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化发展水平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
2016-09-02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 闫 波(燕山大学 河北秦皇岛 066004)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化发展水平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
■闫 波(燕山大学 河北秦皇岛 066004)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多且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功能愈加明显。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以2014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数据为依据,利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剖析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以期从自身城市化进程中找准定位、合理布局、强化合作、实现共赢。
京津冀协同发展 因子-聚类城市化
引言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它指的是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村要素逐步变为城市要素的转变过程,是一个量和质相统一的系统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表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竞争主体已不再限于单个区域或者单独个体,而是扩展到更大的经济合作体。京津冀作为我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合作体之后迅速崛起的第三大增长极,其城市群落的发展得到普遍关注。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中的一员,如何在协同发展进程中找准契机、合理定位、实现发展,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城市化率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城市化度量指标之一,用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这种方法虽然简易,但涵盖信息量少,在学术论证和实践应用方面可靠性不强。为了能更加全面地分析河北省11个地级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适应性,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从实证角度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对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进行城市功能定位做好铺垫。
城市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选择极为重要,不恰当的指标所带来的信息会给数据分析增加难度,也难以实现科学合理的研究目标。因子分析就是在尽可能减少信息损失的基础上,从多个变量中选取恰当的变量因子,用以概括和凝练大量数据中的有效信息。
城市化发展水平可以从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科技文化、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体现,在遵循指标数据科学性、客观性、代表性和数据信息的可获取性、可分析性的原则下,同时考虑到河北省的省情,本文分别从经济、教育(科技)、医疗、人口和城建等方面选取了能够反映河北城市化综合水平的5大类共11个指标来进行研究。为了能够从量和质两方面综合评价河北省城市化水平,本文所采用复合指标法的11个指标数据均来自《2015年河北省经济年鉴》:人均GDP(X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二、三产产值比重(X3)、社会劳动力就业保险率(X4)、万人医生数(X5)、公路货运量(X6)、万人在校大学生数(X7)、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X8)、建成区比重(X9)、人均实有城市道路面积(X10)、人均园林绿地面积(X11)。
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北省城市化聚类分析
在本文中,先通过因子分析进行排名,再在此基础上用聚类分析划分类别,并对影响排名和类别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原始数据参考2015年《河北经济年鉴》,为便于计量和比较,已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如表1所示。
图1 聚类分析树形图
表1 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11个指标
(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将原始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公共因子,另一部分称为特殊因子。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把这些变量进行融合分析,归总为几个公因子来表示。
1.提取因子与因子解释。根据因子分析模型的原理,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得到如表2、表3、表4所示的结果。
如表2所示,Factor过程自动提取了前3个因子,3个因子的特征根均大于1,其共解释了原有11个变量总方差的74.039%。因此,选取三个公因子具有代表性,基本符合进一步分析的要求。
对比分析表3数据可以看出,转轴后的因子系数已经向两极分化,有了鲜明的实际意义。F1(城市基本实力因子)中系数绝对值较大的主要有:X1、X2、X3、X4、X5、X7;F2(城市发展因子)主要由X6、X8确定;F3(城市基础建设因子)则主要由X9、X10、X11确定。
2.确定公因子得分矩阵表和城市化水平评估函数。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只需分析前3个公因子来对各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即可。运用SPSS软件的操作,可发现在数据窗口中多出3个变量:FAC1_1、FAC2_1、FAC3_1,其值分别对应各城市相应公因子的得分,如表4所示。利用公因子的权重分析模型Wi=λi/∑λi,可得河北省11个城市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数及排名,如表4所示。
(三)聚类分析
为使因子分析结果更加明确,本文继续采用聚类分析方法,采用欧式距离平方计算类间距离。欧氏距离平方是测量样本之间亲疏程度的一种方法,即连续变量的样本距离测量方法,其计算公式是:
其中,p表示个数,p=11;xjm、xjn分别指第j个变量的第m、n个样本值。
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得到聚类分析树形图,如图1所示。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可以发现,河北省城市化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省内城市化有明显的区域性,省会和沿海城市发展要比内陆城市基础要好,发展要快,城市比较密集,如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二是城市间综合发展差距较大。根据分析结果,可以把11个地级市划分为2类区域4个层次,如表5所示。
表2 解释总方差
表3 旋转后因子负荷矩阵a
表4 河北省11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排名
第一层次: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为城市化水平最高地区。这三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综合得分都大于0,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优势。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无论是从区域位置还是从政策、资金、人才等的投入来看,居首位是毋庸置疑的。唐山和秦皇岛是沿海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海洋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较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座城市已具备了省域范围的经济中心或龙头地位。
第二层次:邯郸,为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邯郸作为我国历史名城之一,无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城市发展方面都比较平稳。其地处河北省南部边界,经济社会综合得分也大于0,而且与秦皇岛的分值差距也不大。但是其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尚未形成互动格局,而且市区规模较小,高校较少、产业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重一产、轻三产,市区突出、西高东低的态势,植被覆盖率较低。主要反映在“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和“人均园林绿地面积”三个指标比较落后。
第三层次:沧州、廊坊、保定,为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沧州、廊坊、保定三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综合得分小于0,城市化水平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廊坊位于正在规划的大北京经济圈腹地,保定处于京、津、石三角腹地,交通便利。但是,三个城市的城市化建设起点、标准和水平都比较低,“城中村”等不完全城市化现象也比较明显,主要反映在“社会劳动力就业保险率”、“人均实有城市道路面积”、“人均GDP”等指标,城市化水平较低。三个城市如何利用京、津、石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区域优势更好更快地发展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层次:张家口、邢台、承德、衡水,为城市化水平最低地区。张家口、邢台、承德的经济社会综合得分比较接近,分别是-0.405、-0.421、-0.594,衡水综合得分较低,为-0.967。这四个城市分别地处河北南北两边,区位比较特殊,经济实力总体较弱,区域内差别较大,已成为制约河北整体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因素,既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没有便利的区域优势,而且经济发展也无强大动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二、三产产值比重”较小,导致城市化水平很低,这在衡水市表现的更为明显。
推进河北省城市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区域城市化水平差距很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难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最大优势。为此,应该根据每个城市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的不同,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实现全省各地区均衡发展。
(一)优化布局,提升规模
第一,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城市结构。河北省11个地级市应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全省城市化发展总体布局要体现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第一层次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为依托,沿交通运输干线为主轴的集约化发展态势。巩固和完善环京津城市群、环省会城市群和沿交通干线城市带功能,构建以港口城市为龙头、以腹地大城市为支撑的城市带,推动河北省城市化的外向化发展。利用京津的辐射作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纳人才,壮大自身实力。
第二,“并县扩区强市”,加强对周边县市的带动。第二、三、四层次的城市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中心城市规模偏低,建成区面积偏小,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辐射力。因此,应大力发展中心城市,主动加强中小城镇建设,充分挖掘城市内部潜力,利用特有资源,逐步扩大城市规模,主要方式就是开辟新区或撤县建区。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走重复建设、平均摊派的老路子,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挥人口聚集的潜在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减少不完全城市化的现象,从总体上提升河北的城市化建设水平。
表5 河北省11个地级市城市化层次划分
(二)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基础投入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河北省城市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对处于二、三、四层次的城市。河北省从总体上来讲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度比较大,尤其是钢铁、煤炭等重工业,给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下一步,河北应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利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调整经济结构,节能降耗,扩大就业基数,完成产业结构的科学转型。
第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在因子分析中可以看出,一般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生态资源比较丰富,教育结构比较合理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都比较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环境下,京津为突破发展空间,必然会产生“教育和人才外溢”,河北省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重视科技、教育引入和投入,大力发展基础职业教育和提升人口综合素质,积极营造优越的软硬件环境,吸引科技人才,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进行创新,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劳动就业率和城市绿化面积,减少城乡和城市经济发展差距,以争取三、四层次城市赶超第二层次,第二层次的城市跃居第一层次,第一层次城市靠近国内一线城市。
(三)定位职能,协同发展
河北省地域广阔,各地区差异较大,虽然环抱京津,但省域内没有特大城市。城市化建设要求每一个城市都要对自身职能有客观的认识,必须根据自身职能定位积极培育次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多中心带动和连片发展的格局。邯郸、张家口、承德都位于四省、五省交界处,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跨省交流,引进人才,优化产业,分别建立华北重要工业基地、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沧州在地理位置上与唐山、秦皇岛一样,位于河北沿海地带,是河北重要的出海口和发展新高地,建设环渤海地区现代港口城市潜力较大;在京津唐的辐射带动下,石唐秦构成了外三角经济发展模式,带动着全省经济发展。提升省会城市石家庄的战略地位,全力打造京津石核心区,完善石家庄的省会城市功能,增强集聚效应。
(四)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须依托于规模经济发展,资源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了城市化。总的来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互有优劣,互有借鉴的地方,对于不同的城市,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确定今后的发展定位,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所以说,城市群合作才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确立好城市群发展理念,建立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协同发展的跨区域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打破城市间和省际间的行政壁垒,推动大小城市分工合作,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1.连季婷,崔文静,王雅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5(9)
2.李磊,张贵祥.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J].经济地理,2015(5)
4.师谦友,王敏.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陕西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5.张建峰.城市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8(9)
6.张海永.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江苏省13个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7.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3970咨询专家组.第三只眼睛看河北—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8.李博.河北省城市化发展路径分析[J].河北学刊,2006(3)
9.乐家栋.我国城市化之最优路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4)
10.陶毅.城市化水平的聚类和因子分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4)
11.付艳莉,吴群英.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山东省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科技信息,2008(34)
12.郭坤.河北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
13.来雅萍.浙江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7(5)
14.孙小霞.新常态下商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5050201)
◆F06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