发所急需的内功。
《当代水产》:2016年不少苗场的种虾计划都在减少,英伟的单位客户业务也在减少,那现在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的客户基数把这个量补充起来?
柴宇:中国这个市场很大,养殖品种多、地域分布广,用户群又分为高中低层次,任何饵料企业都不可能吃掉所有市场、所有客户。放弃了虾片产品,很多朋友觉得很遗憾。但是这正是因为英伟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客户群,重新定位市场。虽然这样的高端客户只是全国苗企的10%、20%。假如我们最终能得到其中的一半,那么销售额也不小,对英伟中国业务来讲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毕竟中国市场太大了,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新股东Benchmark也是一个专注高端产品和技术的企业,与英伟的产品定位不谋而合。
《当代水产》:据了解,2015年无论是种虾还是苗量都有很大幅度的减少,会对英伟业务市场造成多大影响?
柴宇:肯定有影响!尤其是2015年第三、四季度整个育苗的行业都不好,我们的销售也是受到了影响。上半年中国区饵料销售顺利超出任务,下半年低于预期,但是全年的饵料销售较上一年度仍然翻了两番。逆境中的大幅增长,主要归功于领先的产品技术优势和巨大的中国市场潜力。
市场上专注做高端苗料的对手很少,真正的对手还是我们自己。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充分地解释给客户,如何让客户真正理解和接受我们的产品。所以,如前面所说,2016年开始,英伟会打造一支懂技术、懂应用操作的销售团队。
《当代水产》:对于产品的推广上有什么策略吗?
柴宇:我不会贪图所有市场客户。低端的苗场,我不会去碰。因为,低端的苗场缺乏技术,缺乏对原料产品的辨别和选择,对苗种的品质要求不足。但是我们的产品确实能够提升苗种品质,节省应用成本,这已经在其它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客户那里获得充分验证,这正是高端苗企所急需的。
我觉得市场宣传是一种辅助的作用,有助于推广成功案例和经验。但是关键还是产品的质量以及技术服务。今后,英伟会组织开展不同规模的技术研讨会,交流英伟产品的使用心得以及分享成功经验,同时把国内外先进的方法、技术理念以及行业动向带给大家。
总的来说,苗的圈子还是比较小。能否成功,主要还是依靠产品品质和技术服务,引导客户理解英伟的技术理念和产品价值。客户的反馈和口碑是最好的广告。2016年英伟在中国重点打造技术服务型的销售团队。用心经营,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