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我对高中美术教学的思考

2016-08-26蔡舒同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新课改

蔡舒同

摘要:新课改下,美术教学不再拘泥于一般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尝试,来激活美术课堂教学。笔者相信,通过我们所有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学将会变得更有主动性、更有趣味性、更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激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52

美育,一方面使人感情丰富,以达到完善的境界;另一方面又是德育和智育的手段。因而,艺术教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美好画卷,展现出人类社会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但是由于我国当前教育模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仍以文化课成绩的好坏为主要评价标准,因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审美、社会合作等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缺乏对亲情、友情的体验等。

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美术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和突出学科特点、易被学生接受、行之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当前课程需要改革,美术教师更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能否把《美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教材和学生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现撰写成文,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如此,一堂好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设计得好,先声夺人,就能激发情趣,创设意境,激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就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导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引用诗词名句导入: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而国画也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在美术课导语设计方面,如能恰当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创设意境,激发情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中国画《荷花》一课时,笔者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语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做导语,一下子就能引入主题,并得到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审美激情立刻就被调动起来。可以说,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是一个善于发现的艺术家,是善于点拨的引路人,他用诗意的方法去引导美、点击美、发现美、感悟美。

二、运用电教媒体,再现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

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秋天》一课时,由于中学生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较弱,因此,对秋天的认识也很肤浅。如要让学生了解秋天的自然特色,就得尽可能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观察、参观、实践,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笔者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大量的动画情景:秋叶飘落、秋果累累、秋收农忙、秋林漫步、秋菊丛中……当这些大自然的秋景动画再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思维顿时豁然开朗,他们沉浸在秋天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其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同时再现了秋天的自然美景和生活趣事,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扩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设了有利条件。

三、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让教师的“评价”照亮学生的希望

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占其主导作用,由于学生对教师有向导性、依赖感的特征,教师的评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中国民间美术》时,可以与学生共同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然后自由组合,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将提问权下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同时,学生的提问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评价内容,使教学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教师融合在学生中,师生共同参与研究评价,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在美术鉴赏教学的同一项作业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来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分别进行评价。

例如,在学习《天上人间——壁画》时,在自主操作阶段,笔者引导学生制定两个不同层次的目标:1. 在教师提供的范作中,找一幅自己喜欢的加以变化。2. 让学生独立设计或者找自己的伙伴,一起合作一幅简单的漫画。在评价作业时,根据学生的水平,有针对性进行激励性评价。如“你的想象真丰富!长大了肯定能成为一名画家。”“你的想法很奇特!让老师感到很高兴!”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和自信。也可以运用等级评定与书面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成绩是无声的语言,给学生一个较高的成绩,无疑是对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鞭策。

因此,在评价中要多采用鼓励性评语,并委婉地提出意见,指明努力方向。如“你想象很丰富,如果构图方面加强些,我想你画得还要出色。”这样的评语能使学生增加对美术的信心和热情,为下一次的成功铺垫良好的心理投入。

四、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要想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还需要我们美术教师采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实现在教学中学生的转变和进步。由于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过去一直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许多学生对美术课存在很多偏见和错误的认识。

例如,笔者在上高中美术课时,就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笔者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的回答基本一致:上美术课是美术考生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学习美术纯属浪费时间;还有一些学生不得已来找笔者参加美术高考训练,原因是文化课不行,才出此“下策”。广大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明显存在偏见和误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教学。首先,我们来看看美术课的两种教学方式:1. 理性分析,即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 感性综合式,即局部感觉归纳为综合感受。以往我们教学偏重于前者,现在需要注意两者的平衡。美术鉴赏课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不是概念,不能依靠分析获得。当学生对某些作品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并全身心投入时,会产生丰富而强烈的情感意象,想象力格外活跃,这才是真正接近艺术感受的状态导致艺术的感悟。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上述情况,笔者上课时就告诉学生:“高中美术课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提高审美水平;而且美术课和其他学科一样,通过学习能逐步提高,与“艺术细胞”没有任何关系;人人都可以学,人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后来,笔者又带领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观看相关影像资料。如齐白石、徐悲鸿、达芬奇、毕加索、凡高等及其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大师们都是文化修养很高的人,并不是他们文化课不行才学美术的。

五、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友好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例如,对于《秋收》速写练习一课,笔者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示范”模式,通过放映“秋收”录像,先让班上美术基础好的学生进行速写练习示范,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归纳速写的几种基本方法,然后把制作任务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去处理。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秋收的理解水平去塑造人们的劳动形象;可以先讨论,也可以自由上台点击课件,调出速写范品图片进行参考;还可以让身边的同学充当模特,摆出架式,其他同学对照着进行勾画。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和情感态度的培养都是在学习活动的探究中实现的,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共同活动。破除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主体发展需要,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学生的每一幅速写都是学生自己心灵的感受,凝聚着学生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塑造形象的过程本质就是情感抒发、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这正是我们实施新课改工作的目标和追求。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美术课堂教学正在蓬勃发展,相信通过我们所有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学将会变得更有主动性、更有趣味性、更有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224002)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