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龄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抑郁的相关性

2016-08-31姚春娟

山东医药 2016年27期
关键词:缺血性年龄神经

姚春娟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060)



年龄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抑郁的相关性

姚春娟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06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与认知、抑郁的相关性。方法8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年龄分为<44岁者52例(青年组)、44~59岁者462例(中年组)、>60岁者368例(老年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评价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价各组抑郁状态。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与认知功能、抑郁的相关性。结果三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中年组MMSE评分、MoCA评分升高,P均<0.05;与中年组比较,青年组MMSE评分、MoCA评分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074、-0.328,P均<0.001),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074,P>0.001),随年龄的增长,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出现抑郁和抑郁的严重程度有所增加(r=0.074,P=0.030)。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与患者认知、抑郁有关。

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年龄;认知功能;抑郁

缺血性卒中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发病年龄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势,不同年龄阶段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的研究,对我们开发新的卒中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不同年龄阶段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较多,大多数集中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导致的躯体运动症状,而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导致的认知和精神症状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多数研究只是集中于血管性认知功能、卒中后焦虑或抑郁[1],缺乏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和精神症状的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将对年龄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抑郁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并探讨年龄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抑郁的相关性,以便为早期预警、识别不同年龄阶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抑郁提供信息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或 MRI检查证实;②发病时间≤7 d。③受试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意识障碍、严重失语或偏瘫,无法完成神经心理学测试者;②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抑郁症、路易体痴呆(DLB)、额颞叶痴呆(FTD),及恶性肿瘤、颅内感染、神经变性疾病、颅脑创伤等病因引起的痴呆者;③患有心、肺、肝、肾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及结缔组织病、血液病、营养不良;④既往存在有精神病史或行为异常史者;⑤通过询问病史明确在此次发病之前即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选择 2010年10月~2014 年10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8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642 例、女240例,。882例患者根据年龄分为<44岁者52例(青年组)、44~59岁者462例(中年组)、>60岁者368例(老年组)。三组在性别、受教育年限、冠心病史、痴呆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三组认知功能、抑郁状态观察由经过正规培训、操作熟练的神经科医师或专职评价员对各组进行各项神经心理学测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评价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价各组抑郁状态。

2 结果

各组MMSE评分、MoCA评分、HAMD评分比较见表1。不同年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HAMD评分见图1。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074、-0.328,P均<0.001),与HAMD、呈正相关(r =0.074,P>0.001),随年龄的增长,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出现抑郁和抑郁的严重程度有所增加(r=0.074,P=0.030)。

表1 各组MMSE评分、MoCA评分、HAMD评分比较(分,

注:与老年组比较,aP<0.05;与中年组比较,bP<0.05。

图1 不同年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HAMD评分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精神症状,这种认知和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和神经精神行为异常。由于采用测量工具、入组标准、排除标准等研究方法的不同,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往往很难被准确评估[2],卒中后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17%~92%。普通公众、基层医师对缺血性卒中的认知和精神症状的知晓率和识别率均较低,有研究显示公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基本知晓率仅为30.9%,其中患者为24.7%,照料者为29.3%,基层医师为61.8%,专科医师为100.0%。公众对VCI的早期症状的识别率仅为22.8~28.9%,其中患者为16.3%~22.6%,照料者为23.3%~31.6%,基层医师为38.2%~47.4%,专科医师为67.4%-74.4%[3]。因此,提高公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和精神症状的认识,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必要。不同年龄阶段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和精神症状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老年组在认知功能方面与中年组和青年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年龄与MMSE、MoCA评分呈负相关,这一结果与我们以往认为的随发病年龄增长,认知功能不同程度下降的传统认知相符合。因此,对老龄缺血性卒中患者要注意其存在潜在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众多,研究显示年龄、职业、患病的病程、病灶的数量及部位、卒中后抑郁状态[4,5]等均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年龄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随年龄增长,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呈下降趋势。

卒中后抑郁(PS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常见的认知和精神症状,但目前尚缺乏其确切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6]。梅利平等[7]通过对北京社区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调查研究,发现PSD的患病率病率为49.9%。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众多,研究显示既往抑郁症史、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关系、性别、病灶数目、合并疾病种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和卒中后病程等均可能与PSD相关[8~11]。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之间抑郁评分随年龄有所增长,虽然三组之间HAMD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074,P=0.03),分析其原因可能系老年组患者更易合并其它疾病,发生缺血性卒中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加严重以及卒中后病程较长等因素相关。但由于该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进行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故该研究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神经精神症状是一组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包括抑郁、焦虑、疲劳、情感淡漠 、幻觉、妄想、异常行为等。至少30%的卒中患者会出现一种或多种神经精神症状[12]。以往针对神经精神症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中,针对卒中后神经精神症状的研究甚少。陈红芳等通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分析发现,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多种相似的神经精神症状,中至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为以情绪和情感障碍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13]。睡眠/夜间行为障碍、易激惹/情绪不稳、抑郁/恶劣心境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而且这种神经精神症状一般表现较轻,临床上易被忽视,这与各种类型痴呆导致的神经精神症状有所不同。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认知和精神症状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相应的认知和精神症状的筛查十分必要。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抑郁及神经精神状态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能够使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卒中后神经精神、认知功能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全面的改善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王艳,李攀,张淼,等.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4):279-285.

[2] Brainin M,Tuomilehto J,Heiss WD,et al.Post-stroke cognitive decline: an update and perspectives for clinical research[J].Eur J Neurol,2015,22(2): 229-238.

[3] Kalaria RN,Akinyemi R,Ihara M.Stroke injury,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vascular dementia[J].Biochim Biophys Acta,2016,1862(5):915-925.

[4] Sun JH,Tan L,Yu JT.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epidemiology,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J].Ann Transl Med,2014,2(8):80.

[5] Lu D,Ren S,Zhang J,et al.Vascular risk factors aggravat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first-ever young ischaemic stroke patients[J].Eur J Neurol,2016.

[6] Robinson RG,Jorge RE.Post-Stroke Depression: A Review[J].Am J Psychiatry,2016,173(3):221-231.

[7] 梅利平,刘宏军,方向华,等.北京社区缺血性卒中后抑郁与卒中再发和死亡关系的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5):239-243.

[8] Arauz A,Rodríguez-Agudelo Y,Sosa AL,et al.Vascular cognitive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after first-ever stroke: the fogarty-Mexico stroke cohort[J].Cerebrovasc Dis,2014,38(4):284-289.

[9] Metoki N,Sugawara N,Hagii J,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sion location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early depressive symptoms in Japanese patients[J].Ann Gen Psychiatry,2016,15:12.

[10] Alghwiri AA.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pression,balance,and physical functioning post stroke[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6,25(2):475-479.

[11] Wei C,Zhang F,Chen L,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fatigue: lesion location and coping styles[J].J Neurol,2016,263(2):269-276.

[12] Hackett ML,K′hler S,O′Brien JT,et al.Neuropsychiatric outcomes of stroke[J].Lancet Neurol,2014,13(5):525-534.

[13] 王龙,刘寒,周霞,等.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神经精神症状临床特征[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4):519-522.

10.3969/j.issn.1002-266X.2016.27.017

R784

B

1002-266X(2016)27-0052-03

2016-02-15)

猜你喜欢

缺血性年龄神经
变小的年龄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年龄歧视
算年龄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神经”病友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