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诚合作 休戚与共
——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韩镭

2016-09-01谭弘颖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6年8期
关键词:汽车行业机床汽车



精诚合作 休戚与共
——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韩镭

本刊记者/Reporter 谭弘颖/TAN Hongying

韩镭: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72年至1975年在北京工业大学学习,1975年至1985年在北京齿轮厂任技术员;1985年至1987年在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科技部任工程师;1987年至1988年在美国Ashland Chemical T&S Center学习;1989至今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处长、处长、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在结束了又一趟忙碌的出差后,韩镭副秘书长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是一位在汽车行业耕耘多年的专家,由于汽车行业和机床行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时常在机床行业内的一些重大活动里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还是本刊的编委,多年来一直在热情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所以,当笔者提出就汽车制造技术做一个采访的时候,韩秘书长便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的话题从他的人生经历聊起。

自制自造 焚膏继晷

1975年,韩镭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齿轮厂担任技术员,这一做就是十一年。从他的话里行间,可以感受出其对这一段经历难忘之情。北京齿轮厂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前身是北京汽车装配厂。随着工业大发展,70年代,北京齿轮厂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国内较大规模从事轻型车变速器、分动器、驱动桥齿轮生产的骨干企业之一。韩镭说,其实在进厂之前并不了解北齿,进去后才知道北齿是生产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工厂,比如北汽当时生产的著名产品——BJ212轻型越野车,其变速箱、分动箱以及主减速器齿轮就是北齿生产的。另外,当时齿轮加工中最难加工的螺旋伞齿,也是其核心产品。北齿加工工艺手段很全,如铸造、锻造、热加工、机加工等一应俱全。韩镭当时在北齿的工具分厂,也就是说北齿的刀、夹以及量具都是自己生产,工具分厂有为格林森、奥林康机床用齿轮铣刀,专门有一个铲背组齿轮铣刀刀头,北齿设备机动车间能自己设计、生产机床,如高速滚齿机、高速插齿机。由于齿轮加工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从原材料的锻造、冷加工到到热处理等,北齿都有一套很严格的工艺管理章程。所有这些,对韩镭而言,北齿为他打开了一道走向汽车行业的门。也正因如此,他进厂后如鱼得水,像海绵一样吸纳着与此相关的知识......时至今日,他始终认为正是有了这一段经历,在他此后的工作中让他对汽车行业、对企业一点都不陌生,沟通起来非常顺畅。他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汽车制造装备主要都是我们自己造,进口的机床很少,一句“不合用,那么我们就自己改造”让笔者感慨良多,大无畏和旺盛的斗志,正是那一代人的气质。

引进吸收 上下皆忙

1986年,韩镭调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科技部任工程师。中汽总公司是在原一机部汽车总局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为国务院直属的全国性总公司,担负着汽车工业的行业管理工作。此时,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是一个忙碌的时节,桑塔纳正在引进,依维柯在谈判,红岩、斯太尔重型汽车也正在引进......韩镭认为,虽然那时候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并不大,但其规制还是很明确的,主要布局如一汽、二汽、北汽、南汽、重汽等等,这几大块原则上都能“自我封闭”,都有自己的设备厂,通用的机床工具从别处订购,特殊的则要自行研制解决。技术引进后,汽车工业也随之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汽车工业发展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材料问题。汽车本身的构成材料就很多,这就对原料提供单位要求很高,比如钢厂,很多用到的合金钢、特种钢,都是在与原料提供商慢慢合作中产生的。再如加工手段问题,在他看来,汽车行业是机床行业的用户“大头”,汽车的生产是大批量的,对制造装备的需求也是大批量的,他俩仿如孪生兄弟,相生相伴。国外的加工手段是随着用户的需求不断改进、完善的。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的汽车工业发展已近百年历史,而我们国家则刚刚开始。面对这些问题,中汽总公司认为汽车工业要发展需要相关行业的支持。为此,中汽总公司组织了行业调查,把大家对材料(不仅仅是钢材,有色金属也在其中)、加工设备的需求,具体如消声器(国外当时采用的是镀铝板,耐腐蚀和导热好)、汽车玻璃(其要求的就是防爆性好)、轮胎(国外当时用的是子午线轮胎,国内还是斜交轮胎)等问题。中汽总公司与当时的机床局、冶金部、纺织部、建材部、化工部等相关部门协商、沟通。韩镭认为,汽车工业光自己发展那是一定不行的。如何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又如何协调发展,笔者觉得,是那个时候汽车工业人的集体思考。

联盟成立 合作开启

1987年,韩镭被派出国,在美国 Ashland Chemical T&S Center 学习。1989至今,一直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随后又担任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前身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汽车工程分会,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则是2007年成立的。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汽车产业每年以20%速度攀升,2003年的时候突破1000万辆。这让汽车行业人意识到,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做大了,那么如何由大变强?这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和前面一样,这也是涉及跨行业、多部门的问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机械科学总院协商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公司等10家汽车企业;大连机床集团公司、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集团公司等5家机床企业;北京机床研究所、机械第九设计研究院、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等9家研究设计企业;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吉林大学等6家高校积极参与。从发起单位就可看出,这是一次跨行业的联合。这个联盟并非旦夕之间就能够成立的,在此之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了汽车制造装备部。早在1994年,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FISITA)第25届年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展览会中,展示的机床设备就很多。韩镭说,当时很多机床企业就找到了他们,希望可以开展更多交流。这无形之中,似乎打开了一扇此前紧闭的门。然而,韩镭认为,并不存在这道“紧闭的门”,汽车行业尤其是与机床行业那是相生相伴的。汽车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企业的,企业会解决;是汽车行业本身的,行业会解决,而企业、行业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则需要跨行业联合解决。2006年的时候,这些发起单位组织了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韩镭回忆,非常隆重,寄托了大家很多期望。后来,随着04专项的启动,联盟的工作就更丰富了。

韩镭认为,为什么国外的那些企业非常关注中国的汽车市场,那是因为这个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如果细化来讲,这个市场一方面是汽车的本身消费市场,另一个则是汽车制造装备的市场。装备联盟也好,04专项也好,在汽车和机床之间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纽带作用。从2014年的相关数据来看,中国机床市场规模达到8 712亿元,而中国汽车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是10 099亿,国产的介入了一部分,但介入不多。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他认为不管是汽车行业也好,还是机床行业也好,若想变强,先变“大”,这需要一个艰苦发展的过程,这个工作需要踏踏实实解决核心技术、解决需求问题。

休戚相共 以待崛起

我国的汽车制造技术从改革开放到如今,也历经近40年,可以说了有了很大的整体提升。比如说,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汽车设计有了很大的飞跃,现在有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缸内直喷技术也开始应用到汽车领域了。再比如说,04专项中的“高压共轨”项目,第一期工程做出了产品用于军车,为此研制了12种设备——这些设备是国内原来没有的,每台设备如果说进口的话,那费用相当高,而我们自己研制出来的设备价格不是很高,是国外同类设备价格的一半以下。其意义在于,新研制出的设备不仅仅可用在“高压共轨”这个项目,别处也可以用。另外,由于汽车的特殊的零件加工需求特殊的机床,我们过去不能生产,如曲轴磨床,现在都基本上解决了。而随着汽车制造中的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也带动了其他一些技术的发展,如激光焊接技术、内高压成形技术等。

韩镭认为,汽车制造技术的提升另一个重要的就是实现现代化生产管理、现代化生产。要得到稳定可靠的产品,管理一定要规范。国外的汽车制造技术水平之所以高,其管理之规范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当然,我们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改善。他说前些天去了一家县级的个体企业参观,就发现其管理水平是相当不错的。所以,他相信现代化管理理念亦会逐步实现的。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思想就是让我们由大变强,迈上一个新台阶;智能制造的核心则是怎么更好、更节约成本生产出我们需要的产品。在这些共同目标面前,国家追求国强民富,企业则追求不断完善、建百年老店。具体到汽车产业的发展,机床国产化、发展了,则汽车行业自主品牌也就自然而然上来了。

如果您想发表对本文的看法,请将文章编号填入读者意见调查表中的相应位置。

Sincere cooperation,and share their weal and woe——Interview with Mr HAN Lei,the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SAEC

160812

猜你喜欢

汽车行业机床汽车
机床展会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汽车行业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汽车行业 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汽车的“出卖”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2015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