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房价是如何挤压国民消费的?

2016-09-02尹夼

南风窗 2016年18期
关键词:出口消费经济

尹夼

据百度指数统计显示,“新常态”这一热点词汇自2014年被首次提出后,长期领跑经济领域关键词,其最高搜索指数曾达到周平均4973次,如果加上其相近词汇如“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等等,这一数据会更加夺人眼球。

经济新常态,必然要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特别是经济发展推动力的转变。一直以来,出口、投资和消费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进入了经济新常态,消费这驾马车的作用显然更应该被看重。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它们越来越被看作是中国经济增长新的推动力。

但近年来,消费是否真的如愿得到提升,从而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呢?房价的高企,是否挤压了消费本来应有的地位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决定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未来。

二战之后,几乎所有经济体的快速增长都和出口有关。前联邦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都是靠着强劲的出口推动了经济的崛起。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而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样离不开出口。改革开放以后,出口在中国GDP的占比一路攀升,从1983年的7.33%狂飙至2006年的35.7%。而从2007年开始,这一数据开始滑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使得负增长了8个百分点。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外部总需求增长缓慢,无疑是对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

2016年8月8日,上海,规模最大的免税店当天在静安区曹家渡悦达889广场开门迎客,面积达3300平方米,店内共分两层。一楼主营化妆品、手表,二楼则以食品、箱包、电器等为主。试营业首日就人气异常火爆,接待的顾客超过4000人次。

2015年,中国继续成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总量占从非欧盟国家进口总额的20%。作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灾区,过去一年获益于全球石油价格的下跌,加以其量化宽松政策和容克计划,欧盟总体的金融环境开始转好,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呈现回升态势。

但这一地区仍然存在债务风险、难民危机的冲击、恐怖主义的威胁以及欧盟内部的分化等问题。它们让欧盟在缓慢的复苏道路上更加困难重重。欧盟这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能否在重重困境中继续保持对 “中国制造”的稳定需求,理性来讲,非常困难。

再看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以及第二大贸易伙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复苏大势不改,但为了缓解国内就业等因素,其更注于“内生增长”。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2015年全球贸易保护措施激增,其数量较2014年增加50%,是全球自由贸易措施的3倍。其中,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数量居全球之首。此外,加之美国国内消费者信心不足,美国市场从长期看似乎也不容乐观。

这里还要提一提德国,德国对出口贸易的依赖度也是极高,2014年其出口占GDP比重达36.8%,而在2015年这一数据为47%。可以看出,其出口受全球市场震荡的冲击不大,这与其出口工业品品质精良、科技含量高的特质分不开。反观中国,“中国制造”向来主打“便宜牌”,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很容易让中国出口商不停地斡旋于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中。科技含量较低,商品可替代性较高,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在全球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是中国出口的最大软肋和风险。

不难看出,不论是从中国自身出口产品的特性来看,还是从外部环境的震荡变化来看,出口市场的长期疲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至于其未来走向,自然是与世界经济的复苏、全球市场的稳定以及“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升分不开。而这些因素的改变,所需周期更加持久,短期内难以指望。

当增加出口和扩大国内需求双双碰壁时,最容易采取的经济提振之策莫过于增加投资。但两重顾忌不容忽视,一是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曾饱受诟病,二是投资对于拉动经济的边际效益已经开始呈现递减规律,投资回报率下降,它们最终可能变为银行坏账。

目前,中国的投资对GDP的贡献值已经很高,如果继续通过“铁工基”加大投资,势必和经济结构调整背道而驰—即使是增加投资,也要守住以改善中国经济结构的原则。

出口疲软,投资乏力,而国内消费增长依然落后于预期。一方面是零售行业面临成本和利润挑战,网络和移动购物对实体零售业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则伴随着宏观经济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双双放缓,零售业销售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1万亿元,连续第6年增幅下降。

从微观来看,连锁百强企业业绩压力更大。从2010年到2015年,连锁百强销售增幅从21%下滑到4.3%,其市场份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11%缩减至2015年的6.9%,门店增额从2010年的9.8%降至2015年的4.7%,净利润也较2014年继续下跌0.28个百分点,为1.8%。

由德勤中国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零售力量》显示,超市、便利店、百货和购物中心以及专业店这几大类主要的实体零售企业过去一年的销售状况均不尽如人意,主要实体零售业销售额增长缓慢,拿报告里的样本超市企业来说,其2014年平均销售额为113.6亿元,年销售增长率约2.6%,低于所有样本企业4.5%的平均增幅。

便利店表现稍好,其销售额增长5.3%,而其主要增长来自门店的外延式扩张及经营效率的提升。百货和购物中心样本企业2014年增幅仅1.3个百分点,而专业店的增长率也才1.4%。

2014中国连锁百强之首的国美电器有限公司2015年销售增长率为7.02%,而2013年的这一数据是13.5%,几乎一倍之差。同是连锁经营的华润万家有限公司2013年的销售增长率有6.7个百分点,而2015年下滑至5.2%。

实体零售增速下滑,真的是电商抢走了“蛋糕”吗?不可否认,电商这一新兴的业务形态的确大大冲击了传统零售企业,但电商本身的增长也不容乐观。

较新的数据显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收增幅上涨至24.56%,但其主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阿里巴巴2014年全年成交额同比增长47%,2015年成交额为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下滑至30.4%,跌落近17个百分点。京东2014年销售额26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而2015年其交易总额增长率降至77.8%。

国内电商三大巨头的交易总额占了我国网络零售八成多,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2%,而今其销售增长率却停滞不前甚至大幅下跌。传统零售企业与电商的市场争夺大战从未停歇,但是线上线下的同时“降温”,则不得不让我们把视角重新定位到消费市场本身,国内市场消费力的低迷才是零售业发展放缓的根源所在。

消费不振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高房价的挤压,二是收入结构的原因,三是消费者消费意愿可能在降低。

高房价是否是消费不振的“万恶之源”?《中国零售力量2015》显示,样本超市企业在人工和水电费增幅下降的同时,房租却上升了0.7个百分点,从2013年的30.4%增加至2014年的31.1%。便利店样本企业的房租涨幅高达近16个百分点,在人工费用、水电费及房租这三大成本中占比增幅上升了1.6个百分点。

百货和购物中心样本企业2014年平均房租费用比2013年上涨10.4%。对于专业店来讲,房租更是其首要成本,报告显示其费用占比达57.6%,而2015年百强企业房租上涨8.6%。由于消费品供给与需求弹性的不平衡,这些表面上由零售企业承载的房租成本最终还是会被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消费成本的提升无疑会抑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再看看高企的房价对消费者本身的直接影响,据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7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55个城市房价继续上涨,环比最高涨幅为4.9%,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同比涨幅平均高达28.5%,普通民众不得不抑制即期消费以满足居住要求。畸高的房价让很多人无力承受,即使买得起也要付出透支家庭积蓄、背上沉重债务的代价,必然影响消费能力。

其次,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倾斜也不利于促进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年均名义增长率都在15%以上,但放在国民经济结构的背景下考察,消费增速则明显低于投资和GDP增速,这与亟待改善的收入分配制度分不开。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比重则不断下降,经再分配调整后,政府和企业收入由2010年的46.66%上升至55.72%,而居民收入则从2010年的53.35%下降到2015年的44.28%。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居民是消费的主体,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必然在结构上引起消费率的下降。

当然,人们消费满意度和国内消费意愿的下降,也会影响数据。一批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相对富裕群体开始转向国外市场,中国奢侈品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2015年狂扫全球46%的奢侈品,总消费额达1168亿美元,这说明相当一部分消费能力流于海外。

不过,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正在向好。实际上,今年中国的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经有所提升,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同比上升了13.2%,但这显然还不够。如果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60个百分点以上,则意味着中国向消费社会的稳健转型。13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不断的动力源泉。

合理的消费率不仅能驱动经济的长足发展,更有着深刻的社会含义,2015年经济学诺奖得主Angus Stewart Deaton称,消费是评价社会发展、健康与公平更重要的指标。高房价“相对剥夺”国民消费能力的现象,本质上就是收入分配不公、财产收益不公平和致富机会不公平在消费领域的投射。

猜你喜欢

出口消费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40年消费流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新消费ABC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