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下的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发展研究
2016-09-01李美慧
李美慧, 卓 琳
, 卢 毅
(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下的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发展研究
, 卢毅
(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基于技术范式的视角,讨论现代技术范式的困境,并分析其生态化的转变。通过对四川秦巴山区的现状与问题的归纳与分析,阐明该区需要走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特征的生态发展之路,从而增强基础建设,提升经济水平。结合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探索四川秦巴山区的绿色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和提升对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认知水平、整合相关产业构建四川秦巴山区技术范式共同体、科技创新支撑构筑四川秦巴山区技术范式升级轨道等具体措施,为四川秦巴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篇章。
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绿色发展;四川秦巴山区
传统的纯粹以追求GDP增长的资源掠夺式的发展方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并严重阻碍了经济进一步增长,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迫在眉睫。结合技术范式理念的经济发展路径转变也就是技术以及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绿色发展就是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表现,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必能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收益。
四川秦巴山区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长江上游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四川秦巴山区属于国家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贫困发生率常年居高不下。盲目的开发使得该地区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频繁的地质灾害以及日益增加的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与环境问题,贫困现象也未得到改善。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倡导基于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是该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路。
本文基于技术范式的视角,研究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变,探索四川秦巴山区在此生态化转变下的绿色发展策略,提出该山区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背景下发展的措施与建议。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变使我们能够无论在主体还是客体上,都能对四川秦巴山区总体的经济发展有方向性的把握,有助于理解并掌握其内在的发展和演变模式。此研究不仅对技术范式生态化研究体系具有支撑作用,而且对其他山区技术范式生态化支撑下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 范式与技术范式理论
1.1“范式”
“范式”一词由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首次提到。从本质上讲,范式是一种框架和模式,Kuhn发现,随着科学发展,会产生许多新事物、新现象,而当以前的一些理论不能对当前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解释和产生适应时,必然就会导致范式的转变[1],而这种转变也就是在发生重大环境变化时,一种以全新视角看待问题的方式与解决问题的路径。库恩提出的范式,是从社会经济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角度,来考察科学革命的发展轨迹;从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角度,来研究科学革命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科学革命的理论制度里的范式突破使科学得到一个全新的面貌[2]。
1.2技术范式
“技术范式”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Dosi(多西)于1982年提出,技术范式的概念是指基于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手段,并依靠自然科学的一定原则来解决某些技术问题的模型或模式[3]。之后,在多西的研究里,技术范式又有了进一步的升级,表现为技术创新系统或技术创新模式,用以解决具体经济社会问题。因此,我们也可将技术范式看作一种以技术(该技术是受组织化后的)为主体的社会生存方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解决某些技术问题的模型或模式[4]。
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技术范式是一个技术体系,而不只是一个单一客观的技术体系,还包括相关的活动主体,即技术组织共同体。新的技术范式一旦形成,往往会导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例如,工艺品制作技术范式转到大生产的工厂机器模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往往都会受这种转变的很大影响,人们将用新技术范式思维来进行生产活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着不同的技术范式的状态[5]。
2 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变
2.1现代技术范式的困境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现代技术范式,而当前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然物质的生产与社会物质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以现代技术支撑的社会物质生产为例,“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存在线性的的关系,并以排放大量的废弃物为标志”[6]。现代技术范式在经济上的成功却让生态方面遭受了破坏。例如,“美国战后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不仅是宣布的在国民生产总值上有很大程度的指示增加(126%)”[7]。所以,如果单纯从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上看,而不是一个全面的研究“技术—社会—生态”的基础上,来创建一个新的技术范式,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生存都会受到威胁。
技术范式与技术的演变过程相似,会经历一个从诞生到成长、再到成熟,最后到衰退的生命周期过程,详见图1[8]。当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之间的发展出现矛盾的时候,现有的技术范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会变弱,甚至产生阻碍作用。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里,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了经济的稳步发展。上述情况表明,旧的经济增长模式达到了极限,一场新的技术范式革命显得极为迫切,在此背景下,生态化理念应运而生[9]。而绿色发展是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表现,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变必将带来发展的新篇章。
图1 技术范式的生命周期过程
2.2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及其意义
技术范式的转变并不只是某一种或几种技术方法的革新,而是指导技术发展思想的根本性转变。需求拉动和技术双重理论表明,市场需求和产业间的技术竞争是最主要的动力,推动了技术范式不断演进。新技术与旧技术之间的更替导致了技术范式的转变。一方面,技术范式的转变改变了原来的技术体系和思想,另一方面,在新的技术范式的指导下,会出现新的市场和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类文明的进程无不是受技术范式的转变直接影响的,技术范式转变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支撑和支柱作用,是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改变的核心力量[10]。
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思想是一个超环保的概念,其转变不仅仅是指一类技术的转变,更主要的是一种技术观或者技术战略选择的转变。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也是相对于传统工业技术范式而言的,作为一类新的技术范式,是针对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建立基础是现代生物学,这一理念有助于增进三大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自身,是符合自然生态演化规律的无危害的技术体系,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11]。现代社会对技术范式的生态化的选择是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的,也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其具备的重要意义如下:
(1)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变可以消化技术范式生态化过程中的机制方面的阻碍,推动其生态化的转变和发展。而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化是基于企业、政府、市场和公众四方的共同参与。政府作为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倡导者,为其转变提供政策的支持;市场作为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联动者,为其转变提供活动的环境;企业作为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中的直接贯彻落实者,为其转变提供根本的保证;而公众则是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最终受益者,为其转变提供广泛的受众基础。
(2)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是对传统技术范式的超越。传统技术范式是以追求市场利润作为目标,造成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之间的严重失衡。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对传统技术范式的超越,是基于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开发使用技术,主要体现在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这4个方面,其目标是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从长远看,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所带来的社会收益,会大于传统技术范式所带来的私人经济收益。
(3)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是构建两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传统技术范式下的生产方式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因为在传统技术范式指导下进行的生产活动普遍存在着消耗高、质量低、浪费大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实现1万元的GDP增长,就会造成大约700~2 000元的环境损失[12]。因此,当前阶段,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方式,坚持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变,以此实现经济不断增长、环境得到保护和资源可持续供给的多赢目标。
3 四川秦巴山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3.1发展现状
四川秦巴山区覆盖川东北绵阳、广元、南充、达州和巴中5市25县区,总人口1 735万,总面积达6.18×104km2,四川秦巴山区地处秦岭与大巴山地带,是通达南北、贯穿东西的枢纽地带[13]。四川秦巴山区位于川东北,紧邻陕、甘、渝3个省(市),属于丝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北接甘肃省陇南、陕西省汉中以及安康,东临重庆。该区是四川省5大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巨大的资源储量和潜在的生态优势。
四川秦巴山区先天资源优厚,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水能、矿产、旅游资源以及农林特色产品资源,区域经济后发优势明显。同时,该区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系相对发达,区域内涵盖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大水系以及众多支干流。生物种质丰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生态屏障区域,区域内还拥有多种珍稀保护植物、重点药用植物以及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该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相对同一的区域,巴蜀文化、三国文化和红色文化在这里交汇。该区域拥有优渥的自然条件,是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供应中心。其中,巴药、茶叶是重点打造产品[14]。
3.2存在问题
四川秦巴山区同时又是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区域,发展基础较薄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15]。四川秦巴山区各地区现状虽各有不同,经调查研究发现,四川秦巴山区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但支撑发展的资源潜力较大;绿色循环理念普及,但专项支持资金政策不足;天然气虽储量较多,但获开发收益补偿的地方较少;贫困生态县限制开发,但政绩考核仍用统一标准;产业发展过于依赖资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交通脉络缺乏铁路贯通,区域间的联动发展难以实现;光雾山、嘉陵江、阆中古城、剑门蜀道等旅游资源分散,缺少整体打造。具体问题如下:
(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交通拓展受限。四川秦巴山区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区内有4 432个贫困村(占全省39%),87.3万贫困户,共计260.3万贫困人口(占41.6%),贫困发生率达1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6%),是四川涉及贫困县最多、识别贫困村户最多的片区[16-17]。四川秦巴山区城镇群松散,竞争力弱;城镇化发展滞后,水平不高,该区城镇化率仅36.88%,远未达到全国的城镇化率(54.77%)[18]。生态环境复杂、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路不通达,现有交通体系不足以联通旅游与农产品等四川秦巴山区特色绿色资源。
(2)不同性质缺水,矿产勘测不足,旅游优势待发。四川秦巴山区虽然水源丰富,但是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现状用水量占水资源量比重还较小。据“十二五矿产资源规划”的统计资料,目前探明储量的矿种46种、矿区243处,且近龙门山构造带的区域勘查程度较低。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扶贫作用仍显微弱。
(3)工信农进程慢,协调创新不足,政策完善不够四川秦巴山区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四川省的10.48%,工业增加值更少,仅为9.65%。区域的工业化率为40.03%,工业经济占比偏大。另外,大部分区县的第二产业比重占比超50%。信息化滞后,固定互联网用户仅占四川省的27.34%[18]。农业能耗大、污染重,四川秦巴山区用占全省1/4的耕地供应了全省40%的粮食生产[18]。农林畜药各产业发展相对独立,产业发展程度、深度不够,产业链和产业间循环体系尚未形成。四川秦巴山区各区县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基础建设,区域规划同质性突出,缺乏区域性的战略联盟,资源发展失调。各区域发展思路仍较为保守和传统,缺乏创新,发展态势略疲软。支持可持续开发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各地的发展失衡。
4 发展对策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四川秦巴山区必然会影响到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及水资源安全。在这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经济,决定四川秦巴山区必须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发展主题,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19-20]。而四川秦巴山区可以通过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变,促进和推动该区跨越式发展,走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特征的生态发展之路。
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背景下四川秦巴山区发展具体对策如下:
(1)强化和提升对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认知水平。实现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推动四川秦巴山区的绿色发展,首先需要提升对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认知水平,大力培育山区研究机构,加强教育支持,建立技术(服务)扩散的载体与方式。
成立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发展研究院,为四川秦巴山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充分发挥研究院的学术和信息优势,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交换。全力整合各交叉学科,研究有关四川秦巴山区建设的具有突破性的、具有前瞻性的重大理论方面的问题,着力以理论创新走出生态和发展之间存在的困境。另外,营造吸引相关人才的平台,提供就业培训,为当地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发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和绿色产业发展相关的创业创新型人才,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改善办学条件,统筹规划中小学校布局,通过财政资助、助学贷款、社会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高等教育。
加大对绿色循环发展理念的宣传力度,增强区域内公众对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扩大公众参与度。虽然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但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过度开发。应当追求可持续性,力争实现开发与保护间的平衡。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实现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避免暂时性减贫,为当地居民设计一条长远的致富之路。
(2)整合相关产业构建四川秦巴山区技术范式共同体。通过产业整合以及结构调整,绿色开发山地产业,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提高生态及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技术支撑能力,打造四川秦巴山区的技术范式共同体。
绿色开发山地产业,将农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可借鉴瑞士山地农业形成的食品安全、旅游景观和生态平衡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四川秦巴山区也可以利用其山地优势发展绿色山地食品、山地旅游产业链。绿色开发水利水电,连片治理山区流域。绿色开发矿产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支持像石油、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等油气类资源的勘探开发。保障安全开发、绿色开发,在开发过后,可以对开发效果、利用效率、环境影响进行绿色评定。
另外,除了重振第一产业——山地农业发展,持续投入并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利用工资优势实现军工及高校转移,秦巴山区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必不可少。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另外,还需因地制宜地、分别分类地、有针对性地为各层消费者提供特色化、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从而刺激区域总需求的整体上升,并保持协调发展。
(3)科技创新支撑构筑四川秦巴山区技术范式升级轨道。技术范式拥有怎样的特征属性,是由“技术硬核”包含的内容决定的[21]。要实现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实现四川秦巴山区的绿色发展,除了要大力培育山区研究机构、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建立技术(服务)扩散需要的载体并确立扩散方式,通过产业整合结构调整,提升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技术支撑能力之外,还应加快科技、技术创新,打通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路径和渠道。
大力推进和发展与绿色交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绿色交通对应的成套的技术性攻关;完善市场发展机制,建立与绿色交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为绿色交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严格实施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大力增强低碳交通支撑力,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强化排放动态监控,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综合整治责任机制,力争最大程度降低区域生态负荷,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针对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等一类广义的水资源问题,应建立相应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快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信息化建设,建立四川秦巴山区水资源基础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深化水问题相关的基础研究,包括四川秦巴山区生态水文过程演变、流域生态修复与水资源补偿机制等。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实现“红—绿—古”的完美结合。也就是将绿色生态资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如特色古镇类的历史遗存相整合,凸显绿色循环发展,拓宽旅游产品,促进四川秦巴山区特色旅游的发展。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战略地位,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加快建设四川秦巴山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成秦巴山区创新型区域。
5 总结
现代技术范式对环境的危机等困境,促使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变,而绿色发展就是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表现。四川秦巴山区资源丰富,拥有生态多样性,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一直是其发展的重大问题,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变有助于激发四川秦巴山区发展的新思路。将四川秦巴山区的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与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相结合,提出强化和提升对技术范式生态化转变的认知水平、整合相关产业构建四川秦巴山区技术范式共同体、科技创新支撑构筑四川秦巴山区技术范式升级轨道等具体措施,有助于实现绿色跨越式发展,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
[1]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卢兰万.科技产业革命下的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的转变[J].商业时代,2014,(2):51.
[3]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J].Research policy,1982,11(3):147-162.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王玲,胡红.基于技术生态系统思维的技术范式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18-22.
[6]余谋昌,王兴成.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地球村” 工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7]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8]赵建军,郝栋.低碳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建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5):586-591.
[9]回艳.技术范式创新与循环经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6):47-49.
[10]梁经纬.技术范式的转化与低碳经济发展[J].知识经济,2009,(12):108-108.
[11]张兴.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向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5.
[12]黄涛.关于构建生态技术范式的政策建议[J].科技导报,2010,28(1):18-18.
[13]唐勇,张命军,秦宏瑶等.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开发扶贫模式研究——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29(10):1114-1117.
[14]张亮成.秦巴山区特异的自然条件与植物资源[J].经济林研究,1987,(增刊):31-35.
[15]国务院扶贫办.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Z].2012.
[16]卢浩.私人定制脱贫菜单,秦巴山区今年力争减贫43.4万人[N].四川日报,2015-5-20.
[17]周相吉,等.私人定制脱贫菜单,秦巴山区今年力争减贫43.4万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5-1-29.
[18]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19]郑兴平.大力实施生态建设构建秦巴山区生态屏障[J].环境保护,2014,42(12):63-66.
[20]曹诗颂,赵文吉,段福洲.秦巴特困连片区生态资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J].地理研究 2015,34(7):1295-1309.
[21]Dosi G.Sources,procedures,and mi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 [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8:1120-1171.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Qinba Mountain Areas in Sichuan under the Ecological Shift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
LIMei-hui,ZHUOLin,LUYi
(Business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Based on thetheory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light of modern technological paradigm,and analyzed its ecological Shift. Through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Qinba Mountain Areas,the paper clarified that this area need to go green,low-carbon,recycl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way of eco-development,and to solve existing weak development foundation,relatively low level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by ecological shift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this paper explored new green development of Qinba Mountain Areas,and further proposed the ways to strengthen and enhance the awareness level of ecological shift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making the integration of related industries to build technology paradigm community,and technological paradigm with the help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rack up-gradation of Qinba Mountain Areas,etc.,which should bring a new chapter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 this area.
technological paradigm;ecological shift;green development;Qinba Mountain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
10.3969/j.issn.1009-4210.2016.04.005
2016-04-11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编号(2015-ZD-05-09-05);四川省发改委重点课题项目编号(ZH2015038)
李美慧(1991—),女,博士研究生,从事技术范式相关领域的研究。E-mail:limeihui0430@sina.com
卓琳(1991—),女,从事技术范式相关领域的研究。E-mail:fengjingcg@126.com
F120.3(271)
A
1009-4210-(2016)04-0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