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代表新活力 构筑履职新常态
——河北区鸿顺里街人大工委强化代表履职工作

2016-09-02赵春胜

天津人大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情选民人大代表

赵春胜

激发代表新活力构筑履职新常态
——河北区鸿顺里街人大工委强化代表履职工作

赵春胜

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是激发人大工作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河北区人大常委会鸿顺里街道工委围绕闭会期间提高代表的履职实效,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促进了街道人大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强化学习培训,夯实代表履职基础

加强代表的学习培训、提高代表能力素质,是代表履职的基础,是发挥作用的前提。我们始终将抓好代表的学习培训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坚持“三个有”:有学习制度、有学习计划、有学习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的质量,提高了代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代表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1、注重丰富学习内容,做到“三个必学”

一是政治理论必学。不断提高代表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人大代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是人大法规必学。通过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知识,系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使代表牢记自身的权力与义务,进一步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

三是专业知识必学。主要是组织代表学习与履职行权有关方面的知识,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2、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集中培训与代表自学相结合。在组织好代表自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区人大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代表参加各种培训讲座和学习活动,做到上下联动,使学习培训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有效拓展了人大代表履职所需的知识视野。

二是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组织代表对街道“六五”普法工作视察检查中,结合学习我市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启动“法制微博”方式,寓理论学习于实践之中,使代表在履职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论学习,也提高了活动实效。

三是开展活动和以会代学相结合。紧紧围绕代表活动的主题,适时开展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使代表提出的建议更具针对性。

通过强化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代表的整体素质,更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为发挥代表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活动方式,搭建代表履职平台

我们围绕区人大常委会的重点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以开展“为促发展献实策、为惠民生办实事、为上水平出实力”活动为主题,通过搭建四大履职平台,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充分调动了人大代表的积极性。

1、搭建知情知政平台,拓展代表履职视野。坚持每年组织代表在年初和年底各听取一次街道办事处重点政务工作安排及完成情况的汇报,通过听、议、看、查的方式,详细了解街道全年政务工作开展情况,为更好地助推街道工作开展创造条件。此外,还不定期将学习材料寄送给代表,帮助代表及时了解全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事项情况,提高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依法履职的水平和能力。

2、搭建视察监督平台,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坚持对“一府两院”依法监督、有效监督,促进了代表作用的发挥。

一是聚焦经济发展问题,紧扣“促惠上”主题,开展“纳一言、献一计、出一招、引一企、成一事”为区域经济建设献计出力活动。

二是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防汛排沥等工作进行专题视察调研。

三是聚焦公正司法问题,组织开展了视察社区检察室、检查评议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等活动。

3、搭建联系选民平台,增进代表服务意识。结合人大代表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法律知识大讲堂”、“爱心义诊送健康”医疗服务、“金秋送暖 爱心助学”帮扶救助等惠民服务活动,为人大代表密切与选民的联系搭建了平台,为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提供了载体,有效拉近了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关系,深受群众好评。

4、搭建为民代言平台,助推代表反映民意。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肩负着为民代言、反映民意的神圣使命。围绕开好一个“会”、建好一个“室”、提好一个“案”,我们注重发挥好人大代表在“知民情、听民声、解民忧、促和谐”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为民解忧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一是召开人大代表民情恳谈会。年终结合代表述职,召开由人大代表、社区工作站站长、群众代表参加的人大代表“听民声、访民意、知民情”社情民意座谈会,由人大代表与选民代表进行交流和沟通,直接听取选民的意见,了解选民的需求,并向有关部门积极反映,推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尽快解决,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感、使命感。

二是建设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室。将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上午定为人大代表民情联络日,安排人大代表轮流到设在鸿顺里社区内的民情联络室开展接待工作,通过细化来访登记、分类办理、结果反馈、调查回访、建立台帐等工作流程,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切实做到事事有登记、件件有回音。通过代表与选民的面对面交流,倾听民意,收集民情,彰显代表在反映群众意愿、调处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提出高质量议案和批评建议。区人代会召开前夕,组织代表深入选区,通过走访选民、接待群众、实地考察、现场调研等方式,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准确反映辖区群众普遍的诉求与愿望。本届以来,围绕危房改造、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17件,得到了办理单位的高度重视,及时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政府部门的工作。

三、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主体。为此,我们注重机制建设,强化对代表履职进行监督。

1、完善约束机制。建立代表履职登记和履职档案制度,将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的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民办事、向选民述职和联系选民等情况如实记录在履职手册上,促使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提高代表工作成效。

2、完善监督机制。每年年终组织代表开展述职活动,通过书面述职和深入选区向选民面对面述职相结合的形式,向选民汇报其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联系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的履职情况,并由选民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密切人大代表同广大选民之间的联系,增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

3、完善关爱机制。坚持定期走访代表,了解代表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和协调解决代表履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代表通报有关活动安排,使代表明确近期履职重点。遇到代表生病住院时,主动看望慰问,给予关心关怀。

4、完善宣传机制。充分利用《河北人大通讯》刊物、区人大网站,及时宣传报道代表在履职过程中的先进事迹,通报代表履职情况,努力营造人大代表履职的良好氛围,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和动力。

(作者为河北区人大常委会鸿顺里街道工委主任)

在“人大代表服务日”活动中,人大代表热情为群众服务。

猜你喜欢

民情选民人大代表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