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发企业市场进入理论探究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视角

2016-08-29臧树伟

中国科技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破坏性学者产品

臧树伟,李 平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872)



后发企业市场进入理论探究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视角

臧树伟,李平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从破坏性创新的视角对后发企业市场进入问题开展研究的理论文献相对比较分散,因而系统且全面地综述已有的研究文献显得格外必要。本文首先对破坏性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依次从破坏机理、成长路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进入市场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针对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颇具潜力的研究方向。

破坏性创新;后发企业;市场进入

传统理论研究认为,后发企业可以通过模仿创新或自主创新等技术导向方式制定企业的市场进入战略[1],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加剧了竞争环境的动荡性和不确定性,对于那些存有资源劣势和市场劣势的后发企业而言,通过技术渠道获取市场进入机会正变得愈发困难,而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战略制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

1 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认知

1.1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

破坏性创新理论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Christensen提出。Christensen所描述的破坏性创新是针对维持性创新而言的,他将那些能够满足主流市场消费群体需求的创新称之为维持性创新;而那些致力于非主流市场的创新称之为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创新可以通过不断的发展逐渐侵蚀主流市场,给主流市场上的领先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2]。在Christensen之后,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各自的见解,其中吴贵生等人[3]从技术、生产、市场、顾客等方面对破坏性创新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破坏性创新通过提供与主流市场差别较大的性能实现方式和产品性能组合破坏了已有的价值网络;Thomond等学者[4]从市场竞争的视角定义了破坏性创新,他们指出破坏性创新是被成功开发出来的过程、技术、产品、服务或者商业模式并且能够显著改变传统的竞争规则;Jay等[5]从商业模式的视角对破坏性创新进行了定义,他们认为破坏性创新不仅仅是一种破坏性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对原有商业模式和市场规则的颠覆,领先企业由于受到主流市场客户的导向和锁定,因此很难适应这种新的模式;Schmidt等[6]从市场入侵的视角定义了破坏性创新,他们将破坏性创新定义为企业进行非主流市场入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依靠市场细分、产品定位、消费者偏好分析等具体情境选择来实现;杨强等学者[7]则探讨了破坏性创新的本质,他们认为破坏性创新的本质是延续性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转换的结果,是市场效应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体现。

从已有文献来看,虽然学者们研究破坏性创新的视角有所差异,但基于市场破坏的概念界定理念逐渐成为主流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破坏性创新是指企业偏离主流市场用户所重视的产品性能属性,借助更符合非主流市场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构建起一个全新的价值网络,然后伺机对主流市场价值网络进行破坏并最终颠覆在位企业的一种市场战略行为。

1.2破坏性创新的表现方式

(1)破坏性技术。破坏性技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类技术不一定属于前沿技术,也不一定表现为全新的技术范畴,但却可以通过改变现有的产品性能衡量标准而改变已有的市场竞争基础。Christensen[2]在研究中指出,破坏性技术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简单、便宜、性能较低、无法带来高额的利润、主流市场客户很难接受、商业化运作多发生于非主流市场;学者Danneels[8]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破坏性技术对于领先企业而言具有较低的性能属性、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主流市场,但是这类技术所具有的简单、便捷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新兴市场和低端市场的需求,从而改变企业竞争所遵循的技术衡量标准;而刘宝铭等学者[9]则从技术进化论的角度对破坏性技术进行了相应分析,他们认为破坏性技术具有较低的成本结构和较高的易用性能等特点,这类技术不一定涉及到全新的技术,但却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些他们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新属性。

(2)破坏性产品。破坏性产品通常表现出价格低廉、体积便携、性能简单、易于使用等特点,这类产品一般不具有全新的物理特性,而仅仅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习惯的改变来取代已有的产品和服务。Husig等[10]在破坏性产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认为破坏性产品一般具有相对低廉的价格和较为简易的功能,一方面低廉的价格可以帮助企业在早期的产品发布过程中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庞大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简易的功能则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对产品进行快速升级和改进,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更好地进行市场推广;而学者Sainio等[11]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们通过对ICT产业的交叉案例研究进一步指出,由于领先企业更倾向于通过高性能、高定价策略来获取利润,所以低廉的产品价格和简易的产品功能往往不易引起领先企业的注意,从而减少了企业在实施破坏性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3)破坏性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一词作为广泛传播和重点研究的对象始于21世纪初期,在Morris等学者[12]的研究中,商业模式被定义为企业通过确保组织的良性循环和正常运转实现持续利润流的一种结构和设计,而学者Aleksei[13]则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一种价值实现的策略选择,通过这一策略选择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的收益来源和相应的市场地位。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并未将那些具有破坏特性的商业模式列入破坏性创新的范畴,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破坏性商业模式逐渐被接纳为破坏性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Christensen[2]指出,破坏性商业模式可以通过吸引新的消费者或使现有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而创造出新的市场;学者Teece[14]则通过研究发现,虽然破坏性商业模式并未发明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但却可以在竞争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组织重构和资源整合的方式对已有产品和服务进行重新定义,从而帮助企业获取相应的市场份额。

2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市场进入机理分析

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领先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对主流市场产品性能进行持续改进,而技术创新所导致的高额研发投入一方面推高了企业的成本结构,另一方面又使得领先企业被主流市场客户需求所锁定[2]。随着领先企业对高性能、高利润市场的追逐,技术的供给速度将逐渐超过用户的需求,市场中也会因此出现相应的竞争真空。在这一情形下,后发企业可以通过推出性能较低、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的新产品迅速占领那些被领先企业所忽视的低端市场和新市场并且构建起一个基于市场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价值网络[6],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和技术能力的稳步提升,由后发企业构建的新兴价值网络开始逐渐满足高端市场消费群体对于产品性能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端客户开始逃离之前由领先企业构筑的价值网络,而后发企业也借机实现了对领先企业的超越。

作为一种非连续的创新方式,破坏性创新改变了市场原有的竞争规则,破坏了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并且为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战略选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15]。随着对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学者Gilbert[15]认为,后发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可以被划分为开辟市场、快速成长、实现颠覆三个不同的阶段;而Thomond等学者[4]则按照破坏性创新的演变过程定义了一个包括机会识别、机会发展、解决方法形成、进一步开拓的四阶段模型;此外,孙启贵等学者[16]通过对格兰仕近20年发展历程的纵向剖析发现,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进入市场需要经历新市场开拓、组织结构调整、技术持续创新、市场地位巩固等一系列过程;而徐久香等学者[17]则重点分析了奇瑞公司如何借助破坏性创新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研究发现,奇瑞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实现了对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的多重破坏性创新,并且构建了一个“创新—破坏—再创新—再破坏”的成长模型。

3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市场进入影响因素分析

3.1组织因素方面

(1)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推崇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思考方式和决策的优先等级,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市场进入机会,必须按照符合其成本结构和盈利模式的价值取向开展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2]。对于实施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而言,价值观在其市场进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后发企业的价值观符合低端市场和新市场的运作规律,其成本结构允许后发企业在利润较低的业务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后发企业的价值观允许企业建立更为扁平化和灵活性的组织结构,这使得组织内部的信息流通速度更快、人员管理费用更低、风险应对能力更强,从而为后发企业成功进入目标市场奠定了基础。

(2)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在后发企业市场进入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两个方面[18]。在创新精神方面,由于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进入市场更多的是要依赖于市场突破而非技术突破,这使得后发企业必须能够通过更多的创新手段和创新思维来弥补自身技术方面的不足,从而借助全新的生产经营模式迅速进入市场;在冒险精神方面,后发企业所要进入的目标市场大多是未被开拓过的新市场,这其中充满了巨大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市场破坏过程中如果采取了过于保守的策略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市场突破,也极易错失最佳的市场进入时机。

(3)机会识别能力。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成功进入目标市场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实现对市场机会、产品机会和技术机会的精准预判和把握[19]。其中市场机会识别是指后发企业通过对已有市场的规模、结构、格局等特征进行扫描和分析及时发现那些尚未被满足的消费群体,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市场进入计划;产品机会识别方面,后发企业应将重心更多地聚焦于评估目标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并且为其提供性价比高、简单易用的新产品;而在技术识别方面,后发企业则应该借助历史数据和技术轨迹变动及时洞察主流技术的变化趋势,从而把握恰当的市场进入时机[20]。

(4)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指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筛选、汲取、匹配、融合等手段对来自企业内外部的不同资源进行体系重构,从而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资源利用效率的能力[21]。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扩散和流转,还可以促使企业加强与外界的协调合作、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22-23];而江诗松等学者[24]则认为,相较于领先企业,后发企业所固有的资源劣势和市场劣势往往更容易造成其市场进入的失败,因此后发企业在借助破坏性创新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市场进入的成败。

3.2环境因素方面

(1)市场环境。目标市场的规模大小、增长潜力以及竞争激烈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早期市场进入的成败[25],破坏性创新强调后发企业在市场进入的过程中应把低端市场和新市场作为突破口,因此后发企业在市场进入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以低端市场和新市场为代表的非主流市场拥有足够大的市场规模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能够支撑后发企业市场进入后的进一步发展。此外,Rigby等学者[26]在研究中还发现,在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策略进入非主流市场的过程中,率先进入市场的后发企业通常更有优势,因此非主流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也会对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2)技术环境。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成功实施市场进入的前提条件在于产品性能的过度供给使得市场的竞争基础得以改变,而产品性能的过度供给则得益于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10]。而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技术的更迭交替所带来的产品性能提升已经远远超出主流市场的需求,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将更多地考虑性能之外的因素,从而为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进入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此外,学者Danneels[12]还指出,由于破坏性产品通常具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因此相关技术的获取难度和获取成本也将对后发企业成功进入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3)产业环境。Hang等学者[27]在研究中发现,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产业价值链逐渐完成了由最初的高度垂直化整合向现如今全球碎片化扩散的动态变迁,这不但为后发企业产品的模块化生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其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更低成本的零部件、推出更具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提供了重要保障;朱瑞博等学者[28]也有类似的研究发现,他们认为在交互式的产品架构模式下,企业的竞争基础主要以产品性能为主,而当产品的架构模式逐渐由交互式向模块化演变,性能指标将不再是评判企业产品好坏的唯一标准,这使得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市场进入计划得以实现。

(4)政策环境。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进入市场通常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并且亟需来自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和帮助,而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特别是制度的供给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29]。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设置关税壁垒、控制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和规模、营造宽松的知识产权环境、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等措施缓解来自领先企业、特别是跨国巨头的技术冲击和技术壁垒;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息服务、技术指导、人才输送等方式为后发企业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帮助,从而帮助后发企业克服早期市场进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

4 研究展望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多数后发企业不但参与市场竞争的时间较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存有较大的劣势,因此后发企业想要在短时间内借助传统的技术创新方式进入市场并且实现后发赶超将变得愈发困难,而破坏性创新恰好为这一目标实现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市场进入理论研究目前依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这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1)首先,破坏性创新强调企业在市场进入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应把重心更多地放在“市场突破”而非“技术突破”上,相较于技术导向的市场进入方式,以市场导向为主的破坏性创新更适合技术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借鉴采用,这为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前期的研究成果多源自理论分析,并且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主要是以定性的研究方法为主,结合理论基础对相关问题开展定量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这使得部分研究结论在说服力和普适性方面饱受质疑。因此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需要借助大量的样本数据开展相应的定量研究,从而对前期的理论研究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2)其次,从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视角对后发企业市场进入问题开展研究逐渐成为当前创新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于后发企业如何通过破坏性创新实施市场进入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其中在理论认知、运作机理、优势比较、进入渠道、影响因素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结论。但是作为一门崭新的理论,现有研究最大的问题在于研究内容过于分散并且缺乏一个核心的研究体系,因此能否构建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体系将是学者们今后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此同时,创新领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开放式创新为代表的各种新理论、新思想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何将各种创新理论融合成一个综合的研究框架将是学者们所要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3)最后,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加剧了竞争环境的动荡性和不确定性,技术创新不再是企业主导市场的唯一手段,越来越多的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成为新的市场领导者。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庞大的低端消费群体,这为本土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进入目标市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并未针对本土后发企业如何借助破坏性创新实施市场进入战略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国内学者还需要着重强化基于本土情境的相关研究,特别注意由经济转型、技术发展、制度变革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以及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在后发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中该如何发挥作用,从而为本土后发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杨德林,陈春宝.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J].中国软科学,1997(8):107-112.

[2]CHRISTENSEN Clayton M.The innovation’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3]吴贵生,谢伟.“破坏性创新”与组织响应[J].科学学研究,1997(12):35-39.

[4]THOMOND P,HERZBERG T,LETTICE F.Disruptive innovation:removing the innovators’dilemma[R].Harrogate,England:Knowledge into Practice-British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Conference,2003.

[5]JAY Paap,RALPH Katz.Anticipat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47(5):13-22.

[6]SCHMIDT G M,DRUEHL C T.When is a disruptive innovation disruptiv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4(25):347-369.

[7]杨强,汪波,吕荣胜.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本质及其市场效应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9-61.

[8]DANNEELS E.Disruptive technology reconsidered:a critique 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4,4(21):246-258.

[9]刘宝铭,孙建广,檀润华.破坏性创新理论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24):9-12.

[10]HUSING S,HIPP C,DOWLING M.Analyzing the disruptive potential:the case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mpanies[J].R&D management,2005,35(1):17-35.

[11]SAINIO L M,PUUMALAINEN K.Evaluating technology disruptiveness in a strategic corporate context:a case stud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7,74(8):1315-1333.

[12]MORRIS M,SCHINDEHUTTE M,RICHARDSON J,ALLEN J.Is the business model a useful strategic concept?[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strategy,2006,17(1):27-50.

[13]ALEKSEI Bereznoi.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corporate competitive strategy[J].Problems of economic transition,2014,57(8):14-33.

[14]TEECE D J.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172-194.

[15]GILBERT C.The disruption opportunity[J].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3,44(4):27-32.

[16]孙启贵,汪滢.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6):4-7.

[17]徐久香,李华,王春元.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成长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2):134-142.

[18]STEWART W H,ROTH,P L.Risk propensity differences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managers:a meta-analytic review[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1):145-153.

[19]PETRICK Irene J,MARTINELLI Russ.Driv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problem finding and strategy setting in an uncertain World[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2012,55(6):49-57.

[20]KAAP J,KATZ R.Anticipat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47(5):13-22.

[21]SIRMONL D G,HITT1 M A,IRELAND R D.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1):273-292.

[22]江积海.后发企业知识传导的路径及其微理机理[J].2009,27(9):1376-1383.

[23]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24]江诗松,龚丽敏,魏江.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路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双城故事[J].管理世界,2011(12):96-116.

[25]ARUN K,RAM M,HARITHA S,ARINDAM T.Catch-up strategies in the Indian auto components industry:domestic firms’ responses to market liberaliz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2,43(3):368-395.

[26]RIGBY D K,CHRISTENSEN C M,JOHNSON M.Foundations for growth:How to identify and build disruptive new businesses[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2,43(3):22-32.

[27]HANG C C,CHEN J,SUBRAMIAN A M.Developing disruptive products for emerging economies:Lessons from Asian cases[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53(4):21-26.

[28]朱瑞博,刘志阳,刘芸.架构创新、生态位优化与后发企业的跨越式赶超[J].管理世界,2011(7):69-98.

[29]FRANCO Malerba,RICHARD Nelson.Learning and catching up in different sectoral systems:evidence from six Industr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1,20(6):1645-1675.

(责任编辑刘传忠)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Latecomer Firms’ Market Entry——Based on Disruptive Innovation

Zang Shuwei,Li Ping

(Business School,Renmin University,Beijing 100872,China)

The exist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DI)theoretical literature is scattered,so it’s necessary to do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Firstly,we define the concept of DI.Secondly,we do a review of the existing study from the aspect of operation mechanism,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Finally,we put forward several promising research directions combined with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study.

Disruptive innovation;Latecomer firms;Market entry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支撑中国产业升级的技术发展序列研究”(2014GXS6B23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创业投资的政府规制研究”(15YJA630032)。

2015-11-18

臧树伟(1987-),男,山东烟台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险投资、创业与创新。

F270.7

A

猜你喜欢

破坏性学者产品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学者介绍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对手机植入破坏性程序并非法谋利的行为定性
学习调查要“四会”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