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阳明文化为支撑,提升干部的“心灵生态”修养
2016-08-29陈月平
陈月平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0)
以阳明文化为支撑,提升干部的“心灵生态”修养
陈月平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0)
“致良知”,提升干部的“心灵生态”修养:阳明文化以其心学思想为起点,以“致良知”的修养哲学来谈论人的本性,而谈人生哲学就不能不谈及做人的修养,谈修养则必然要探讨做人的心性和良知之心;“知行合一”,以营造干部“心灵生态” 践履理念;阳明先生倡导”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知行中的“一念不善”,这是他开宗立言的宗旨。通过内在的反思、反省、分析来弄清楚,作为干部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致良知;心灵生态;知行合一;干部
国语有云:人生有心田,心田者,即人之内心和良心。在这块心田里,你去种植什么,它就会结出什么果实。犹如佛家讲到:“心田,即心。谓心藏善恶种子,随缘滋长,如田地生长五谷荑稗,故称”。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多了很多迷茫,多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无所适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心在物欲的膨胀中,蒙上了一些蔽心的尘埃。而一颗蒙尘的心,它逐渐会让人丧失做人的良知,认知会出现偏差,迷失人的本性,屏蔽人的良善之心。任何一种思想,都是立足于其民族文化之上,而任何民族文化却是这个民族思想动脉血管里流动的血液,一旦这种血液出现粘稠,动脉出现“硬化”,就会使人的良善之心出现“心梗”, 要想心田清净,供养之路畅通,不使杂物丛生,就得经常清除心内赘物,使得“泽雨无偏,心田受润。”[1]白居易在其《狂吟七言十四韵》中曰:“心田洒扫无尘”,洒扫无尘,使心灵得以净化,心态得以平和,以此使人得以与所处之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和谐共生。以文化来提升一个地区市民的“心灵生态”修养,尤其是干部的“心灵生态”修养,这是彰显一个地区文化传承、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文化素养的最好表现。
一、“致良知”,提升干部的“心灵生态”修养
阳明文化以其心学思想为起点,其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带有唯心色彩的人生哲学。他的“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它以“致良知”的修养哲学来谈论人的本性,而谈人生哲学就不能不谈及做人的修养,谈修养则必然要探讨做人的心性和良知之心。人的心性如何,其行为的结果却会大相径庭,对干部而言,毛泽东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因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开展、政策的落实都与干部起着的桥梁纽带作用息息相关,而其执行的程度如何、效果怎样,又与干部的心性和文化修养、良知指向紧密联系着。所谓“心性”,就是指人心的本性,心者以心之所向积聚义,性者以良知起行而不变义,从而以本性至善与周围事物为一体和睦相处,对自然生灵与相处人事常存感恩之心、敬畏之意,舍此,则会加剧矛盾,难以共生共长。而要化此不谐矛盾,就必须在本民族大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地文化,拓展于本地文化,休养于本地文化,发展于本地文化,以文化为清心剂、安神剂和促生剂,消除心尘。因为现在的人私心杂念太多,欲望太多,缺乏善念和精神,心被尘埃所蒙蔽,因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2]摒弃那些过度的人欲,要向内省视,安顿好自己的欲望之心,抛弃那些可能具有的不足与缺陷,破除“心中之贼”,以提升自己人格的修炼,以提高自己人格的修养,所以阳明先生多次把明镜比喻为心具足天理,把染在明镜上的灰尘来比喻为私欲。所谓“去人欲”,犹如拭去灰尘;拭到净尽,镜子完全明澈,还它本来面目,犹如人欲去尽,还人心以本来面目。“龙场悟道”,开启了阳明文化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启蒙了混沌的灵智,其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照明了蒙雾的双眼。
什么是良知?王阳明在“答人问良知”中言道:“良知却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3]也就是事事必须由己躬行,通过自己内省感悟和体验,加强自律,不管是“慎独”或独知时,行为都要规矩,符合道德律。一个人在独处时或他人不注意你时,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不做有违道德信念和做人原则的事。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道:“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它能够‘慎独’,不作任何坏事。”具有良知,则能判别是非,甄别善恶,即使出现一念之恶,也能以善念克制。“致良知”是要人发展和推行良知,就是要在“良知发用流行中”用功,旨在教育人根据自己的道德理性来按“天理”(事物的规则、原则与规律)行事,“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以使“良知者,心之本体”得以本固,犹如“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期达成良知本性的心境。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思想,是教育人们在由对内在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的反省觉悟后去作用于外在的道德知行。正如阳明先生所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王阳明通过体会与推用的关系,把良知与人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使它有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良知作为人生存的本性和生活的根本,它是作为人存在的生命的本质,是存在于人心灵之中的对天地万物知行的准则,就现实生活中而言,作为干部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要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但在这个付诸行为的过程我们总是会受到外界事物的侵袭和浸扰,人在同外物打交道的,假如道德意志不坚,就容易被这些外物所引诱,只想不断满足和追逐自己的欲望,那么,作为人本质就会被外物所掩没,人的生活及价值取向就会偏离良知这个本源,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因而,干部修身立德贵在坚持良知,不欲无妄物,常拂心尘埃,修德立本性,良知昭镜台。有良知之心,比身怀感恩之心,感谢天地万物给予我们生存之源与生机,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养育之恩,感谢兄弟朋友给予我们的帮助与支持,不然,我们可能什么都不是。因为怒放的生命只有在互帮互助、互相协调、互相扶持、和睦共长的心灵净化中才能够得到绽放。这就如阳明先生在《咏良知》诗里所表达的:“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4]给人以启思,同时提示人们“万化根源总在心(良知)”。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思想,在于告诫我们,抛却心中无良之念,抑制住贪欲之想,放弃功利之心,在知行过程中切实把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理念自觉放在首位,并按照“吾心之良知” 去做人做事。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得出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非假借于外物,道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圣人的人格品质,人人都具备,这个人格品质即是良知,因此想从本性之外的事物寻找良知是错误的。以“致良知”净化心灵而提出更助于提升干部“心灵生态”修养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文化中的“四句教”以正人心为宗旨,视道德人心的匡正,主张以“破心中贼”为主旨,从人心根本处解决问题。“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文化“致良知”的世界观。善与恶本来是一对道德范畴。心作为人存在和行为的主体,本身是空灵清净之物,是没有善恶的,所以心一定要保持本真,不能有善恶之偏,如果有善恶之偏,心体就会失去本色,丧失了它的本来面目。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心处于“已发”出善恶,导致良知蒙垢。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善恶与后天环境息息相关,然,真正能把握和区分善恶的还在于己心;“有善有恶意之动”是阳明文化“致良知”的人生观。意念就是心动。善恶是与人的意念同时出现的,善恶是由于心动产生的,心中一旦有“善”或“恶”,心就不再平静了,所以,人只要心动,只要一有意欲,就必然相伴而出现善或恶。善恶之分,这是是思想的作用;“知善知恶是良知”是阳明文化“致良知”的价值观。就是说人心具备昭明灵觉,自有知善知恶的能力,当善恶已经存在的时候,分清善恶就非常重要。如果能分清孰善孰恶,这就是良知;如果不分孰善孰恶,就是没有良知。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具有良知,这是内心判断的标准问题。内心能知,就是具有判断力,能分出有善有恶,何善何恶,而不能善恶不分,所以,只有把善作善,把恶当恶,才叫良知。如果只“知”,而没有“良知”,虽然能分清善恶之别,但有可能会把“善”当“恶”,或者把“恶”当“善”。只有良知,才能以“善”为善,以“恶”为恶。这里,强调了实践性,由此就赋予了“良知”具有社会道德的意义,向善还是向恶,就存在了人性的价值取向的问题。人生之路怎么走,非外物强入,而在于己之欲向如何行、心之所向指向何方,良知作为一种精神原则,它一方面表现为“知是知非”或“知善知恶”,另一方面表现为“好善好恶”,这既是道德性质原则,又是道德情感原则。良知不仅指示我们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而且它是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的统一。一个人的价值观受他所处的环境影响,这就提出了“致良知”的问题,善恶往往在你一念之间,不做那种为富不仁、怙恶不悛之辈,忌做人不实、为官不清、德不立身,良知之是非是一个道德实践活动,它不会使良知仅仅停留在“知”的精神层面上,而是推行良知落脚于“行”的实际层面;“为善去恶是格物”是阳明文化“致良知”的方法论,所谓见善必为,见恶必去,这也是心之本体的灵明作用。格物在这里指人类的内心、精神、道德和实践的活动,指人们的所有行为,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可以“为善去恶”为标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改造客观世界,这是人生实践的目的。为善去恶就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和标准。如果人们的心灵“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就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可能会出现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这样的话,人们判断事情是非的良知就会出现错误,因为这时人们的心灵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反省自身生活和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了。
二、“知行合一”,营造干部“心灵生态”践履理念
古人有云,欲治天下者先治己身,欲治己身者先治己心。这种严己的自身修养方法,不但关系于自己内心价值取向,同时还关系着地区发展、国家国家兴旺和家庭睦谐。《礼记·大学》言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教人以修养身心、修身养性的话,向我们的干部昭示这样几个人道理:一是作为社会人来讲,不能太把自己陷于经济人之中,所作所为都应该止于善,能够自省、自律,不要成为做坏事的人,要提高自己的品德,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二是凡事不能坐而论道,要躬行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增长自己的见识,以掌握事物的准则,明辨事物的真伪,以求得真知灼见,探析出自身的本心之良知,以本心的道德意识明是非、辨善恶,清明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的心性,还心灵以生态净明,这样才能于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和谐相处,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知,才能尽心竭力地做成事、做好事;三是做人要明心见性,要意念诚实,消除各种躁动不安、心无所属的情绪,不为外界物欲所遮蔽良心,保持心灵的安静,心之所向,发乎自然,不自欺欺人,修养德性和人格,保持自身的品德端正,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则,使身心得其正,则己必然公正诚明,而后才能达到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这样才能达成自身、家和国家的和谐同一。而这一切是否能够得以实现,都必须要建立在心之“致良知”的基础上,以“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5]的知行观,身体力行地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6]把良知付诸于事事物物,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致良知”也即“知行合一”。阳明先生倡导”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知行中的“一念不善”,这是他开宗立言的宗旨。“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人一定要在事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时,通过“内省”,不断减少外界诱惑和各种桎梏对内心的善恶诱发及束缚,通过内在的反思、反省、分析来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点,我们的有些干部内心是彷徨的,因为他们精神无所托,信仰无所依从,信念无所指向,“三观”无所适从,在知行中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由此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我们的干部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明了这里的“知”是指能辩善知恶的良知,以符合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意识此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并能做出正确的判别和合乎所处社会准则的选择;其次这里的“知”还是对自己人性的了解、对这会社会的认同、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理性思考、对事情各个方面的思考和了解,只有明白了、清楚了,才能付诸于行动,才能取得成果。这就是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就如列宁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论》毛泽东)阳明先生言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明示我们: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准则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意识指导下产生的一切活动(特别是理性的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这个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和准则的行为就是 “良知”的完成。因此,鉴于现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即知行合一就是要 “学知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即明矣,思即慎矣,问即审矣,学即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知谓笃行。非谓学、问、斯、辨之后而始措与行也。”[7]不要做那心口不一、只走形式之辈,而要脚踏实地地做那“俗话说:走马看花不如驻马看花,驻马看花不如下马看花。‘我希望你们都要下马看花。’”[8]之人,以“唯求其是”学风,以“明德为体,亲民为用、止至善为要”、为政为学“皆不外乎良知”实修践行的思想,实现人与人和睦与共、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生长、形成心灵亦具生态与自然环境共融的大生态环境的思想,防止“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则善恶之机,真妄之辨,不能自觉,任情恣意。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9]的现象,遏制住一味只知道向自然母亲“啃老”的行为,否则会让自然母亲“伤心落泪”,会让自然母亲“体弱多病”,我们的良知无在,便是恶行了。要以“诸生责善,当自我始”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担当的基本态度,以身作则做好立言于实、立德于身、立功于世的胸怀宽广的人,把“知行合一”的“心灵生态” 理念做到位。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知行合一”,它是一种心灵文化,是人们由内向外的自身和谐,并与周围环境与事事物物形成和谐生态的文化,是人们实现“心灵生态”的文化“氧吧”氛围。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做人的基本标准,一种热爱工作的积极态度,一种做事的执行力度,一种知行并进的正确思想,一种将知与行合一付诸实践的进取精神,使“知行合一”这种具有文化思想性的东西更具有现实性、实体性和群众性,而不是一种高不可及的或简单抽象的东西,使其具有“心灵生态”思想的文化魅力,以增强这种思想的感召力、向心力、聚合力与影响力。“知行合一”,其核心和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践履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人文精神和合乎该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认识主体,在一切实践活动中,人是要用心灵感悟万物给予我们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德备于身去认知事物,更为关键的是要践行道德,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的 “善”,这才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有语曰: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以“知行合一”立德于身的道德意志来提升干部修身养性、省察克己、反省而诚之为内部的自我完善,有利于塑造和谐人格,摆脱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困境,不仅要做学问家,但更要做实干家,有利于化解人生和社会危机。以“心灵生态”完成“知行合一”的道德践行精神和“致良知”的文化养分浸润我们的心灵,凸现我们心灵呼唤的“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人与自然环境融合一体的和祥心声。
注释:
[1]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2]《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
[3]《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外集二,居越诗.
[4]《王阳明全集》卷20,第870—871页.
[5]《传习录》上.
[6]《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7]《传习录》·答古洞桥书.
[8]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
[9]《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D261.41
A
1671-864X(2016)08-00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