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组团来袭 他们正在改变困境
2016-08-30达佤央金
达佤央金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国内院线罕见地上映了两部俄罗斯电影,一部是《他是龙》,一部是《火海凌云》,都是当地的票房大片。在我们的记忆里,俄罗斯电影这个名词似乎已经远去很久了,我们一直忽视它的存在,而事实上,俄罗斯电影的质量,远比我们印象中要好得多。
早期
大师云集、商业蓬勃
当说到俄罗斯电影的时候,我们在说些什么?是苏联时期曾经享誉世界的银幕经典,还是解体后“自由化”影响下的批判之作,抑或是近十年来在各大电影节崭露头角的新鲜身影?毫无疑问,想要较为全面地认识“俄罗斯电影”这个概念,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苏联电影作为影史上特立独行的流派,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极强的故事性、多样的体裁、独特的影像风格和对人性的关怀、深远的哲思在世界影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然被众多国内外观众记忆并怀念着。当时,苏联电影在诸如“欧洲三大”的威尼斯、柏林等众多国际A类电影节上频频登上颁奖台。其中,由弗拉基米尔·缅绍夫执导的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还获得了1980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电影在当时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成为了许多人“苏俄情结”的代名词之一。苏联电影在国内外的成功促进了本土电影业的迅速发展,电影艺术真正意义上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方式。苏联期间涌现出众多提塔可夫斯基这样伟大的世界级电影大师,他们的良知和思索为人类影视留下了不可再得的珍宝。苏联解体前,全国年观影人次总数曾达15亿之高。
批判之下的票房低谷
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电影原有的国有发行体制被私有化浪潮取代,电影市场全面开放,以好莱坞为主力的美国电影开始冲击原有的市场和受众,但是这些电影显然不能引起经历巨变的俄罗斯人的共鸣,人们期待看到俄罗斯人自己的作品。此时的俄罗斯本土电影在“自由化”的社会浪潮下,开始进入集体批判、完全否定过去的消极期。呈现在银幕上的作品再也没有了曾经苏联电影的包含的那种超越意识形态、具有普世价值的终极关怀。年观影人数也逐渐从曾经的15亿降低到了1997年的8700万。尽管有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这样的大导演先后推出《库伦》《西伯利亚理发师》等优秀影片,但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整个电影产业都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低谷。
商业与文艺同时振兴
进入21世纪后,面对遭受到好莱坞电影强力挤压的现状,俄罗斯人开始反思过去一段时间的做法并开始探索新俄罗斯电影发展的可能性。和韩国一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本土电影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增加政府专项资金,启动本土电影保护机制。很快,这些政策便初见成效。近几年,无论是以《斯大林格勒》《木星上行》《八月八日》《他是龙》等影片为代表的商业片,还是以《回归》《纸兵》《危楼愚夫》等为代表的艺术片都在国内市场和国外电影节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现在的俄罗斯人正在努力将传统的民族叙事同现代的影片类型相结合,试图将处在拐点的俄罗斯电影顺利引入现代市场。尽管就目前来说实力并不算最强,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诞生过托尔斯泰、列宾、柴可夫斯基的国度能够再一次在电影艺术的领域证明自己的存在。我相信,无论是在西方拿手的商业片领域,还是在具有独特魅力的小众文艺片领域,俄罗斯这个既在东方,又在西方的国家都是值得期待的。
近年俄罗斯电影推荐 你或许错过的佳作!
1《邮差的白夜》
俄罗斯北部,一座与世隔绝的岛上,人们过着平静而安逸的田园生活,似乎现代文明的影子并没有投射在这个乌托邦式的小岛上。在这里,一名驾驶着快艇穿梭于湖中的邮差,便是村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邮差每天都会将信送到每一户人家。他熟悉这里的一切,他关心独居的老人,甚至暗恋这里的寡妇艾瑞娜。然而,有一天艾瑞娜突然决定带着儿子离开这个小岛,到对岸的城市工作。这对邮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在这时候,快艇的马达也被人偷了,邮差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失去控制,他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邮差的白夜》大量起用当地的素人演员,导演试图让非职业演员去演绎他们自己的故事。邮差里欧卡的工作非常平凡。他是一个孤独的邮差,每天的工作就是将信件送到岛上的家家户户。但同时他的工作又非常特殊,他成为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和外界文明结合的唯一纽带。在写实的影像风格之外,导演加入了如夜晚现身的俄罗斯蓝眼猫,缓缓升空的火箭等具有超现实魔幻色彩的意象,使得电影中在表现俄罗斯田园生活之外多了一份对文明、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2《危楼愚夫》
俄罗斯,一个普通的管道工接到报告说某个筒子楼的水管崩裂需要维修,这栋楼里住满了贫穷的底层群众。管道工去勘察时发现大楼十分破败,甚至有可能即将在24小时内倒塌。出于想要救人的心愿,他通过母亲好友联系到女镇长,希望政府能够出面处理这栋摇摇欲坠的危楼。然而以女镇长为代表的权力阶级在了解情况后仔细权衡利弊,决定放弃转移大楼中的820名住客,他们甚至暗中杀害了两个头头当做替罪羊。住户们也从一开始的惊恐转为愤怒,他们在大楼下围殴了那个唯一在乎他们生死的人……
《危楼愚夫》显然并不是最恰当的译法。这部俄罗斯电影的原片名为Дурак,和托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名鼎鼎的小说《白痴》同名。小说中善良、宽容的梅诗金公爵就和水管工一样,无力对周围的人施加影响,也不能为他们造福。只有被人们当做白痴,重蹈堂吉诃德的覆辙,他的徒劳努力证明了以信仰和爱来拯救世界的幻想的破灭。谁才是真正的白痴?是水管工和梅诗金?还是那些或身居高位或堕落在底层的麻木贪婪的人?生活就像一栋危楼,我们身边,究竟还有多少个英雄一样的白痴……
3《上帝难为》
一颗类似地球的星球,那里的文明正进化到了类似地球人的欧洲中世纪阶段:黑暗、脏乱、腐烂、野蛮。人类文明的光明似乎永远无法照射到这片阴暗的沼泽,举目四望,充斥在四周的只有无尽的暴力、血腥、潮湿和晦气…… 这片土地需要一场文艺复兴。一群来自地球的科研究人员来到这个星球,企图为这里的人们带去文明。但是这里的情况实在太糟糕,他们不得不使用暴力去强迫人们接受自己的观念和准则,结果却引发了更多的悲剧和黑暗。而只有男主角,他是一个如同佛祖、如同耶稣的先知般的存在,他怀着悲悯之情行走在社会底层,希望用爱和信仰去开化这些生活在失乐园的人们,镜头跟随着他的脚步,我们也就借他的双眼去看到他眼中那个极度混乱,需要被拯救的世界。
尽管影片讲述的是另一个星球的故事,但导演想要呈现的却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上帝难为”,是因为人类太难开化。上帝的力量看起来是那么微乎其微,他只能成为一个旁观者,眼睁睁看着暴力与苦难发生在眼前。为了结束这场暴力,不得不使用新的、更加残酷的暴力。原本应该照亮整个时代的文艺复兴,渐渐成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
4《电子云层下》
俄罗斯苍茫而无边的大地之上,雾雪笼罩着大地。散落在四处的钢筋水泥,废弃已久的摩天大楼,施工了一半的公路桥,伸展着手指的列宁像……这一切仿佛都在提醒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经,你们拥有过辉煌”。然而现实告诉我们,这是一片被抛弃的土地。人们如同行尸走肉般地生活,却又绷紧着每一根神经。影片中,外乡人被迫学会了他国的语言,继承者接受了父亲的遗产,律师夜夜梦回苏联。年轻的学生不停地问道,“我们是谁?我是谁?一切都混乱无章。”
如何去寻找时代的印记,尤其是那些悲剧的脚步?时代并不仅仅记录在书本中,时代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俄罗斯人喜欢将祖国比作母亲,解体的钝痛使得他们成为了失去了母亲的孤儿,但最可怕的是这些孤儿心里对自己母亲的质疑,和他们对历史,对未来的困惑。俄罗斯是冰冷的,沉默的。俄罗斯是忧郁的,蓝色的,《电子云层下》不仅是导演对民族心理的一场解析,更是对人民苦难的一次呈现,对俄罗斯未来的一次勘测。
5《利维坦》
电影《利维坦》中的故事发生在巴伦支海附近的小村庄中。电影中,贪婪粗鄙却又掌握实际权力的市长觊觎尼古拉一家人所居住的房子,他通过使用各种门道企图以职权之便强行霸占那块土地。尼古拉一家人进行了无畏却又无济于事的反抗,尼古拉将自己在莫斯科担任律师的挚友叫来帮忙,然而这位朋友却又同自己美丽而年轻的妻子有着种种难以察觉的暧昧。同时,尼古拉夫妻和进入叛逆期的儿子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似乎身边的一切都在不可控制地缓缓滑向利维坦深不见底的巨口中……
在缺乏对东正教一定的了解下,很难去解读“利维坦”这个意象。(Leviathan)是《圣经》中的一种邪恶海怪,它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口鼻喷火,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在基督教中,利维坦成为恶魔的代名词,并被冠以七大罪之一的“嫉妒”。因此,霍布斯将利维坦这种可怕的食人海怪比喻为嗜血的国家机器。尼古拉的反抗也因此同时具备了人性、政治和宗教的三重寓意。这三层重压悬挂在俄罗斯人的脑袋上,仿佛在告诉我们,反抗的人注定没有一个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