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三维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8-29帕提古丽莫莎
帕提古丽·莫莎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古力巴克中学,新疆 沙雅 842200)
探讨三维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帕提古丽·莫莎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古力巴克中学,新疆 沙雅 8422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三维目标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新课程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以具体的课程案例分析了三维目标在小学语文课程运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优化三维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措施和建议。
三维目标;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作用;发挥
所谓三维目标指的就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依据课程目标所设定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等有关内容的简称,在新课程理念当中三维目标是较为先进的一种,其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价值观、情感等而得来的。
一、新课程理论下小学语文的课程目标与课程理念
在九年义务教育当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了以下的几个方面:
1.小学语文是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过程,对于后续学习、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2.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其在不断的钻研过程当中树立正确的科研精神和态度。
3.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拥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之后,还对相应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应用观念等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三维目标在小学语文课程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知识与技能的“不实”现象。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应用倾向于对新知识的探究以及对知识的合理应用。在探索知识的阶段,首先为了使得知识进行合理的内化,必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认识知识的应用和发展规律,既包含对新知识的学习,也囊括新旧知识的相互使用。不但要使知识得到巩固,还要转化成对技能水平的提高。在三维目标当中知识与技能属于基础知识范畴,同时也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基本教学任务。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一线教师对于三维目标教学理解力的不够,同时执行力度缺乏相应的监督,并未做到三维目标教学的实际推广,结果造成了知识和目标技能的确实。
2.过程与方法的“游离”现象。新课改要求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但是实际中往往出现三者的联系并不大。传统教学当中教师会将课程知识讲授完毕后将知识点的结论直接向学生灌输,甚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严重的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更谈不上成绩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为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并未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并未引入学生的互动环节,忽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这些根深蒂固不良现象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给予重视并克服。如果任由这些不良习惯的泛滥,不仅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三者完全脱离,而且无法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这样就会造成高中数学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教学的目的出现偏差,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贴标签”现象。在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经常会犯情境与教学内容相互脱离的错误。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将知识点以及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进行教授,属于苍白空洞的教育,根本没有将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往往会造成相反的后果,这样的教育是我们非常不想看到的。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往往将情感、价值观、态度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通过语言授课的方式,除了将书本知识进行传授外,还应该在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价值观以及态度等直接传授给学生。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知识对知识进行简单的传授,产生的效果是不积极的。
三、优化三维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的措施
1.“知识和技能”目标实施的优化策略。
对于学生来说,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所关注的点是不同的,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知识所具有的特点然后结合学生学习条件,在教学当中采取针对性教学,这种教学是保证学生知识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所以我们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根据具体的知识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优化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为了达到三维目标当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准确落实,还应该做到对基础知识的关注,重视对其“过程”教学,关注探究性的“过程和方法”,教师还应该结合小学语文进行对知识的探究,结合教学重点、难点来进行教学环节的创造性设计和分析,注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第一,要注重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我们要看到学生有巨大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不仅喜欢学语文,而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第二,,要突出教学重点。每篇课文、每节语文课都应突出重点,切不可面面俱到,四面出击。我认为,突出重点,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结构,是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体现。第三,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在理解方面,要加强对整篇文章的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下大力气引导学生探索、感受通篇文章的布局、写作手法、用词、造句的精湛。第四,关注行动和经验。行动就是实践,没有行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因此行动是探究性教学的基础。在整个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计划、找资料、探讨、搜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报告、写文章等,都是行动。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处在行动中,亲身感受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只有处在行动中才会获得直接经验,这比教师给他的间接经验更为重要。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的经验是间接的,只能供学生参照,无法替代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到独特的、个性化的直接经验;在同样的文本背景下,甲学生和乙学生获取的直接经验也存在个性差异。学生的阅读与作文都是间接经验与其个性化的直接经验互相修正与契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早期经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早期经验与后期经验累积的过程,当经验通过累积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经验时,它便成为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优化策略。教师教授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方式要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并为学生创造情感与价值观的学习条件,使得学生在老师的教诲中形成并认识自身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目标;二是需要教师积极的挖掘与情感教育相关的教育资源,并扮演一个相关资源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角色。例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美好风光的同时还感受到作为一个华夏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G623.2
A
1671-864X(2016)08-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