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9-03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办金融发展处
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办金融发展处
加快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办金融发展处
要通过改革实践,实现金融供给端改革与实体经济供给端改革的联动、金融结构变化与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联动,进而实现以高质、高效、低成本的浙江金融服务于正处在变化中的浙江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领域热门话题,也是破解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之举。浙江金融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是全国金融改革试点最早、改革成果最多、改革创新最活跃的省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金融支持,更需要金融改革的密切配合,只有做到实体经济和金融两个领域供给侧的改革联动,金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需求变化。具体而言,金融如何更好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近年浙江金融改革创新实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浙江金融改革创新需要做到“五个进一步”。
进一步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长期来,浙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2014年,浙江本外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72.4%,2015年占76.1%。也正因为有如此高的银行信贷占比,浙江曾被称为全国资金洼地。当经济发展进入下行通道时,浙江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信用风险不断上升,贷款增速逐年下降。从浙江近四年贷款增速看,银行贷款增速每年都在下降,2015年甚至首次出现贷款增速低于GDP增速情况。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预计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稳定浙江经济增长亟需寻找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需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不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
2012年以来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和浙江GDP情况
一是推动区域性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充分利用浙江拥有72家交易所的资源优势,推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创新发展,实现创新创业和地方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浙江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专业优势,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规范发展大宗商品、文化艺术品等交易场所,丰富交易品种,更好地发挥融资、定价等功能作用。
二是充分利用股债结合的融资优势,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以七大万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推动更多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及“新三板”、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扩大银行间市场债、非上市公司债发行规模,争取率先试点永续债、绿色债及战略新兴债等新债种;继续配合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
三是进一步优化信贷投向。加大对浙江涉及“一路一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点项目支持,围绕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加强七大产业、“四换三名”、“两美浙江”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投资。
四是支持“补齐短板”。大力支持绿色、“三农”、小微企业、扶贫等薄弱环节的资金保障,加大对高附加值及高端制造业以及供不应求产业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推动形成浙江特色。
进一步增强金融制度供给
我国对金融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地方政府在金融制度供给方面主动作为空间非常有限。近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试点不断推进,地方政府也相应获得了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机会。浙江自2012年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已形成温州金改、台州小微金改、丽水农村金改以及义乌贸易金改等四大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四大金融改革试验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如温州在建立征信长效体系、完善风险处置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台州在信用保证基金、信用信息平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果;丽水农村金改经验逐步得到推广,全省14个县(市)纳入国家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宁波在政保合作方面成效显著,推动全省建立19个政保合作项目;义乌贸易金融、嘉兴科技金融、德清金融后台等改革创新也取得积极成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浙江在金融制度供给方面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与当前浙江经济领域面临形势的复杂性以及对金融服务提升的迫切性相比,区域金融改革还需不断深化,尤其是金融制度供给方面,还需加大创新力度。
一是继续做好各项区域金改统筹推进工作,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要求,进一步明确各项金融改革的年度重点,力争每年都有新突破。
二是做好各地金融改革经验总结及推广复制,推动金改成果惠及全省各地,积极借鉴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经验,尽早将有关改革成果复制到浙江。
三是向上争取更多国家试点。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将衢州和湖州列入绿色金融试点区域,完善绿色金融运行机制,争取衢州、湖州列入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
四是稳步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嘉兴科技金融创新和长三角金融后台建设。
进一步增强金融供给能力
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资金保障是金融供给能力的两大基础。浙江在资金保障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与资金保障在全国地位相比,早些年浙江对金融产业发展培育力度不够,更别说将金融作为战略性产业来重点打造。“十二五”以来,浙江加大了金融产业发展能力培育和提升的力度,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大浙江金融产业发展,补足地方金融发展短板的目标。2015年,浙江省政府又编制出台了浙江金融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打造浙江万亿金融产业的发展目标,并明确重点推进五大金融产业、四大金融平台、三大区域金融布局的大金融产业发展格局。2016年,围绕重点平台战略目标,启动钱塘江金融港湾专项规划编制,谋划建设全省最重要的金融战略平台。因此,“十三五”金融领域需要重点做好金融产业和钱塘江金融港湾两项规划实施工作。
一是结合“十三五”规划实施和七大产业发展,推动一批金融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力争全省金融产业增加值增速达8%以上。
二是围绕打造浙江四大战略平台,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编制发布钱塘江金融港湾总体规划,指导有关市县区做好分区规划,统筹推动规划实施,逐步打造全国一流的财富管理中心、新金融创新中心。
三是推动浙江新设一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除浙江网商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外,继续向国家争取民营银行试点。在非银金融机构方面,争取新设一批保险及非银机构,做好科技保险公司等新设机构的报批及筹建工作,加快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尽快启动省级融资担保机构组建工作。
四是做强做大现有法人机构。对已获批的宁波东海海运保险公司、金通证券公司、裕隆汽车金融公司、杭银消费金融公司、义乌金融租赁公司、温州资产管理公司和物产集团财务公司等机构,加快工作推进力度,力争尽早投入运营。探索建设“浙江金融云数据大平台”,为法人银行机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抓好现有法人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推动浙商银行、浙商证券、杭州银行等机构加快上市,推进城商行和农信社改革创新,做强做大总部金融机构。
进一步增强金融供给效率
从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关系上看,金融供给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信贷总量与区域GDP两者比率关系。从浙江近年信贷余额占GDP的比重来看,浙江每百元GDP信贷资金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广东、江苏和山东。2014年底,浙江百元GDP信贷资金占用为177,全国平均水平为136,广东、江苏和山东分别是125、111和84。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浙江金融供给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除了有部分信贷资金流向省外这一原因外,还存在部分信贷资金空转、流向虚拟经济的情况,信贷资金与实体经济需求精准对接程度不够。根据测算,如果浙江信贷资金与GDP比重提升到全国平均水平,浙江GDP还可以增加30%左右。因此,需要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手段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效。
一是提升金融服务触达范围和效率。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业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渠道触达、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技术上的成本优势,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和提升金融供给效率。
图/新华社
二是积极发展新金融业态。继续抓好金融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品牌和集聚效应,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并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发挥互联网金融联盟等行业组织自律作用,推动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标准,逐步建设以杭州为龙头的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三是发挥产业基金和各类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私募证券、并购基金等各类私募基金在浙江集聚。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小微、三农金融服务。
四是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环境。继续加强定价管理,加大违规收费查处力度,引导减费让利,推动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利率市场化、降低民营银行准入、注册制等方面改革,推进金融服务业转型,引导资本流向支持创业创新、培育消费等新型需求。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进一步改善金融供给环境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爆发了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在“两链”风险的处置过程中,浙江银行业不良率不断上升。截至2015年底,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808.5亿元,不良率2.37%。在此期间,浙江非法集资行为、恶意逃废债现象也出现了上升态势,有的企业主用“跑路”、“假死”等方式企图逃避偿还银行债务责任,浙江金融环境、特别是信用环境受到较大破坏。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等任务,要求推动“僵尸企业”出清,短期内浙江金融风险还将继续暴露,加上浙江部分商业银行经营已经出现亏损、不良化解能力持续下降以及向总行争取不良处置政策空间减少等问题,浙江维护金融环境的压力仍然较大。为此,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破解企业“两链”风险症结、促进企业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加强重大“两链”风险企业的协调处置工作,全力开展困难企业分类帮扶,引导银行全力开展困难企业分类帮扶,引导银行机构不抽贷、不压贷,对“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守住不出现大风险事件的底线。
二是继续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推动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创新,探索不良贷款证券化和收益权转让试点,全省银行业在前四年大力处置基础上,继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银行机构要把握不良贷款暴露节奏,多措并举打好不良贷款处置“攻坚战”。
三是动员组织浙江上市公司力量,实施针对性并购重组,同时引入国内外有先进技术管理的专业团队,进行创新式重组。
四是做好非法集资处置工作,对交易场所、网络借贷平台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排查,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活动,全力做好区域金融的稳定。
五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推动建立打击逃废债省级部门联席机制,开展严厉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全力维护信用环境。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浙江金融改革创新,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贯穿始终,通过改革实践实现金融供给端改革与实体经济供给端改革的联动、金融结构变化与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联动,进而实现以高质、高效、低成本的浙江金融服务于正处在变化中的浙江经济,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