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小刚电影作品艺术风格浅析

2016-08-29王晓

人间 2016年23期
关键词:礼堂冯小刚艺术风格

王晓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冯小刚电影作品艺术风格浅析

王晓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电影体制便得到了全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电影行业在注重影片品质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商业价值。本文将对冯小刚电影作品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分别从:冯小刚与电影的渊源、冯小刚电影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冯小刚电影风格转变的可实施性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冯小刚;电影风格;研究

冯小刚作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导演,为我国电影史所做的贡献十分突出。然而对于冯小刚的电影作品的评价,还是存在许多不同的说法。实际上从电影技术方面来看,冯小刚导演的作品依然有许多可取之处,冯氏幽默似乎也成为冯小刚导演作品的重要标签,因此在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时不能以偏概全。

一、冯小刚与电影的渊源

冯小刚的电影风格在电影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在抓住大众娱乐心理的同时,还反映出了人性的特点,以此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实际上,冯小刚电影之所以会具有这些特点,与其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一)成长环境。

冯小刚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与母亲、姐姐生活在一起,冯小刚年幼的时候,主要是依靠目前做零工来维持生计,就是在这种生长背景下,冯小刚对平民生活产生了深厚情感。由于冯小刚出生在北京,在他出生的年代里有许多典型的建筑与文化都对他后期的电影作品造成了一定影响,例如:礼堂,冯小刚年幼时,家附近就有一个礼堂,每次放学回家吃完饭,他就匆忙跑到礼堂去看电影,在他印象中,这个礼堂放映了无数的电影,可以说,礼堂为冯小刚的电影梦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他回到老礼堂,拍摄了《情殇》、《一地鸡毛》两部电视剧。

冯小刚后来在他的自传中回忆起那个礼堂,在文革时期,他亲眼目睹有人从礼堂以北党校的五层纵身一跃,深深感受到文革时候人性的绝望。这些生活经历,对冯小刚后期的电影风格产生了重要关联,也是不可小觑的重要因素。

(二)时代机遇。

说起冯小刚与电影的渊源,不得不提到1997年推出的《甲方乙方》,这部贺岁片是第一部由其导演的影片,该影片在内地播出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票房高达三千六百万。后来,冯小刚继续与该片影业公司合作,在1998年和1999年连续推出了《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两部影片。这两部影片播放后也获得了十分高的票房。这些影片的成功,为冯小刚的知名度的提升注入了充足的动力,同时也标志着他的电影生涯正式拉开序幕。

自此以后,冯小刚的导演生涯越来越顺利,2000年,冯小刚加盟华谊兄弟,在2001年拍摄了《一声叹息》,该片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三千万票房的好成绩。在此后的三年里,冯小刚连续拍摄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三部影片,这些影片成功激活了我国本土电影市场。

尽管,冯小刚的贺岁片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我国内地电影市场受到海外大片的冲击,许多本土电影备受冷遇,冯小刚也不例外,当时就有影评人认为,冯小刚的作品充满了市井气息,毫无艺术价值可言,然而不论是贬还是褒,冯小刚依然在坚持自己的电影风格,为我国电影献上了诸多作品。

冯小刚电影的票房之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疑问,纵观冯小刚的诸多作品,没有气势恢宏的场面、没有枪战的刺激,也没有科技的运用,但为什么冯小刚却能使自己的电影作品鹤立鸡群,不受市场环境的影响?透过冯小刚的电影作品,我们会发现,冯小刚电影的成功之处便是幽默的搞笑情节,以及经典的台词。如果说大场面的科技效果会给予视觉享受,那么冯氏幽默便会使人回味无穷、耐人寻味。

二、冯小刚电影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

经笔者分析,冯小刚电影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自悲情风格到幽默风格的蜕变,笔者将对冯小刚电影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详细说明。

(一)冯小刚电影——悲情风格分析。

说到冯小刚电影的悲情风格,不得不提到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在2010年上映,该影片在播出时,一幕幕地动山摇的画面,让观众身临其在,深刻感受到地震为我们带来的伤害。

《唐山大地震》悲情风格的体现,便是冯小刚的电影手法的高明之处。首先,在电影开头,影片的主人公出现——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虽然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却十分幸福。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都被一场灾难所摧毁,地震发生,房屋倒塌,地面开裂,所有人都在绝望地呼唤着,他们渴望生命,渴望活下去。强震过去后,大雨倾盆而下,灾后重生的人们都在哭泣,在这一刻,救人显得十分重要。电影主人公(徐帆饰演)李元妮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她的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作为母亲她应如何去选择,但迫于现实,她不得不作出选择,于是她最终选择了弟弟。主人公的选择也让观众深深捏了把汗,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对另一个孩子造成伤害。

影片进行到中间剧情时,出现一幕烧纸祭奠的场景,据笔者调查发现,这场戏中的群众演员都是来自唐山,在这些群众演员里,有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望着火焰,烧着纸钱,场景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唐山地震发生的那一年,他们回想着过去的一幕幕场景,哭声漫天。这些真实存在的情感,充分渲染了观影者,为整部影片增添了更多悲伤的基调。

影片中第二次涉及到地震,便是离我们很近的汶川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姐弟终于重逢了,情节的设计也算是达到了故事的圆满。姐弟相聚后,弟弟带着姐姐去看母亲,然而母女俩的见面却尴尬不已,这时母亲给女儿跪下,祈求她的原谅,这个情节的设计又勾起了观众的悲伤,同时也多了母女重复的喜悦。

(二)冯小刚电影——幽默风格分析。

冯小刚电影的幽默,又被称为黑色幽默,所谓黑色幽默实际上是指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幽默,对现实生活的抨击与嘲讽。冯小刚电影背景通常都是在北京,然而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因此电影素材也来自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这些特质便决定了电影风格绝对不会是华丽典雅的,而是一种接地气的,通俗化的。

举个例子:影片《天下无贼》,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一个民工与两个贼之间的故事,简单的说,男贼与女贼是一对恋人,同时也是一对扒窃搭档,这对亡命恋人打算将骗来的宝马车倒手卖掉,与此同时,女贼发现自己怀孕了,由于自身行窃的关系,女贼对于二人是否能做好家长这件事情十分苦恼,在途中发生了多次矛盾。在一次回程的火车上,二人遇到一个叫傻根的民工,这个民工带着打工挣的钱想回家娶媳妇,由于女贼曾与傻根有过一面之缘,并被他的善良淳朴所打动,因此决定保护他的钱,圆傻根一个天下无贼的梦,于是二人与车上另一个扒窃团伙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

这部影片运用的语言十分出彩,并且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通过说话,我们就能明白人物性格,例如,民工傻根,他一开口给人一种强烈的家乡味方言,从他的语言中,观众不难理解他淳朴的个性。因此,语言的塑造人物的关键环节,冯小刚便十分擅长通过语言来构建人物,这也是其影片可圈可点的地方。

冯小刚的幽默在他的电影中也十分突出,以《手机》为例,这部影片利用语言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但又不乏幽默。在影片里,冯小刚加了许多段子,例如:深雪讲的笑话:“一个山西人,出门老是被欺负,就在家练俯卧撑,就是为了练胸大肌,他爹却说这些功夫都白费了,再练也没你姐大。”,当然,《手机》这部电影主旨是通过讽刺来揭露社会现实,尤其是开头主人公当矿工,以及主人公成名后进而腐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人公严守一在节目里的一字一句的调侃,都与自己内心所向往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对比,张国立在影片中末尾说道:“科技发达了,物质生活进步了,而人们的精神生活窘迫了。”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会感同身受,有所思考,我想这便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三、冯小刚电影风格转变的可实施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影业也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在现代化进程下,电影事业也必须与商业市场紧密相连,因此,这也是冯小刚电影风格变化的原因之一。

从故事的取材方面,冯小刚都是采用的最基本的、最平常的事件,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愤愤不平的事,冯小刚便会通过电影来将这些负面情绪表现出来,使其得到释放。因此,观众在观影时,生活压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在人物设定方面,冯小刚所创作的人物都是具有城市气息的普通市民,例如《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处处可见。当观众在看电影时,便会将自己带入到影片情节中去。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冯小刚的电影风格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冯小刚的电影风格大致为悲情与幽默,为了提高商业价值,冯小刚将悲情风格转变为幽默风格,利用最平常的琐事,最普通的人物将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揭示出来,这也是冯小刚电影作品在我国电影史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1]陈月娥. 浅析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风格[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02-103+114.

[2]孙文博. 冯小刚悲剧性电影的艺术风格与叙事特点[J]. 电影文学,2015,17:67-69.

[3]周思明. 面对大众的人文情怀——冯小刚电影美学风格论[J]. 艺术广角,2011,02:36-40.

[4]王欣涛,陈旭光. 冯小刚和“华谊兄弟”:面向市场的创意艺术与创意经济——兼及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战略的启示[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4:56-63.

[5]俞学雷. 冯小刚电影的当代性与中国性——兼及对中国当代电影本土化、产业化的启示[J]. 文艺争鸣,2010,22:22-27.

J905

A

1671-864X(2016)08-0202-02

王晓,女,河南驻马店人,1997年出生,河南大学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校学生。

猜你喜欢

礼堂冯小刚艺术风格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冯小刚横看成岭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韩红三录《绒花》
冯小刚 不做“假评委”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一声雷响
中国当代八大文人书画名家艺术风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