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估值泡沫或将破裂
2016-09-02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姚蒙 本报特约记者 任重 本报记者 赵觉珵
“中国苹果成亚洲黑莓”,法国《费加罗报》日前这样评价小米公司。报道称,2011年,小米手机犹如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不明飞行物,其总裁雷军曾被比作“中国的乔布斯”,小米也被称为“亚洲苹果”。2014年底,小米融资11亿美元,公司估值达450亿美元。然而,随着Oppo、Vivo等中国手机品牌的崛起,小米手机的销量在激烈竞争中出现下滑。《费加罗报》称,这个曾被看做是最有前途的初创企业如今“只值40亿美元”。两年内估值缩水十倍?《费加罗报》的报道让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初创企业的估值是否过高。
路透社称,小米是众多“独角兽”企业中的一家,但现在它面临的情况是销售下滑,竞争对手崛起,已经不符合450亿美元的市场估值。所谓“独角兽”企业,指的是那些获得风投支持,且在私募市场拥有至少10亿美元估值的初创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费加罗报》所称的40亿美元估值肯定是低了,但小米最近的发展确实陷入了停滞。根据市场研究公司赛诺发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上半年小米手机的国内销量为2365万部,仅位列第五,在华为、苹果、Oppo和Vivo之后。
互联网咨询公司艾瑞的分析师李哲峰9月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2013年开始,国内对于初创企业的估值确实有普遍偏高的现象。李哲峰分析称,估值过高主要因为初创公司运作思路与传统企业不同,传统估值方式所使用的财务指标无法真实体现企业价值。此外,未上市公司财务不透明,市场无法获得准确的融资情况。
实际上,初创企业估值过高并非只在中国出现。路透社援引美国未上市企业股票交易平台Sharepost发布的报告称,在已经取得“独角兽”地位的美国私营科技企业中,有近1/3企业的估值最终会跌至10亿美元以内。
这份报告认为,风投市场的快速发展在过去数年为独角兽企业的涌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与此同时,由于目前投资者中可能存在的非理性投资情况,许多“独角兽”企业的高估值现状可能并不真实。目前全球约有170家独角兽企业,他们的总估值超过6000亿美元。而在2013年,也就是“独角兽”这个词刚刚进入硅谷投资人士的视野时,全球总计只有39家独角兽企业,当时的总估值为1000亿美元。
“升得高,跌得也重”,正如《费加罗报》所言,一旦初创企业的经营遇到问题,其估值泡沫也会很快破裂。今年7月在纽约和东京上市的日本“微信”Line估值曾高达100亿美元,然而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的估值仅为55亿美元。分析认为,估值的大幅度缩水体现了Line在扩增用户基数和开拓新市场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
“投资市场正在趋于理性,目前市场上资本流动性依然过剩,但缺少优质项目”,李哲峰告诉《环球时报》。《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当前的融资步伐将放慢,专业投资者将更加严格地评估企业的价值,这可能导致一些初创企业以更低的估值筹集私人资本,另一些初创企业则可能成为并购目标。Sharepost预计,在美国地区的90家科技独角兽企业中,有30%的企业会选择上市或者以更低估值被其他企业所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