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贵在“精神脱贫”
——访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李政新
2016-08-26冯春久
本刊记者 冯春久
精准扶贫,贵在“精神脱贫”
——访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李政新
本刊记者冯春久
李政新接受记者采访
“回忆六零年,天旱人怨,惹得千军劈太行,绝壁断崖红旗乱,杨贵当先。
天河绕群岭,白云指尖,翠谷绿波清水流,山涧人影依稀攀,英雄犹见。”
这是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李政新再次探访林州红旗渠后写下的亲身感受。他说,“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是解决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最渴望的吃水问题,林州干部不惧艰难、劈山引水,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也是党和国家关心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社会问题的缩影。”
7月16日,谈起来备受社会关注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李政新说,“事实上,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都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和重点地区解决贫困问题,新中国建设史的某个侧面就是扶贫开发史。”
中国减贫世界瞩目
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经过改革开放38年来的努力,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目前,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国家“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实表明,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贫困地区的主要特征。贫困地区不发达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铁路、公路和民航设施所占比重相对偏低;二是人均收入水平低,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适龄儿童失学和辍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较大;三是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差;四是财政收入和人均财力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
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把握,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际情况的认识,中国政府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扶贫开发政策,把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放在主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上,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量力而行,确保重点,分阶段推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十三五”规划十个目标之一,并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方略。可见,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难度依然很大,重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扶贫精准度不够,存在扶贫资金浪费和效率不高等现象;剩余需要扶贫脱贫的人数虽然少了,但难度却增大了;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和自身能力差等因素掣肘,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存在很大脆弱性,容易重新返贫;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虽有明显改变,但贫困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变化,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政从多门,很多本来能够奏效的扶贫措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地方政府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不愿意摘“贫困县”帽子、政绩观不当、政策“逆向选择”等问题。
“胡焕庸线”
河南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作为著名的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李政新一直关注学术界对“胡焕庸线”的研究。1935年,民国“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瑷珲(今黑河)——腾冲一线”,发现此线以西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6%,此线以东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94%。这条线后来被学术界称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既是人口分布线,更是一条人地关系线。这条线以西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对落后;这条线以东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对先进。80多年了,学术界一方面认为“胡焕庸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可突破,另一方面说要打破这个规律,争论越来越热。李政新认为,其争论的实质在于科学、可持续、均衡的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国土功能区的基本要求,在做好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正所谓“不变,寓变之中”。李政新刚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参会回来,他说,贵州的山山水水十分让人留恋和回味,这说明清洁肥沃的土壤,干净清新的水和空气也是竞争力,贵州的生态循环发展实践对全国绿色发展、扶贫攻坚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二五”时期,河南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预计670万人脱贫。而“十三五”这五年,从静态数据上看,河南仍有460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从动态数据上看,则约有500万人需要脱贫,每年需要实现100万~110万人的稳定脱贫。
现实表明,越往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越大,剩下的多属于“贫骨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而且,由于稳定脱贫能力不足,因灾、因病、因学等因素返贫的情况还会发生,新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再加上主动脱贫精神不足、信息不畅、政策偏差和具体工作努力不够等原因,也会给如期脱贫带来不利影响。他说,河南全省上下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安排下,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扶贫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使命。
“三山一滩”是河南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弱,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贫困人口集中,总体上占全省的70.1%。这些地方远离中心城市,缺乏带动的增长极,区域经济竞争力弱,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民风质朴但思想观念落后。因此,这些地方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科学有序异地搬迁,三要积极发展产业,四要解决好资金问题,五要加快人居环境整治,六要强化政策保障,健全脱贫攻坚的支撑体系。
精神“脱贫”意义深远
在中国,贫困现象是历史性的,造成贫困方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消除贫困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根本上来说,李政新认为一定要注意抓好教育,同时在思想观念上不能“甘于贫困”。
“教育是阻断贫困带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知识和技能提升一步,收入和希望会提升一档”,他说,贫困人口中超过一半以上只有初中文化,另有三成是小学及以下文化,迫切需要提高受教育水平。要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实施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教师;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完善乡村教师统筹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引导企业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鼓励贫困家庭子女积极就读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
“人的生活可能会有贫困,但精神不能贫困,至少不能甘于‘贫’”,毛主席曾教导我们“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且无数案例和理论研究都证明,地域文化差异是决定区域发展差距的根本性因素,扶贫脱贫也如此,精神文化上的“脱贫”更加显得重要。
在探访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时,有一本“账本”被不少人忽略而过,但李政新却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建设红旗渠的各项开支,有水泥、有炸药,甚至连一根铁丝、一个钢钉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何等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攻克啊!”
这本账本,不仅是红旗渠账目明晰、制度严密的一个缩影,也是林州人民群众不甘贫困,勇于改变现状的坚强意志体现。自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建设总投资6865.64万元,累计消耗钢材123.5吨,水泥6705吨,炸药2740吨,单从这组有整有零的数字,足以想象背后是一种什么精神和力量。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对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真真实实是正确的群众观、利益观、政绩观和荣誉观的体现。”
对照红旗渠精神,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体制性贫困”,需要加以改进和消除。比如,“贫困县不贫”和脱贫后不摘帽,也成了中国扶贫开发领域的一个奇怪现象;而许多并未列入贫困县的地方,贫困村、贫困乡甚至连片贫困却往往存在;套取、挪用、挤占贫困资金,扶贫项目发挥不了效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难以避免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等,这些都需要引以为戒,努力避免,扶贫攻坚才能达到精准有效。
“山有山的特点,水有水的规律,我们对大山大河自然规律、人文特征的认识以及贫困关系的认识还远远不到位,需要不断深化和调整,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扶贫攻坚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李政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