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 离
2016-08-29周羽
周羽
1
我很想好好回忆起我和你是如何从疏离到亲近又到疏离的,近三年的时间让那些琐碎的过往变得有些面目模糊了。
依稀记得你在第一节课上说过:“我不在乎你们小学语文成绩如何,只看中你们现在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
我坐在最后一排,漫不经心地听着你的话——每位任课老师第一节课都会有不同版本的“见面演说”,都会说“我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2
这所中学每周一次“周练”,每月一次“月考”。很快,大家都知道我的真实情况了——各科分数都在班上摆尾。我如同在小学时一样,每天独来独往。
不知何时起,你的身边围绕了不少粉丝。帮你抱教案本的,帮你端水杯的——没东西可拿的就跟在你身边一路叽叽喳喳。
3
一次,你叫我回答问题。我站起身,不说话。任何老师提问我我都会一言不发。
沉默了一会儿,你没像以往那样说“先坐下,好好思考一下”,而是继续点了另一个同学。我想,你终于也没耐心了。
不知是不是你提的问题很难,在我之后你一连叫了三个同学,都传染病似的不吭声……我有点幸灾乐祸地看你如何收场。
你走到我身旁,伸出手说:“梅雨,恭喜你。你瞧,你不动声色就带出了三个徒弟——誓不开口,我真是败给你了。”
哗,班里笑开了。
“有劳你们师徒四人了,这个问题太‘现代’,你们穿越过来还不适应,都快快请坐吧。”你客气地说。
我坐下了,心里有轻松,有温暖,也有点点愧疚。下课后,我鬼使神差地走到讲台边帮你拿东西。
4
从那以后,我也加入了你的粉丝团。我开始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
你在我的作业本上批:我始终都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你,别让我失望哦!
我学得更卖力了。破天荒,我的语文也能考及格了。
渐渐地,你的粉丝团里有人不高兴了,说我想篡夺“语文课代表”的职位。
我本来没这个想法,但他们这么一说我还真动心了。现在的语文课代表吴昕是班主任指定的,虽然成绩蛮好的,但听说她上语文课会悄悄做数学题;也经常因为缠着数学老师问题目而忘了送语文作业去办公室。
于是,我发现吴昕又没送作业时,就把她桌上的作业本抱到办公室去。次数多了,你问我:“咦,吴昕安排你送作业本的?”
“不是,她太忙顾不过来,我就来做了。”
“那你愿意当我的课代表吗?”
我压住内心的欣喜若狂,忙点头。
你当天就在语文课上宣布:“因为吴昕比较忙,所以我决定新增一个语文课代表——梅雨,专门负责收发作业本。”
我有点小失望,我以为我可以取而代之,却只是平分秋色。
吴昕在班里放话:“嘁,她怎么可能威胁到我的地位?就她那成绩,也只能做做收发作业的体力活罢了。”
我想,虽然没法和她拼分数,但我迟早要取代她。
5
一日,我的语文作业忘带了,你手指点着我的头说:“小脑瓜想什么呢,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从未有老师对我如此宽容亲近,那一刻我的心都化了。
“那我中午把作业重做一遍交给你。”我说。
这是你的规矩:第一次忘带作业中午将作业补好;第二次加做一遍;第三次加做后还要打手心三下。
“算了,看在你这段时间语文进步不小的份上免你重做吧,别有下次啊。”
“老师你偏心!”旁边有粉丝吃醋地喊。我的心里却无比甜蜜。
很巧的是,过了两天我又忘带作业了。你叹息着说:“你的脑瓜呀,怎么又忘了?”你没说让我“按规矩办”,我也就装马虎。班里有人嘀咕,我却很得意!
第三次,我故意不带作业,想象着你无可奈何地说:“我完全被你的脑瓜打败了呀。”可是,想象没能变成现实。
办公室里,吴昕拿着本周的作业记载情况对你说:“老师,这三个人都是三次没交作业的,你说过要一视同仁的。”
记载本上是我和两个男生的名字。两个男生立马伸出手说:“老师,先打,中午我们补作业。”轮到我时,我以为你会找个理由“赦免”我,可是你没有。
“啪啪啪”,干净利落的三下。我的眼泪冲上来,不是手疼,是心疼,心里一直精心呵护的某个念想瞬间支离破碎了。
走出办公室,我听到身后的吴昕说:“老师怎么可能偏心她,不过是对弱者多些同情心和耐心罢了。”
我的心灰了。我倔强地不让眼泪掉下来。
6
第二天,我赌气不收作业本,吴昕大包大揽地把我的工作干了。我不再去语文办公室,不再黏在你的身边。
我希望你找我谈心,告诉我你其实不忍心打我,只是“形势所迫”。可是,你没有。
我不再交语文作业,你再点我回答问题,我又恢复了“誓不开口”。
我等着你和我“文字交流”,因为你说过文字最能慰藉人的心灵。可是,你没有。
时间像踩着滑板跑得飞快,再过两个多月就要毕业了。好多同学都在互写毕业留言,我也犹豫着要不要给你写,怕你会找借口拒绝,更怕你敷衍地写几句套话在上面。纠结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趁你不在,把崭新的留言本放在了你的办公桌上。
吃完午饭回教室,我一眼就看见了躺在我桌上的留言本!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有你的笔迹:
亲爱的小朋友!
还在较劲吗?时间不多了,让咱们放下过去,重新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好吗?
你的并不成熟的大朋友
捧着留言本,我突然就潸然泪下了,心里却无比轻松与喜悦……
林冬冬摘自《少年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