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争妍艺苑春 一鳞半爪话戏曲
——丽江戏曲之回眸
2016-08-28和云池大理州实验中学
■和云池(大理州实验中学)
百花争妍艺苑春 一鳞半爪话戏曲
——丽江戏曲之回眸
■和云池(大理州实验中学)
戏曲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在艺术的分类上,它与话剧、歌剧、哑剧、诗剧和舞剧等戏剧,同属戏剧范畴。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但是,它所综合的各种艺术必须是浑然一体,不能脱离戏剧艺术的特点而单独存在。戏剧要有剧本,它是戏剧中的文学成分。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创造要在剧本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使戏剧表演的整个活动统一于剧作者的构思,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戏剧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戏剧要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一般文学作品或其他表演艺术,可以不表现矛盾冲突,而戏剧必须表现矛盾冲突,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可以这样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戏曲既有戏剧的共同特征,又因不同的表现手段而区别于其他的戏剧艺术。首先,在结构上戏剧采取了上下场的分场方法,它可以自由地处理舞台的空间和时间。舞台上的地点和时间,随演员的表演而变动,演员离开舞台,地点和时间都不存在了。如:越剧《十八里相送》中的梁山伯送祝英台,从书房到长亭,走了18里,一路上穿村庄过小桥,傍井台进庙堂,眨眼间场景数变,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戏曲演员有相对的行当(角色)分工,如:生(小生、老生、武生等)、旦(小旦、老旦、刀马旦等)、净(花脸)、末(角色次于“生”的中年男子)、丑(猥琐、滑稽角色)。另外,戏曲演员需要深厚的基本功——唱、念、做、打的功夫,这些功夫需要演员付出一辈子的努力,须臾不可懈怠。“唱”要做到字正腔圆;“念”,无论是韵白、口白都要有音乐性;“做工”的手、眼、身、法、步都要处处到位;“武打”要求干净利落、稳妥准确,轻捷灵便。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戏曲表现的另外一种手段——程式,又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演出中的音乐伴奏(文场、武场),服装、化妆、(脸谱),布景道具,还有动作(甩发、抬须、投袖、台步等)武打,对白、唱腔、舞蹈都要按“程式”来完成。
戏曲,千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演绎着、传播着,许多高深的道理、复杂的情感在戏曲演出中,均被化解为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鲜活人物,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英雄人物的叱咤风云,乃至痴男恋女的儿女私情,在数米见方的戏台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致使观众感到如临其境,如痴如醉。人们情随唱腔起伏跌宕,理随剧情熨帖入心。无论观戏者是何身份,包括目不识丁的田夫野老、贩夫走卒、老妪村姑。对于为人处世之道,经世至用之理,忠奸正邪、善恶美丑、礼义廉耻、人品道德都能在耳熟能详之后,变为人生的信条,乃至生命操守。这就是业内人士经常谈起的“高台教化”。高台教化在往昔是用来形容戏曲文化对人们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影响,就现今,戏曲对人们的思想行为,道德规范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正如廖奔先生在《中华戏曲审美精神》中所说的:“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样式是全民的,体现了最为广泛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成为从宫廷到文苑到市井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那就是戏曲。”
戏曲较之绘画、歌舞、建筑等艺术产生较晚,这是因为戏曲除以上提及的本身特点外,它还需要有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的配合。在其他艺术未成型之前,成熟的戏曲是不可能产生的。在我国大约到了13世纪才出现了元杂剧,标志着成熟的戏曲已经诞生。到了明清时期,在戏文和杂剧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以昆曲和京剧为代表的许多地方剧种。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已达300多种。就云南而言,就有滇剧、花灯、白剧和彝剧等,白剧是新中国成立后才诞生的,而彝剧则更晚,它诞生于1958年。
丽江地区虽然没有产生剧种意义上的戏曲,但流传于民间的民族文学,还有纳西先民创造的“东巴文化”中,就可以感受到具有很明显的戏曲因素了。如:记载于东巴经中的《崇般图》 《都支格孔》 《休曲苏埃》 《独岩苏岩》。还有流传于民间的叙事长诗、神话传说。这些故事主题鲜明,结构缜密,人神众多,形象突出。所叙述的故事曲折复杂、矛盾迭起,充满了戏剧性的尖锐冲突。东巴经中还用“蹉姆”(舞谱) 记录了舞剑冲杀,擒拿魔鬼的戏剧场面。
纵观丽江戏曲,乃至云南戏曲的形成,它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随着中原汉族大规模移民迁徙到云南,把内地汉文化带到边地所致。特别是明朝洪武时期,当时内地举家迁往云南从事屯边的人数达300余万之多。这些人多数来自江苏、江西、湖南、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沐)英还滇,携江南、江西、民众二百五十万人入滇,给籽种、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昭通、曲靖、临安………各郡县。(沐)春镇滇七年,再移南京民众三十余万”(赵嘉文、马戎著《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因此,“移民的军屯成为云南大多数汉人的祖先”(方国瑜著:《明代在云南的军屯制度与汉族的移民》)。我们将这一时期和清朝“改土归流”到清末民初这段历史,作为本文的重点加以讨论。
据资料记载,洪武年间明王朝调中原汉族军民15000余人进入永胜,实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政策,史称“洪武调卫”。洪武调卫把中原先进的汉文化带到永胜,与边地文化相交汇、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边屯文化。中原戏曲也就是此时融入到丽江的。据云南省地方志记载,永胜的戏台最多时达50座之多。戏台是演员表演的舞台,永胜当时就有如此之多的戏台,可见戏曲在当地已被普遍接受,并且迷上了它。据该县中和乡的老人讲,明朝时,当地有一种叫跳“贺八蛮”的演出形式。跳贺八蛮有两种说法:其一,说八蛮神又叫喜乐神,逢年过节跳“贺八蛮”以示庆贺。其二,说地方人家如果遇到不顺的事物,便请艺人到家里跳“贺八蛮”,以驱鬼镇邪,并求神灵保佑、赐福家人。整个仪式需要三天时间,第一天是“发杂”,第二天“聚将”“招兵买马”“搭桥装宝”,第三天是安神奠土,亲友鸣放鞭炮,开门祝福,最后以“踩门”结束。在跳“贺八蛮”的仪式中,首先出场的是“仙娘”,她带领数人唱“仙娘调”(据说曲调颇似花灯音乐)。其后出场的是戴面具持棍棒,身着靠旗的八蛮神。他边唱边跳,不时还吟诵诗文。最后是土地老者诵读吉庆话作为终结。
到了雍正年间,清政府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政策,官府解放没有人身自由的庄奴、院奴,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自由民,并且鼓励边民开垦荒地、积极生产。在劳役赋税方面给予优待或减免。据史料记载,“将夷民无名杂差尽行查免,酌量一年裁草二万余两,事事休息,教以礼仪。令通府土人皆以归流为乐,即邻近土司人民亦俱心服”。“彼时清查田地户口时,有土官庄奴、院奴等类共二千三百四十四名,其皆愿自纳丁银,以比于齐民并概于豁免,俾边地夷地永无催科之扰”。商业方面,由于“查减了落地土税”“一切商贾课收尽行革免”,致使商业兴旺、市场繁荣,商人们“皆获厚利,囊橐充裕”。
改土归流后的第一任流官杨馝,大力推进汉文化的引进,积极倡建和修整书院,资助学政购藏图书。请内地名师来丽江教学,普设学馆。这样不仅使汉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而且致使丽江边地逐渐出现了一些造诣颇深的诗人、诗集,“登科及第”的举子在丽江已是层出不穷了。据文献记载,乾隆元年,知府管学宣因“丙辰玉河源竭,二年丁巳夏又竭,管太守因建祠宇以妥神灵,倡建丽江县龙神祠”。龙神祠就在古城黑龙潭公园,据说当时的龙神祠与对面的戏台是同时兴建的。因天灾人祸的原因戏台久圮,又于道光年间重建。现在,戏台正梁上还有“道光十年十一月重建”的题记。可见那时丽江已有戏曲的踪迹了。
除了丽江的龙神祠戏台,永胜县清驿镇东岳庙戏台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清驿镇自古就是屯边交通要地,可能是出于激励屯边官兵的原因,这里把岳家神像,特别地加以供奉,至今人们还为此津津有味地讲述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3个戏班在清驿镇不期而遇,经过协商,决定由3个戏班同台演出全本《精忠》戏。演出盛况空前,总共花了40余天才算演完。那个时代,在那么边远的地方,能有如此规模的演出盛景,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根据云南艺术学院申波教授的戏台类别研究,丽江龙神祠戏台和永胜东岳庙戏台,均属“神庙戏台”。因为“作为远古时期先民用于祭祀的高台演变而来的神庙戏台,它们是中国社会出现得最早的‘以乐酬神’的场所。自古以来,这一文化现象作为人类行为模式中的一种精神归依,从来都寄托着人们对神的无限敬畏并成为充满希望的神圣之地。用途大致经历了由圣而俗,由神秘而人文的演变过程。”按申波先生的观点,神庙戏台绝不会建在与佛教相关的“寺庙”中,因为我国传统的本土宗教用于祭祀的空间是“庙堂”,而戏台只会建在供奉鬼神的“庙堂”之中。常见的诸如:“娘娘庙”“龙王庙”“城隍庙”“土主庙”“本主庙”等传统庙堂都建有戏台。始建于明朝,清乾隆改建,解放初期还存在的丽江震青山“东山庙”戏台也是属于该类戏台,而现在还“健在”的石鼓镇戏台则应属“广场类”戏台了。它的功能主要是节日或民俗节庆来临时,人们以戏台为中心,载歌载舞,欢天喜地地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平时多为镇里的洞经乐队或文艺演出队的“驻场”之所,休闲之地。
这一时期华坪县的地志资料也有这样的记载:“艺术之类华邑,地处边陲,在清乾隆中叶以前,所住人民悉皆夷类,其艺术一端属窳陋尽归淘汰。自是以还始有川民移居开垦兴立艺术。”这里所言的“艺术”即是曲艺、花灯和戏曲等。除此之外,华坪还出现了“禹王宫及戏台”“黑神庙及戏台”“川祖庙及戏台”。这些庙及戏台均是乾隆年间居住在华坪的外省人,如:两湖人(湖南、湖北)、贵州人、四川人的工商行会出资兴建的,到了咸同年间,清政府每况愈下;外受列强侵略要挟,内有百姓起义造反。丽江地区基本上处在回民造反的战乱之中,但仍有唱戏和建造戏台的情况。至光绪年间,社会又恢复了相对的平静,丽江九河清江村戏台、石鼓戏台、七河魁星阁戏台和永胜金江土主庙戏台,就是这个时期兴建的。在兴建神庙戏台的同时,永胜还出现了6批“业余戏班玩友班社”,标志着戏曲已开始进入到民间百姓当中了。社会上逐渐兴起了“乡戏”“门户戏”“祭本主戏”和“愿戏”的习俗,产生了“劝化、教化”的词汇,还有“三斋不如一戏,哄神不哄戏,唱戏娱佛”和“上等人书来教,中等人戏来教,下等人法来教”的说法。激起了一次次说戏唱戏的高潮。
清末民初,随着手工业的发展,丽江的经济和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永胜的棉布手工业和“商业劝工会”一时兴起,丽江大研镇南门附近的“培风寺”被工商界改建为“财神阁”并加盖了戏台。当时,丽江所属各县按官府“庙会遇期即办”的指令大办庙会。庙会期间热闹非凡,十几个戏班,有川戏、有滇戏,剧目有《大目连》 《精忠》《反五关》 《抢伞过寨》等,轮番登场,盛极一时。随着外籍戏班的往来,业余戏曲玩友也普遍出现,玩友们有的和戏班搭班联唱,有的成为当地有钱人家及乡绅节庆、寿庆时的堂客。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国内许多地方相继沦陷,沿海港口被日军封锁。1942年5月龙陵、腾冲失守,滇缅公路被日寇切断。丽江古城成为国际贸易的货物转运站和集散地,由于商业贸易空前繁荣,来丽唱戏演出的戏班也急剧增多。据有关统计,来丽演出的戏班已达60个之多。其间,经常来往于下关到丽江各县镇的戏班就有“玉全班”“天庆班”“宴华清班”和“蔡云洲班”等。
新中国成立,丽江各族人民喜获翻身解放。时驻丽江的解放军14军42师文工团,京剧歌舞并演,深受群众欢迎。尔后,各县业余剧团相继组成,他们除了上演传统剧目外,还移植或自编自演了许多新剧目如:《血海深仇》 《北京四十天》 《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同时,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也蓬勃兴起,配合“土改”“运粮”“支前”“筑路”等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1956年,“丽江专区文工队”和“永胜县滇剧团”相继成立。接着,丽江文艺事业好事连连;1958年丽江地区举行了首次文艺会演,东巴舞及维西的“大慈戏”被发掘登台演出;1962年“省文艺学校滇剧科”的一大批学生分配到丽江工作,成为“丽江地区滇剧团”的骨干演员。次年“云岭剧场”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省级和其他专州剧团按文化厅的部署,要求经常到基层做巡回演出,于是,滇剧、京剧、花灯、白剧和歌剧在丽江轮番上演。名角色、名演员此进彼出争奇斗妍,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而丽江地县级剧团也积极上山下乡巡回演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12个县的山山水水(当时丽江地区辖包括迪庆州、怒江州的12个县)仅丽江地区滇剧团,5年间总计演出近900场,平均每年演出171场。5年排演小戏57个,大戏28个,反映现实题材的大小剧目18个。永胜滇剧团也不甘示弱,曾出现过一年下乡7个月,年演出量达300余场的记录。他们自背行李乐器,自挑灯光道具,跋山涉水送戏上门。1964年10月,丽江地区滇剧团带着自创的《卖苗记》及反映农村生活的3个小戏,参加了“云南省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了业内同行的一致赞誉,《云南日报》还专门撰文予以表彰。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在祖国大地上演绎,传承了几百年。是5000年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众的最爱。今天,我们在这里回忆它、研究它是为了在新的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在回忆的基础上了解它、分析它,努力构建一个从回忆—研究—传承的平台。探寻在社会转型时期,实现乡村和谐文化重建的可行性思路,实现对“无形”文化的传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民族文化都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努力适应当代社会,这种文化才会永远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