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工作
2016-09-03丁悦梅李长明
丁悦梅 李长明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工作
丁悦梅 李长明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物联网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探讨了物联网的定义,特点,基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结构,要素。进而将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与运用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进行对比研究,指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工作所具有的优点以及发展前景。
物联网的概述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2009 年初,IBM 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概念。随后,物联网被高度重视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如杭州图书馆首次将物联网应用到图书馆。目前对于物联网的普遍定义就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红外传感器,无线网络,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物与互联网相连从而实现物物相连以达到信息的交换和通信,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个网络。
物联网的特点
物联网有三大特点:全面感知,准确定位可靠传递,智能处理。
(1)全面感知: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技术能够通过红外感知器随时全面的获取物体的信息并进行识别,快速准确。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2)准确定位可靠传递:通过无线网络,全球定位系统对感知的物体进行准确定位。
(3)智能处理:在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加工时运用只能计算技术如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实物的管理过程中实现智能化。
物联网的结构层主要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其中感知层主要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红外感知接口按照约定的协议对物进行感知识别。
传输层主要是通过通信网络对感知层中感知的物体的信息进行传递,是感知层与应用层中的中介桥梁。进行信息的通信与数据传输。
应用层的对对传输层发送的信息的存储、挖掘、处理和应用,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三个结构层自下而上的提供服务如图1所示。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标签技术,传感器,通信技术,智能处理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标签存储着有关物体的各种规范详细互动性的信息因而RFID能对物体的信息进行智能识别,处理。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RFID系统目前有四种频段: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V)。
电子标签技术。电子标签技术负责存储规范互动性的信息,可分为两大类: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有源标签使用标签内的电池进行工作,识别距离较长但寿命短,价格高;无源标签不含电池,其接到阅读器的电磁信号后经整流为直流后进行工作,具有免维护,寿命长,体积小,价格便宜的特点。
传感器。传感器的目的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变成能够被用户识别使用的电信号,处理加工后可以达到各种信息资源存储、传输和其他各方面的要求。
物联网的结构体系
物联网的结构层
图1 物联网的结构层
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具有数字化的特点,数据通过通信技术在不同的设备间接收传输,并通过无线电波传递。
智能处理技术。该技术摆脱了人力受限的控制,可以智能化的对物体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经济上和效用上都是可行的。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结构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结构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结构纷繁复杂,大体包括图书馆人员结构,图书馆人才结构,图书馆空间结构,图书馆资源结构,图书馆网络结构,图书馆技术结构,图书馆管理结构,图书馆部门结构。此外,图书馆大多采用专用服务器的结构形式,这样使得图书馆的保密性高,安全性好,更具有可靠性。
本文主要研究微观层面上的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结构,即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图书馆工作流程结构是从图书采集到为用户服务的过程大体包括四部分:图书采购,图书编目,图书流通管理,图书分类组织处理过程以及用户个性化服务。
图书采购过程
图书的采购包括对新出版图书的采购和对图书馆原有图书的采购,对图书原有图书的采购不需要做过多的处理过程,而对新图书的采购需要进行下一步细致的处理。
图书编目过程
对新采购的图书必须进行编目,对图书编目首先要对图书信息进行查重的过程,若该图书已被录入到图书信息资源系统数据库中则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处理,只需将系统中图书的数量做更改,并基于该图书原有的中图分类号在图书上贴上相应的条形码。但若该图书并不在馆藏收录范围之内,则应该对该图书进行主题内容分析,根据《中图法》分析该图书属于哪一类,并选取可以表达该书内容的主题词对其进行主题标引,赋予该图书新的分类号并贴上条形码,该图书信息输入数据库,图书馆员根据图书分类将图书上架。
用户借还图书过程
用户借阅图书时需登陆检索界面输入检索式,检索系统进行匹配检索并将检索结果通过终端设备输出给用户,用户得到图书分类号及索书号到相应的书架上逐一的查找图书,找到图书拿给图书馆员扫描条形码处理,这就需要借阅室长期有人员处理用户借还行为,否则借阅不能成功。同样,用户还书时也必须通过馆员登录图书馆管理系统扫描条形码更新用户借阅数据来完成。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茶园泼了化学水他工厂不赔能脱身。谈到后来还不是松了口。不赔可以啊,你把那些泼出去的污水收回去。
图书馆员整理图书过程
图书馆员每天需要对用户还回的图书进行重新分类上架,年末图书盘点等工作,这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需要有较大的花费。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结构
图书馆的工作流程既包括图书馆的输出工作也包括图书馆的输入工作。本文将对两部分工作进行分别阐述。
将物联网应用到图书馆的输出工作大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输出工作体系结构
根据图2可以看出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输出工作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云计算平台管理图书馆计算机硬件,为用户提供虚拟化数字信息资源;第二,云计算应用程序,数据库中存储着聚类知识等专家知识库;第三为图书馆输出工作层面,利用数据形成图书检索、管理监控、自助借还以及盘点统计等系统子模块,该层可以利用Web Service 向用户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第四为用户及图书馆员提高良好的可视化化的web界面。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分析用户信息行为,给用户提供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图书推荐、还书提醒、网上自动续借图书等服务。
在图书检索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用户检索时可登录web检索界面输入检索词进行检索,图书馆管理系统会根据用户需求通过无线网络、RFID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红外传感器进行连接用户所需图书,得知图书的具体位置并远程定位找到所需的图书。
(2)用户进行检索时也可通过手持的阅读器输入所需图书的信息或者直接扫描图书的二维码,并将图书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终端,对馆藏图书进行智能定位,通过无线网络与相关图书的电子标签进行连接使得用户找到图书的具体位置并得知该图书的馆藏信息、与此图书相关的其他图书信息、用户的借阅信息等等。
在图书馆中人们不仅希望阅读图书,更希望借阅图书。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在借还书上有着不同。在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中图书的借还可以在无人状态下运行,实现自助。用户借阅图书馆时将选好的图书直接通过电子标签通过无线网络与图书馆的管理系统相连用户只需将自己的借阅证件放在图书馆中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界面进行扫描,红外传感与所需借阅图书的信息进行相连就可实现借阅;还书时用户以同样方法进行还书无需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处理,方便快捷。
另外,在图书的分类中物联网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分类可以通过自动的图书分类智能系统对图书的电子标签进行扫描得到图书的具体信息如分类号、图书所属地点等,根据这些信息智能分类系统对杂乱的图书进行分类、聚类、盘点工作,无需人力。
图书馆的盘点统计系统是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云计算应用程序以及图书馆的智能书架对图书的借阅数量、馆藏数量进行统计,非常准确。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输入工作上的应用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输入工作即图书信息的输入工作,具体包括图书的搜集、整理、组织、典藏。图书编目过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过程。
在图书编目过程中,对图书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标引后给图书加一个电子标签,这个电子标签可以存储图书的出版社、作者、出版版次、年份等基本信息,也可允许存储与该图书内容或书名相近的其他图书信息,读者借阅信息,馆藏数量以及借阅数量等信息,电子标签替代了条形码。
表1 图书馆工作流程对比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优点
传统图书馆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在功能的实现和系统的构建上存在不同,不同点具体见表1所示。
在传统图书馆的流程结构中,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等没有实现统一,图书馆各部门分工明确,按照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及流程对图书进行逐步加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另外,图书馆馆员专业技术不强,馆员素质不高导致图书馆很难有复合型图书馆员,馆员之间更是只对自己的工作内容熟悉,其他工作知之甚少,面对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很难做到部门沟通,信息反馈不及时,工作效率低下。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在这些方面弥补了很多不足,根据表1可以发现其所具有的优点:
(1)实现了用户的自助借还书,方便快捷,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免去了雇佣图书管理人员的开支;
(2)物联网技术能够智能的对图书进行自动分类,工作效率提高,人力消耗减少;
(3)准确定位图书的具体位置,避免了人为疏漏而错误排架进而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问题;
(4)摆脱了人力受限的控制,可以智能化的对物体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图书管理工作智能规范化和系统程序化,面对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可以快速做出信息反馈,进而提高了图书馆整体工作效率。
结语
物联网是一个涵盖了不同先进技术的庞大系统,其应用形式灵活多样,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更使得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提高,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同时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目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相关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完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问题将被解决,物联网已经展现出强大的需求动力和可观的市场预期,将会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孕育着巨大的潜能与机遇。
丁悦梅1李长明2
1.齐齐哈尔医学院图书馆;2.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公司
丁悦梅,女,1985年1月生,2012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硕士),助理馆员,齐齐哈尔医学院图书馆。
10.3969/j.issn.1001-8972.2016.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