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默的黄金
——探究约翰·凯奇《4分33秒》的音乐审美

2016-08-29丁碧玉

人间 2016年23期
关键词:凯奇约翰创作

丁碧玉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焦作 454350)

沉默的黄金
——探究约翰·凯奇《4分33秒》的音乐审美

丁碧玉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焦作 454350)

约翰·凯奇,美国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作家和视觉艺术家。作品《4分33秒》是一部创作于20世纪,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音乐作品。本文主要从《4分33秒》的创作背景入手,探析其音乐特点,进而来思考该作品的音乐审美价值,最后辩证看待其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约翰·凯奇;《4分33秒》;音乐特点;音乐审美;影响

音乐的产生不具备突发性,以人类审美为前提。《4分33秒》的上演,冲击了传统音乐审美观。约翰·凯奇(1912—1992年)作为典型的“机遇”音乐的代表人物,在创作表演中他摒弃传统的演奏技巧及作曲技法,注重无法则规限的“机遇”性即兴演奏,在先锋艺术领域进行了不断的努力与创新。其中《4分33秒》[1]是第一部典型的实验性作品。整首作品分为三个乐章,即“first movement(tacet),second movement(tacet),third movement(tacet)”,共4分33秒。

一、概述

凯奇生于1912年的美国,该时期不同地区及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并影响着美国艺术的发展,美国成为了孕育和发展先锋音乐的沃土。

1.“后现代主义”时期东方哲学的渗入。

“后现代主义”是二战以后,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化转化而兴起的文化思潮。认为行动本身即艺术,艺术即标新立异。[2]后现代主义音乐以其独特的音响效果,行为方式及表演形式影响着世界音乐的发展。1945年,凯奇的个人创作与生活陷入困境。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发现东方思想正是他所迫切需要的一味心灵良方。在南希的讲座中他首次听到了“禅宗”一词。禅宗以它无分别、无意识、讲直观、重本能的特色给重区别、讲分析、重理性的西方人揭示了一条人生道路。[3]这种思想引领着他的音乐创作。如乐谱中标记的“tacet”,将寂静与音乐结合,将灵魂深处的坦然与留白献给听众,大音希声,沉默是金。

2.绘画的鼓励。

凯奇的作品多创作于后现代的抽象表现主义的活跃期。作为艺术思潮的抽象表现主义,并无统一风格,强调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的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4]1949年凯奇参观了卢森堡的绘画展。卢森堡说:我不需要颜色为我服务。但画布上绝对不是空的。[5]凯奇陷入沉思,他曾单纯的认为世界上存在绝对寂静。而后,他意识到所谓绝对只是相对的,无声并非听觉上的概念。在《一个作曲家的自白》中他讲到:“我有几个新的愿望:首先,做一个不间断无声的作品卖给音乐公司,它有4+1/2分钟的长度——这将是‘灌装’音乐的标准长度……它被一个意念所打开,结局几乎是无法感知的”。[6]卢森堡的绘画作给予了凯奇莫大的鼓励,坚定了其创作决心。四年后,《4分33秒》问世。整个作品被截为固定长度的三部分:30秒,2分23秒和1分40秒,总长度为4分33秒,每部分只标注一个“tacet”,以开关琴盖来作为段落间的划分。

二、《4分33秒》的音乐特点

观念上的音乐。《4分33秒》将内容设定在4分33秒内。将现场声响规格到一定的时间框架内。其产生基于作曲者对寂静的理解。该期间,凯奇不再考虑对传统音乐的突破及创新,索性将声音消掉,将注意集中在偶然声响上,并将其做为音乐。

“无”的佛学意蕴。“禅”意为沉思,是讲究静默的学说。在禅宗的影响下,凯奇认为世界万物都有各自的佛性[7],因此声音也具有佛性,音乐即声音的组织,他将噪音作为音乐素材加以利用,它的最高境界就是“无”。

三、约翰·凯奇的音乐审美观

从三十年代末开始,凯奇先后认识了许多东方哲学家,如日本的铃木大拙,印度的吉塔等并深入学习《易经》,将音乐内容进行拓展,解放艺术,打破生活与艺术的界限,使两者有机融合,使音乐从个人的好恶中解脱出来。

1.音乐审美观的基本体现。

艺术即生活。他指出:“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应该打破,作为一个作曲家,他将通过他的作品使他的听众更加明了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8]认为艺术与生活不能剥离,生活推动艺术,艺术反作用于生活,艺术应使听众充分感悟生活。“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让他们的听众留心日常生活中得美好事物,而非艺术家自身的表现。”[9]他希望人们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通过艺术感知生活。在《4分33秒》和随后的《0分00秒》及《一个半小时》等都有体现。

“无声”与“自然”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莫扎特:“静默乃是音乐中最大的效果。”音乐是一门音响艺术,通过一定有组织的乐音诉诸听觉,使听者获得某种审美享受,从而完成特定的表达意图。但“有声”并非音乐必然的存在形式。《老子》中认为无为、自然的音乐是一切人为音乐之本,无所不在,无所不容。它是最美的,又是无声的,是音乐的最高境界。两千年后凯奇的《4分33秒》与老子的音乐思想不谋而合。老子肯定无声,推崇“淡兮其无味”,倡导自然、无为,体现“道”的“大音希声”。凯奇在一次演讲中谈到:“禅宗里无所谓善与恶,美与丑。……艺术不应该从生活中分出来。”[10]

偶然中的音乐。约翰·凯奇认为偶然单音都具意义。如《变化的音乐》借助《易经》的方法进行首次尝试,其乐谱上的音高和时值是由3个金钱占卦来决定的,作品中音的选择与创作均是偶然的,作者称之为“无目的性的音乐”。他要做的不是永远向前运动,而是把“做如此多的事情而没有人能够知道你下一步想要做什么”[11]来作为自己创作目标。除此,凯奇的音乐并不都是反传统的,在之后的《威廉模仿》体现了对传统的借鉴。他意识到作曲家的道路不只一条,在音乐创作中并未丢弃传统。

2.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4分33秒》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美感,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先锋音乐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对凯奇的音乐创作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一,强烈的民族意识。约翰·凯奇所创作的先锋音乐本身就是美国混合多元文化的体现,自由的文化氛围是他的创作摇篮。其创作源于对多元文化的深深体验。二,拓展了音乐思路。凯奇大胆的实验性音乐,偶然音乐和行为艺术为人们拓宽了思路。他认为艺术不仅与美感,更是与生活,哲学相联系。谭盾:“美国本世纪大师流传于世的,我认为更有可能的是约翰·凯奇……约翰·凯奇完全是跨时代的。”[12]毫无无疑,约翰·凯奇的音乐及思想对西方乃至世界音乐都具有革命性意义。约翰·凯奇作为当代一位主要的音乐理论家,他的音乐颇具争议,我们需加以辩证看待。

[1]1952年8月由“来源”出版社(Source Press)出版,副标题为“沉默”(Tacet),首演是演奏者为克莱门.

[2]王岳川、尚冰 著《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出版.

[3]余丹红:《约翰·凯奇的音乐思想与研究》,第37页,1999年6月.

[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3月,第260~261页.

[5]余丹红:《放耳听世界:约翰·凯奇传》,第132页,2001年5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6]余丹红:《约翰·凯奇的音乐思想与研究》,第40页,1999年6月.

[7]转引自毕明辉:《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50页.

[8]转引自余丹红:《放耳听世界:约翰·凯奇传》,第117页,2001年5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9]《音乐研究》,1987年4月,第69页.

[10]姚梅:《4分33秒》的禅意——析约翰·凯奇的行为艺术>,2006年1 月.

[11]凯奇日记,原文:How to Improve the World(You will only make the world worse)Countinued 1969,”第76页.

[12]《纽约吹来世纪的风——谭盾谈音乐》,《音乐爱好者》, 1998年5 月.

[13]于润洋:《音乐美学文选》,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12月.

[14]狄其安:《论约翰·凯奇多元化的创作思维》,《黄河之声》2010年第8期.

[15]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年4月.

[16]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3.

[17]胡苑:《印度哲学与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8]冯长春:《从“大音希声”到<4分33秒>——关于“ 无声之乐”及其存在方式的美学思考》,《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1期.

丁碧玉(1992——),女,河南开封,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艺术理论研究。

J605

A

1671-864X(2016)08-0225-02

猜你喜欢

凯奇约翰创作
尼古拉斯·凯奇还清巨额债务
凯奇成长记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约翰·科林斯
善待他人,完善自己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