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石时代的宝石美人

2016-09-01陈淡秋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朱虹邵氏香港电影

陈淡秋

回想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香港电影,首先想起的,倒不是邵氏的铁血英雄,而是一群浓眉大眼、乌发如云的长凤新(长城、凤凰、新联)以及银都美女,夏梦、石慧、陈思思、朱虹、鲍起静、唐纹、夏冰心,她们都是那种特别有厚度的美人,像张爱玲笔下的电影明星:“一动也不动像一颗蓝宝石,只让梦幻的灯光在宝石深处引起波动的光与影。”所有这些宝石美人里,我最喜欢朱虹。

1979年,朱虹版《画皮》在内地上映,她演女鬼,又美又吓人。后来,我又陆续看到《屈原》《审妻》《父子情》《泰山屠龙》以及《金鹰》。这些电影,其实已经是朱虹电影生涯中后期的作品了,但她在其中照样宝光璀璨,既敦厚古朴,又妖媚艳丽。这些电影上映时,《大众电影》杂志时常刊出这些长凤新女演员的照片,有时在内页,有时候是封面封底。她们和林青霞、胡因梦、林凤娇,或者早一点的港台女演员同时出现在杂志上,但我还是觉得,她们有些什么地方不一样,她们似乎更厚更重,而林青霞们更轻盈。

多年后才知道这种感觉的由来。2006年,读《朱虹画传》,知道了她的生平故事,也知道了一段几近沉没的左派电影往事。

朱虹生于云南昆明,是名门之后,她的祖辈已经积累下丰厚家业,父辈更是英才辈出,父亲朱希贤毕业于黄埔军校,在云南省主席龙云直属的省政府护卫营当营长,和龙云以及“飞虎队”将军陈纳德的交情都很深,还曾被蒋介石任命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少将参谋。后来内地政局发生变化,一家人陆续去了香港,先是她父亲母亲,随后是她。

到香港后,15岁的她被朋友带去片场看拍戏,引起导演注意。导演上她家拜访,许下可以边读书边拍戏的承诺,把她带进了电影界。在母亲的佑护下,她加入凤凰影业,16岁主演了《男大当婚》,而导演,是名导朱石麟。紧接着是《情窦初开》《夜夜盼郎归》《野玫瑰》《小月亮》和《乱点鸳鸯》,她红遍东南亚,合作对象都是名导演和名演员。

邵氏看中她,李翰祥也希望她能来主演自己的片子,许下重酬挖她去邵氏,但她感念凤凰的恩情,又不愿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留在了凤凰。这一决定很得人们称道,却也让她付出了代价,因为几年后内地爆发“文化大革命”,对内地市场有很大依赖的左派电影公司顿时陷入生存危机。凤凰影业痛定思痛,决定顺应新形势,拍摄根据京剧《沙家浜》改编的电影,朱虹扮演阿庆嫂。这部电影并没能在内地上映,凤凰的拍片量随即萎缩,朱虹的作品也迅速减少,一个演员最好的15年,她只演了几部电影,声势大不如前。

这些碎片,和长城、凤凰公司那些已成碎片的往事搅拌在一起,怎么也拼凑不出那条线索的完整面貌。我所知道的“香港电影”,只是邵氏、嘉禾、张家班、香港电影新浪潮,此外无他。而周遭的一切,也在努力进行覆盖与遮蔽,再生僻的邵氏女明星也被翻出来,再生僻的片子也都经过修复,发行了DVD,对狄龙、姜大卫、李菁们的事迹,我已经熟悉到略有眼生的字句跳出来都觉得不适的地步,而长凤新的事迹,却在蔓湮之中,渐渐像史前文明一样模糊、混沌。

这种模糊的史前文明断片,总是时不时跃出一点,将我固有的知识全部打乱。年长些的朋友曾告诉我,60年代,内地也曾有过短暂的思想活跃时期,琼瑶小说刚在台湾出版,内地就曾引进并引起轰动,甚至导致了大批少女离家出走,让媒体炮制出“琼瑶公害”这样一个词语,但我四处搜查资料,却也找不到他说的这段掌故,怀疑只是以讹传讹。现代社会,刚刚真实发生过的事就像死海古卷一般支离破碎,得托赖口口相传,在经验传递的过程中慢慢走样,以至于最后成了集体创作,真是奇事。

也不奇。他们缺人声张。担任声张者的通常有两种人,一种是后人,一种是痴魂附体的爱好者,但不论哪种声张者,都得依赖时势。一段宝光璀璨的往事,几个宝光璀璨的人,就这样成了沉入海中的亚特兰蒂斯,如今想来,多少惋惜,多少遗憾。

猜你喜欢

朱虹邵氏香港电影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邵氏“五针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进口老表”唱江西——朱虹“江西九唱”读后感
灌水取球
“他与前夫真不一样”:灭门惨祸始于前车之鉴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手机女友引燃家庭烽烟,触不到的恋人更危险
“最美乡村”的创业致富带头人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