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创造耳目一新议论文创新结构四法
2016-09-02
正反对比结构、递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你还在用这些常规的谋篇布局结构吗?笔者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告诉你,这些谋篇布局方式虽然不容易出错,却缺乏新意,阅卷老师已经审美疲劳。另一方面,考生谋篇布局缺乏逻辑性,前后内容“断层”严重。如果创造性地将几种常见结构加以优化、重组,以混搭的方式形成新的谋篇布局方式,这样能使文章的逻辑性大为增强,也会给阅卷老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对比式+层递式
此种结构将常见的正反对比式和递进式结构综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对比层递式”结构。首先在文章开头段落确定论点,接着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设置分论点,并用一组正反对比的事例论证分论点。然后在上文正反对比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形成一种层进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深入论证,最后结尾部分进行归纳。
示例1:
《彰显自我的风采》结构
总论点:人生天地间,我们要做一棵劲松,顶天立地,真实洒脱。
正面論证:做人有真我风采,自己的事业才能有真我风采。(列举林语堂主张文章、文人要有自我的风采的事例)
反面论证:一味迎合别人,只能做一面镜子,花花绿绿地映出别人的欲望,独自一人时,却只是一片空白。(列举楚宫中的妃嫔、宫女为了博得楚王的喜爱,拼命束腰,更有甚者,有的人因节食而饿死的事例)
递进论证:不仅如此,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他人发自内心的欣赏和仰慕。做一个至性之人,自成一家,才最有风采。(列举史湘云在芦雪庵割腥啖膻淋漓畅快、在芍药花丛中醉卧酣眠娇憨可爱、在贾母面前女扮男装英气逼人等“真名士始风流”的事例)
结尾照应:蓬蒿随风摇摆是为了迎合风的节奏,却往往因其根基过浅,即使努力迎合,蓬蒿最终也难逃被风连根拔起的命运。而傲然屹立于山上的劲松,不屑于随风摇摆,坚持自我,赢得了疾风的青睐,使疾风甘愿成为它遒劲的衬托。
混搭效果:通过示例1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采用了“对比层递式”结构后,改变了只有正反论证的单一结构。文章采用正反论证后的递进式论证,把“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他人发自内心的欣赏和仰慕”作为分论点,使说理更加深刻,形成了整体递进式的说理思路,全面提升了文章的维度。
双层对比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将传统的正反对比结构运用两次,两次之间呈现出递进的逻辑关系。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接下来设置第一个分论点,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证。然后用过渡句承上启下,总结上一分论点,引出下个分论点,再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进行论证,最后结尾点题总结。
示例2:
《说勤奋》结构
总论点:勤奋是取得成就的主要动力,勤奋成就事业。
分论点一: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勤奋。
正面论述一:勤奋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实现梦想的永恒动力。(列举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的勤奋研究经历来进行论证)
反面论述一:一个人如果不勤奋,只会有失败的结局和灰暗的人生。(列举《伤仲永》的故事来进行论证)
过渡句:一个人需要勤奋,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同样需要勤奋的精神。
正面论述二:勤奋是一个团体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迈向发达的重要因素。(列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勤勉治国的故事来进行论证)
反面论证二:一个团体或国家如果缺乏勤奋实干、务实进取的精神,只能落后于世界和潮流,自取灭亡。(列举唐庄宗李存勖听信伶人,荒唐误国的故事来进行论证)
结尾:提出结论,点题收结全文。
混搭效果:示例2使用了两组正反对比的事例,从结构上形成了从个人到国家的递进式思路,逻辑性很强。文章中间穿插过渡句,承上启下,层次也非常清晰,对总论点的阐释十分清楚且有深入拓展。这样的文章,阅卷老师看了怎能不动心呢?
纵横交错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考生运用较多。如果考生积累的论据比较丰富,可以采用古今中外并列式结构。具体做法是,在文章开头提出总论点,然后设置分论点,从纵向时间角度出发,各选一则古代和当下的素材展开论证;然后稍加过渡,再从横向空间的角度,各列举一则中外事例,最后进行总结。
示例3:
《拥有灿烂的心境》结构
总论点:人生是不完美的,少些抱怨,多些感激。只有拥有灿烂的心境,才能让阳光永照人生。
过渡句:走过岁月,从古到今,拥有灿烂心境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用灿烂的心境让阳光照进了自己的心灵。
古代素材:苏轼数次被贬谪,但他仍旧豁达地面对人生。他在《薄薄酒》中写道:“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列举苏轼的例子来证明论点)
当下素材: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橘子会抱怨它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它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后,很庆幸它是甜的,拿到了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列举蔡志忠的例子来证明论点)
过渡句:从横向角度看,不仅国人拥有灿烂的心境,国外也有很多杰出的榜样。
外国素材:霍金对自然科学充满强烈的兴趣,但他21岁患上了不治之症后,也曾消沉过一段时间,可他拥有灿烂的心境,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一次,霍金演讲结束后,一位女记者冲到演讲台前问道:“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了轮椅上,您不觉得命运让你失去了太多东西吗?”霍金用他还能活动的三根手指叩击键盘,显示屏上出现了四句话:“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朋友。”回答完那个记者的提问后,他又艰难地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列举霍金的例子来证明论点)
结尾:总结全文。
混搭效果:示例3以“拥有灿烂的心境”为中心论点,分别列举了古代、当下、国外三个事例,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展开论述,论述详尽。此外,文章中间穿插了过渡句,逻辑也很清晰。
七段综合式
七段综合式是将最基本的几种议论文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遵循“引—议—析—联”的基本结构,用七个左右自然段组成文章。
第一段从现实生活或引用内容出发,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和第三段展开议论,可以用正反论证的方式,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和第五段展开分析,可以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因果的思维方式或其他逻辑思维方式展开深入分析,并和第二、第三段形成层进关系。
第六段联系现实生活,从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出发,再进一步展开论述。
第七段进行总结,升华全文,呼应开头。
示例4:
《信息时代,我惶恐不安》结构
第一段提出总论点:进入大数据时代,与人类文明发展不协调的音符也随之而来,信息时代令人感到惶恐不安。
第二、第三段正反论证:阳光与阴影,就似一朵并蒂花,总是相生相随。我们享受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无限便利时,却也被信息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身心。
第四段和第五段进行因果分析:由果溯因,分析原因,辩证认识信息时代。
第六段联系现实生活:进入大数据时代,虽然人们享受着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带来的便利,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进步离不开思考,思考更应成为一种习惯,进步不是意味着坐享其成。我们的思维和大脑,绝不能成为数据信息的“跑马场”。
第七段:升华、总结全文。
混搭效果:示例4第一段提出总论点,第二、第三段分别对信息时代的优势和弊端进行分析,属于正反论证。第四段和第五段用因果思维方式深入论证。第六段得出结论,即每个人都应有独立的思想。
知识拓展
议论文过渡的三种技巧
1.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有些考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开始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论证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料分离。因此,从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可以使用“现实生活也有同类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使全文文气贯通。
2.层与层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更加充分、深入,寫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
3.辩证过渡
考生可以采取“欲进先退”的方法。针对某个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道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话题转入对此观点的主要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的观点以防论证疏漏,“进”是为了进一步论证文章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