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促进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2016-08-3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6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缺血性

吴 涛 张 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促进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吴涛张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观察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15 d为1疗程,治疗3疗程。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月分别以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指数评定残障水平,以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运动功能,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FMMS评分和BI指数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结束后1月时两组患者残障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P<0.05)。并持续至治疗后1月(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P>0.05)。结论 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针灸疏经调脏法康复训练运动功能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坏死,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健康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在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中,运动功能障碍最常见,且对患者影响最明显[1]。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障碍常用的方法包括超早期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等[2],但均存在治疗时间窗模糊等不足。研究显示[3],康复治疗有助于使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病而不残、残而不废”,进行康复训练,尤其是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减轻残疾。针灸疏经调脏法是用腹针疗法以调整脏腑功能,用循经取穴法以疏通经络,“疏经”与“调脏”有机结合以达到对中风偏瘫标本兼治的目的[4]。笔者对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的诊断标准[5]。2)纳入标准:首次发病且发病在2周内;年龄在40~80岁之间;伴有偏侧上肢和(或)下肢活动不利;无意识障碍或轻度意识障碍(嗜睡)者;偏侧肌力2~3级,和(或)肌张力1~2级;入院时NIHSS评分5~20分;48 h内生命体征平稳;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合并颅内出血者;年龄<40岁或>80岁;昏迷、嗜睡等中、重度意识障碍者;肌力<2级或肌力>3级,和(或)肌张力>3级者;既往外伤、手术等非缺血性脑卒中导致肢体活动不利者;既往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血小板<70×109/L或有出血倾向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以致无法正常交流者;不配合针刺治疗或基础治疗者;存在动静脉溶栓指征或已进行溶栓治疗者。

1.2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神经内科、针灸科收治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96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BI)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1.3治疗方法对所纳入病例给予吸氧、降压、降糖、营养脑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必要时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脱水降颅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从卧位-坐位-站位-步行等逐步进行,具体包括:1)良肢位的摆放:嘱患者仰卧、侧卧时采用肩部及膝髋部垫枕以保持患侧下肢屈膝屈髋、患侧上肢肩胛骨向前伸。2)床上活动:双下肢屈膝屈髋,健手握患手,双上肢前屈90°,头转向翻身一侧,健肢带动患肢来回摆动,借惯性翻向患侧或健侧;自我伸屈运动,床上拉绳起坐,健侧拉患侧等。3)四肢活动:肢体运动时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做摇摆伸屈活动,运动幅度逐渐加大。活动顺序:上肢依次为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上肢运动还可通过抬肩、摸耳、拿腕、抓握、扣纽扣、用匙筷、握健身球等精细活动进行康复训练;下肢依次为:髋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同时活动各趾、指小关节。下肢训练屈膝屈髋而不内外旋,防治髋关节向外侧倒,以免损伤髋关节和内外肌群。4)骨盆活动:患者屈髋屈膝,双足支持,将臀部抬离床面。5)站立训练:可扶持床边或椅子做下蹲站立等动作,从有依靠站立,如背靠墙、拄拐等,每次10~20 min,然后从无依靠站立过度到行走。6)行走训练:在搀扶或拄拐状态下行走。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在康复训练时帮助按摩,四肢关节被动活动与训练,动作要轻柔、缓慢、有节奏进行,活动范围应达到最大生理范围,不要过度牵拉关节,以免关节脱位或损伤。7)心理干预:对患者不良情绪反应予以及时心理疏导,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所处的疾病阶段,恰当解释病情,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关心患者,协助做好心理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疏经调脏法进行针刺治疗。包括循经取穴法和腹针疗法。1)循经取穴法操作要点如下。(1)针具采用0.30 mm×25 mm毫针操作。(2)选穴及操作:选取四关穴(合谷、太冲),患侧肩髃、臑腧、外关、内关、环跳、髀关、阳陵泉、丰隆、三阴交。直刺进针后行提插捻转以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隔10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3)疗程: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 d,治疗15 d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2)腹针疗法操作要点如下。(1)针具采用0.22 mm×25 mm毫针操作。(2)选穴及操作:选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健侧商曲、双侧大横,患侧滑肉门、外陵、上下风湿点。针刺前先检查肝、脾大小及有无触痛,无阳性体征则可施针。进针时尽量避开毛孔、血管,以免疼痛和出血。进针后3~5 min根据病情需要行针。留针30 min。(3)疗程: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 d,治疗15 d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

1.4观察指标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1月分别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残障水平[6]。包括:1)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以修订的Barthel指数(BI)表进行评定,本指数由进食、修饰、穿衣、大便、小便、入厕、洗澡、床椅转移、行走和上下楼梯10项组成,总分100分,残障标准为BI≤60。2)患侧肢体运动功能选用简式FMMS积分及NIHSS量表进行评定。3)不良反应:如晕针、针刺部位感染、药物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等。

1.5疗效标准参考 《临床药物研究指导原则》[7]拟定。显效:肢体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无手的小肌肉萎缩。有效:肢体肿胀基本消失,疼痛基本缓解,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的小肌肉萎缩不明显。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肌肉萎缩逐渐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指数和残障率变化见表3。治疗前,两组患者BI指数和残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指数均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残障率开始降低 (P< 0.05),对照组于治疗结束1月后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和结束1月后的BI指数和残障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指数和残障率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指数和残障率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时间  治疗结束1月后治疗前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 BI指数 81.55±21.43*△(n=48) 残障率(%) 24.18*△对照组 BI指数 76.59±22.01*63.44±21.35 75.63±22.46*△35.28 28.61*△62.58±20.72 71.25±21.37*(n=48)残障率(%) 29.57*35.64 33.24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MS评分变化见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FMMS评分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 (P> 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上肢FMMS评分较对照组增加(P<0.05),至治疗结束后1月时上下肢FMMS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MM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见表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降低(P<0.05),并持续降低至治疗1月后(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MS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M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项目  治疗结束1月后治疗前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 上肢FMMS 53.86±13.77*△(n=48)下肢FMMS 29.04±7.12*△对照组 上肢FMMS 49.51±13.29*41.17±13.58 49.28±12.05*△23.42±7.20 26.65±6.35*42.10±13.26 45.31±12.60*(n=48)下肢FMMS 26.75±5.89*22.59±7.45 25.96±6.53*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月后观察组 10.07±1.83*△ 5.62±1.65*△对照组 11.51±2.20* 9.36±1.28*n  治疗前48 12.27±2.40 48 12.61±2.34

2.5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对照组3例出现晕针及轻度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观察组2例出现针刺部位感染,发生率为4.17%,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偏瘫使患者运动能力降低或缺失,并由此引发肌肉和神经元继发性改变,从而产生一系列后遗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8]。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大脑高级中枢具有神经可塑性,即当脑组织受损后,其损伤中心部位临近区域的脑细胞在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神经元细胞以代偿性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从而促进损伤后恢复[9]。而康复训练正是通过调动和利用机体的各种反射,促进瘫痪肢体产生自主活动能力,从而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以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10]。

研究发现,针灸不仅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脑组织循环,调和经脉气血[11],而且可以刺激人体大脑皮质系统产生电活动,增强患侧肢体外周感觉向脑细胞的信息传入,激活机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从而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12]。但长期以来,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理论上主要以风、痰、火、气、瘀等邪气痹阻经脉,故治疗上以“疏经通络”应用较多[13],而中风病实为本虚标实之证,脏腑功能失调也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4]。因此,针灸治疗中风除了疏经通络外,尚需调节脏腑功能失调的状态,即“疏经”与“调脏”同时进行才能标本同治,取得更好疗效。

腹针疗法是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以调节先、后天经络的微针系统,主要强调对周身脏腑功能调节[15]。因此,本研究采用以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穴组成的“引气归元”为主方,以调整心脾肾等脏腑功能为特点的腹针疗法结合常规疏通经络的循经取穴法组成 “疏经调脏法”,以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二者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两者联合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促进疾病预后恢复。研究还发现,两者联合能显著提高患者FMMS评分和日常生活运动功能,降低患者残障率,降低NIHSS评分,且作用持续至治疗结束后1月,提示两者联合能显著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应用针灸疏经调脏法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能明显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促进作用持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Sveinsson OA,Kjartansson O,Valdimarsson EM.Cerebral ischemia infarction-epidemiology,causes and symptoms[J]. Laeknabladid,2014,100(5):271-279.

[2]Go AS,Mozaffarian D,Roger VL,et al.Exceutive summary: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3 update:a report from 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3,127(1):143-152.

[3]Zhang WW,Speare S,Churilov L,et al.Stroke rehabilitation in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 J Stroke,2014,9(4):494-502.

[4]徐振华,钟平,符文彬,等.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200-2202.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1,14(12B):4013-4017.

[6]张旭,李奇辉,李营营,等.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早期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肌张力及其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4):279-282.

[7]老膺荣,郭新峰,赖世隆,等.脑卒中恢复期结局评价及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594-3595.

[8]黄震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28(1):62-65.

[9]郑磊,朱建国,袁栋才.脑卒中后内源性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95-98.

[10]娄敏华.尼莫地平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6例[J].中国药业,2013,22(9):65-66.

[11]范军铭,乔珊,刘鹏,等.倾向评分法评价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回顾性分析[J].中国针灸,2015,35(1):72-76.

[12]田浩梅,张泓,张娟,等.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 (7):75-78.

[13]王玉影,曹奕,陈倩倩,等.针灸通督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MSCs的影响 [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101-104.

[14]仲爱芹,徐士欣,辛颖,等.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 30(7):2331-2333.

[15]钟平,符文彬,徐振华,等.针灸疏经调脏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作用: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1,31(8):679-682.

R246文献标志码:A

1004-745X(2016)06-1241-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6.102

(2015-10-28)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