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不会停,动力在转换
2016-08-29
何自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入全球化阶段的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这一增长势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遭到阻断。虽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反危机措施,但时至今日复苏仍然缓慢,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各项指标均未达到危机前水平,经济全球化确实陷入发展的低潮。
有些学者据此认为经济全球化走向终结,笔者不以为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能逆转,只是当下面临动力转换抉择,新动力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经济全球化势头在后危机时代减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发达经济体失去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首先,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大规模实施投资自由化政策,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活跃,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但该政策的负面影响是发达经济体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产业空心化,最终导致自身经济陷入危机,对外投资陷于停顿,致使经济全球化的投资动力受损。
其次,发达经济体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严重,社会消费能力遭到削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消失。当发达经济失去对外部商品和劳务的巨大购买力时,经济全球化的消费动力也在丧失。
第三,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力,但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实行再工业化战略,鼓励企业回流本土。跨国公司自身发展速度锐减,导致其对经济全球化的支持力度减少。
第四,经济全球化以自由贸易为基础,但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为了自身利益而实行保护主义,国际贸易受到限制,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动力减弱。可见,发达经济体陷入持续停滞是经济全球化动力受损的根本原因之一。
西方国家丧失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是由其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所致,但经济全球化不会因为发达经济体失去主导作用而停顿。经济全球化是生产高度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成为可能,如果逆转只会损害而非有利于世界各国发展。随着发达经济体逐渐丧失主导地位,当务之急是寻找新的主导和推动力量。
毫无疑问,新兴经济体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更是责无旁贷。中国过去据以获得强大竞争力的后发优势已发生变化,在资本、技术、管理方面形成的先发优势有助于中国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做出贡献。
同时,中国以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为目标推动结构调整,继续保持国内稳定增长,同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大动力。中国还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反对实施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努力避免货币战,这有助于保持世界经济稳定,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更重要的是,中国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创新,努力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经济新秩序,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作者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