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无名学者成为学术明星

2016-09-02

凤凰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春雨学术杂志

在中国科研界,韩春雨博士是位无名小卒,至少从科研资金的标准来看是这样。在十多年的学术生涯里,这位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共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获得过30万元——相当于每年三万元,还不如一个衬衫厂工人的年收入。

尽管缺乏支持,韩春雨却突然成为全球瞩目的人物。他和同事在石家庄那间朴素的实验室里开发出一项新技术,以史无前例的效率和精准编辑人类基因组,这项发现可能带来非传统性的方法以应对癌症和衰老。《自然》杂志网站称,这项研究5月初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很快成为阅读量最高的新文章之一。《细胞研究》杂志科技主编王杰(音)说:“韩引起了轰动。所有人都在议论他,可是没人知道他是谁。”

韩取得的意外成就可以归结为所谓的“溢出效应”。中国眼下大力投资于科技领域,高校源源不断地出产博士学位持有者,却没有足够的机构或学术岗位让他们担任显赫的工作。他们最后往往去到较差的大学,默默无闻地从事研究;但相比老一辈,他们有一项关键优势:互联网和网上的研究宝库。

世界最大的科技论文出版机构爱思唯尔公司说,中国正在变成研究领域的超级大国。爱思唯尔驻新加坡全球通信区域负责人贾森·陈(音)说:“十年来,我们看到中国人发表的文章在全世界增长最快,中国成为学术文章第二大出产国,仅次于美国。”从2005-2014年,中国人发表的学术文章增加了两倍,全球专利中引用的中国人文章比例从5%增长到10%以上。

这种繁荣的背后是全世界最大的研究者大军,北京正在利用资金吸引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科技人才。中央政府称,去年的研发投资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近40%。但是,多数科学家仍然就职于相对较小的大学或经费有限的研究机构。有些人甚至没有条件接触国际学术杂志或者合法下载研究论文。

《科学》周刊4月发表的一篇研究报道显示,中国拥有最大的Sci-Hub用户群,Sci-Hub是世界最大的盗版论文数据库。不过,福州大学计算机学教授陈德旺说,这些“劣势者”将成为创新的新力量。在他看来,韩春雨虽然不在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工作,但他的博士学位出自中国最优秀的研究机构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

“随着全世界博士培养数量的快速增加和一流科研机构的职位有限,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普通大学有来自著名大学培养的博士任教已经是司空见惯。”陈德旺在科学网发表博文称:“互联网已经帮助拉平了竞技场。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常会有无名英雄的横空出世而名动江湖。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费、环境和名气不再是出一流成果的重要条件,好的想法、浓厚的兴趣、执着地追求,才是科技创新不竭的源泉。”

猜你喜欢

春雨学术杂志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春雨
春雨
杂志收纳碗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