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为例

2016-08-29娴,周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

刘 娴,周 青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新时期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为例

刘 娴,周 青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都市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板块。目前,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借鉴农业部课题组构建的监测模型,分析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及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结了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示范区建设、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措施。

都市;现代农业;南宁;功能定位;联结机制

都市现代农业是依托都市功能,按照市场需求,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科技手段,构建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和示范性于一体,集约、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1]。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连续13年下发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5个方面32条措施,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目前,南宁市农业正处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对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优化城市人居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广西南宁市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形势分析

1.1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近年来,南宁市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2015年南宁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8.8亿元,比2010年增长24.1%,年均增长约4.5%。农业结构调整逐步优化,推进糖料蔗、桑蚕、蔬菜、水果、中草药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横县茉莉花茶、上林大米等一批享誉中外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2011~2015年南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95%,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民增收效果较为明显。

1.2基于比较的南宁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析根据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特征与现阶段我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借鉴农业部课题组《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5》构建的监测模型[2],对南宁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监测分析,并将其与全国其他省会(首府)城市比较,了解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水平。

1.2.1指标体系。农业部课题组撰写的《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5》,是以2014年中国都市现代农业监测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这一指标体系,从要素投入与产出水平、“菜篮子”产品保障水平、农业可持续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多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辐射带动水平5个维度的发展指标,建立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每个维度都是构成综合指数的分指数,每个分指数又由若干指标合成。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即无量纲化),指数一般分布在0~100,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综合发展指数。采取Delphi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表1)。

依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及26个省会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2014年南宁市及其他省会城市进行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测算。

1.2.2评价结果。根据评测结果(表2),2014年我国26个省会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指数的平均值为60.86。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有沈阳、成都、武汉、长沙等。总体而言,东部城市的都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指数较高,西部城市相对较低。就南宁市而言,可以清晰地看到南宁市都市农业发展较为滞后,综合指数得分仅为54.69;综合指数位居26个省会城市第24位,说明南宁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

1.2.3结果分析。

(1)要素投入与产出指数低。据测算,2014年要素投入与产出水平指数平均值为47.76,最大值为62.50,最小值为26.32。南宁市要素投入与产出水平指数为36.09,远低于平均值。与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这些西部省会城市比较,南宁位居第7位,仅略高于贵阳、兰州和西宁,呈现农业要素投入明显过低,生产效率低的特点。

(2)菜篮子产品保障指数略高。据测算,2014年“菜篮子”产品保障水平指数平均值为71.50,最大值为91.82,最小值为39.96。南宁市“菜篮子”产品保障水平指数为78.74,高于26个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在表2的9个西部省会城市中南宁位居第七,在西部城市中并无太大优势。

表1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注:数据根据《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5》等相关资料整理。

Note:sorted according to related data ofUrbanModernAgriculturalDevelopmentReport2015.

(3)农业可持续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指数较低。据测算,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数平均值为79.80,最大值为98.01,最小值为47.35,南宁市农业生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数仅为72.19,低于26个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在表2的9个西部省会城市中南宁市倒数第3,仅高于贵阳和西安。

(4)多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指数低。据测算,2014年休闲农业与生态农业发展指数平均值为37.78,最大值为56.21,最小值为26.91。南宁市多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指数为26.91,排名最末。这说明南宁市农业发展仍局限于传统农业且功能单一,如何进行农业的多功能开发成为今后其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

(5)辐射带动水平指数低。据测算,2014年示范辐射指数平均值为42.93,最大值为77.28,最小值为27.51。南宁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辐射带动水平指数”为29.47,位居26个省会(首府)城市倒数第2,仅略高于乌鲁木齐,说明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辐射带动”是今后较长时期南宁市现代农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

2 广西南宁市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2.1明确功能定位按照南宁市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发展定位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要求,依据资源环境条件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应立足现代都市需求,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建设与省会城市发展相协调,面向东盟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具体来说,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1强化经济功能。生产和提供名、优、特、稀、鲜、嫩、活的农副产品,满足南宁市不同层次的物质消费需求,同时通过现代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一批在当地优势明显、连片经营、效益突出的特色产业,带动附近区域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2.1.2突出生态功能。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生态园区、休闲农区、绿色屏障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挥其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以及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起人与自然、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使都市现代农业成为城市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宜居南宁的重要标志。

表2 2014年26个省会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

注:数据根据《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4》等相关资料整理。

Note:sorted according to related data ofUrbanModernAgriculturalDevelopmentReport2015.

2.1.3完善社会功能。发挥南宁区位优势,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带动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同时带动商贸、物流、金融、科技、餐饮、旅游度假等产业发展,并促进这些涉农二、三产业的就业。

2.1.4拓展休闲功能。依托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旅游产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生活的心理及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2树立发展方向做大做强以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桑蚕等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业,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扩大品牌影响,拓宽流通渠道,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建立与南宁市城市地位相适应,具有科技和资本高度密集特点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高效协同发展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实现农产品保障体系完善化、农业多功能性开发产业化、农业经营品牌化、农民生活品质化,努力将南宁市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精品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优质农产品物流基地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景区。

2.3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及发展现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构以及交通状况,根据距离市区的远近,将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空间划分为环都市社会型都市农业区、城郊经济型都市农业区和山区生态型都市农业区(图1)。

2.3.1环都市社会型都市农业区。以都市核心区为中心,半小时车程范围为半径构成的环形区域,主要分布在青秀区、邕宁区、江南区、良庆区、西乡塘区、兴宁区6城区的近郊,形成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引领示范区。该区域外缘大致以绕城高速公路为界,范围为20~40 km,为城市近郊区。该区域距离市中心比较近,与城市联系密切,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特色明显,都市农业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该区应发挥靠近城市居民消费市场的优势,主要突出都市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农业发展方向是优化环境、美化城市、服务城市。重点发展具有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功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特色果蔬、花卉苗木等农业示范集群,打造农业精品,塑造高端农业形象。

2.3.2城郊经济型都市农业区。主要在环都市社会型都市农业区外,为不规则环状,其外缘距市中心约50~80 km。主要分布在绕城高速外城区所辖的乡镇及武鸣南部、宾阳西南部、横县西部和南部等地,为南宁市中郊,1.5小时车程范围之内。该区域为耕地资源较为集中连片、土壤质地较好、灌溉条件较为优越的县份,形成以保障城市“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为主的集约化农业展示圈。农业发展一方面满足南宁市市民日常生活需求量较大的大宗农产品,如粮食、蔬菜、瓜果等;另一方面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如甘蔗、木薯、桑蚕等。该区域重点打造为优势农业板块,发展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农产品物流业。以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为载体,配合自然景观建设健康养生农业。

2.3.3山区生态型都市农业区。介于城郊经济型都市农业区外缘与市域行政区划界线之间,呈不规则状,为南宁市远郊区。该区域面积广,距离城市相对较远,主要分布在隆安、上林、马山等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喀斯特地貌突出的县份,农业生产应该紧靠其“大石山区”“靠山吃山”的自然特点,农业生产活动不能超过当地的生态承载力。该区的主要功能是为南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立体农业、精品农业等,必须注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该区的主要目标是“做精”,要在精品上面做文章。

图1 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布局Fig.1 Distribution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n Nanning City

3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对策措施

3.1完善都市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加强农田水利设施、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病虫灾害的能力。推进乡村道路网络以及各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地)与消费市场之间的道路建设,完善对农村道路的管护机制。采取资金扶持、土地使用和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改造提升原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中小市场,健全其市场硬件设施设备和市场功能。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宽带电信服务供给。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3],建设农村电商平台,培育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手段的新型流通业态。

3.2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地)建设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地)可以起到以点带面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4]。科学制定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目标、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功能板块、主要任务、主要措施等战略性问题。强化品牌创建,打造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开发主打产品的多元功能,延长产品的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结合互联网+农业,开发线上销售,实现线下销售与线上销售互动。

3.3健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保障机制都市现代农业是要素密集型农业,它在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得到各种服务、要素、资源的支撑。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开发,促进规模化经营。开展“银农合作”试点,引导金融资本投入都市现代农业。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社会保险为辅的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经营主体抵御风险能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及其他农业高新技术为重点方向,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的科技素质。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强化农业示范基地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加速农业产学研转化效率,解决科技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4建立都市现代农业利益联结机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户、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3]。探索农民在企业中持股分红机制,将项目财政投资按一定比例折算为农民股份的方式,对入股的农民采取“按股保底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合作收益。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主体之间共同建立起合理科学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结成互惠互利的关系。

[1] 沈华芳.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点与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7(1):33.

[2] 农业部课题组.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5[R].2015.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A/OL].(2016-01-04)[2016-04-0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1/04/content_10549.htm.

[4] 张志刚,邵秋红,田龙,等.农业示范园区实践与探索: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324-325.

Ideas for Development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

LIU Xian, ZHOU Qing

(Nan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anning, Guangxi 530022)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t present, the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still remains at low level in Nanning City. With reference to monitoring model built by the program team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s and level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n Nanning City were analyzed. Functional positioning, development objectiv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were summarized.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strengthening demonstration area construction,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security mechanism, and building benefit combined mechanism.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Nanning; Functional positioning; Combined mechanism

2013年南宁市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项目(2013ZD-02)。

刘娴(1979- ),女,广西防城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社会法学、城乡问题研究。

2016-05-30

S-9

A

0517-6611(2016)19-240-04

猜你喜欢

南宁市都市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Sam’s Family
关 公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