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尺度、低水头船闸闸室消能工研究

2016-08-26余彬广东省航道测绘中心陈亮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珠江水运 2016年14期
关键词:系缆闸室船闸

◎ 余彬 广东省航道测绘中心陈亮 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大尺度、低水头船闸闸室消能工研究

◎ 余彬 广东省航道测绘中心陈亮 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随着船闸的大型化发展,大尺度、低水头船闸越来越多,本文针对大尺度、低水头船闸闸室出流特点,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重点研究了无槛、连续低槛及间断高槛消能工消能效果,多方案比较了各消能工布置下船闸充水过程停泊条件,试验表明:连续低槛、间断高槛均能满足闸室停泊条件要求,并提出了两种消能工布置原则。

低水头 大尺度 闸室消能 模型试验

1.前言

近年来随着货运量的发展,对枢纽通过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量枢纽面临扩能改造,为满足通过能力要求,新建或改建的二、三线船闸尺度,在此类船闸中大部分船闸为中、低水头。本文以北江孟洲坝枢纽二线船闸为依托,对大尺度、低水头船闸闸室消能工进行了系列研究,分析比较了各类消能工消能效果及停泊条件。孟洲坝枢纽是集发电、防洪、航运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一体的综合性低水头枢纽。是北江干流最上游的一个梯级,已有一线船闸布置在枢纽右岸,尺度较小,不能满足北江航运发展,因此,建设孟洲坝枢纽二线船闸是完全必要和十分及时的,新建的孟洲坝二线船闸与一线船闸同岸布置,其有效尺度为220m×23m×4.5m(闸室有效长×宽×门槛水深,下同),船闸运行最大水头8.0m,设计充泄水时间小于10min,设计拟采用侧墙长廊道分散输水系统,设计通航船舶为1000T级,各部位特征尺寸见表1,输水系统布置见图1。

该船闸水头较低。但平面尺度大(23m),采用较为简单的分散输水系统,对闸室消能工布置及消能效果要求较高。因此,针对此类船闸的特点对闸室消能工进行研究,保证船闸高效、安全的运行十分必要。

2.模型设计

模型按重力相似设计,比尺为1∶30,模型与原型各物理量换算关系见表2。

图1 孟洲坝二线船闸输水系统布置图

表1 孟洲坝二线船闸输水系统特征尺寸表

表2 模型比尺表

图2 闸室无槛方案布置

a.剖面图

图3 闸室连续槛布置图

a.平面图图4 间断消力槛布置图

船闸水力学模型范围包括:原型上引航道、船闸闸室、输水系统及下引航道,总共模拟原体1100m长左右,满足试验相似性要求。为便于观察阀门廊道段流态,输水廊道主要采用有机玻璃和聚氯乙烯塑料板制作。闸室两侧墙上部由玻璃框架、下部为塑料板框架装配而成。塑料板和有机玻璃。模型使用塑料板及有机玻璃与原型混泥土糙率相比略大,糙率引起的缩尺效应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以输水系统水力学整体模型为基础的前提下,对无槛、低槛连续及高槛间断消能工进行研究。

3.试验工况

试验采用最不利水位组合工况:上游水库正常蓄水位(最高通航水位)53.32m~下游最低通航水位45.32m,设计最大工作水头8.0m。针对该水位组合工况,阀门采用tv=4min~7min双边匀速开启,6min、7min单边连续开启,试验全面观测了各消能工布置下闸室充、泄水流态;测量了1000T级船舶停于闸室各部位船舶系缆力,船舶不系缆自由漂移等,分析比较了各类消能工消能效果及船闸闸室停泊条件。

4.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4.1消能工布置及流态观测

4.1.1无槛方案

闸室内不布置消能工,水流对冲消能,闸室布置图见2。

从闸室横向水面看,双边阀门开启充水时,充水初期,支孔出流较小,水面较为平稳,闸室两侧水面略高于闸室中部,横向比降较小;充水中后期,支孔流量逐渐增大,支孔出水水流汇集于闸室中部,水流交错碰撞后,在闸室中部翻涌而上,在闸室中形成水花和漩涡,闸室中间水面较两侧高,形成中间高,两侧小的横比降。在船闸阀门单边开启充水时,随着流量的增大,支孔流速增大,且由于闸室无任何消能工,支孔出流的射流直接冲到另一侧闸墙,翻涌而上,充水侧则无明显翻涌,闸室水面非充水侧明显高于充水侧,横向比降大。

4.1.2连续低槛方案

根据无槛方案输水过程闸室流态的特点,试验在两侧出水口各布置一根连续消力梁,根据目前国内外船闸闸室消能工研究成果和类似船闸试验研究经验,消力梁槛高拟定为0.6m(出水支孔高度的2/3),宽0.6m,对于消力槛的平面位置进行了距孔口1.0m、1.2m、2.0m三种方案比较,连续消力槛布置图见3。

经平面位置多方案观测比较,连续槛消能闸室水流出流特点为由于消力槛的阻挡,水流与消力槛碰撞消能后,部分水流反弹至消力槛内侧与槛内水体摩擦消能,而从消力槛顶端翻涌出流的水流,沿闸室横断面,沿程扩散,损失,与闸室水体交换,翻涌而上。

三种平面布置下流态呈以下特征:

距闸墙1.0m方案:由于两侧消力槛离支孔较近,支孔出流经消力槛碰撞消能后,水流反弹,大部分水流从消力槛内侧涌出,闸室两侧翻涌激烈,横向比较为两侧高,中间低。

距闸墙1.2m方案:充水初期,消力槛内水域出流量稍大,但由于出流流量不大,水面平稳,横向比降较小。随着阀门开度的增大,在充水中期,在消力槛后方约4m的水面出现小范围紊动,在充水后期,随着闸室水位的升高和出流量的减小,紊动强度及范围逐步减弱直至消失,闸室水面逐渐平稳。整个充水过程中,除消力槛后局部水域紊动外,闸室水面较平稳,闸室水流条件较好,未观测到泡漩和漩涡等不良水流现象。试验分析认为,在充水初期,闸室支孔出流流速小,消力槛对水流的拦阻作用小;在充水中期,支孔出流流速逐渐增大,水流达到消力槛时,部分出流从槛顶上方流向闸室中间,部分水流经消力槛消能反弹后从消力槛内侧流出,反弹水体在向上出流时与消力槛上方水流交汇,在消力槛后方水面涌出,两股水流的相互作用,使闸室横向出流更趋均匀。

距闸墙2.0m方案:阀门双边开启充水中后期,闸室中部水面涌高大,出流集中在闸室中部,横比降大,闸室中部出现紊动和漩涡。试验分析认为:随着消力槛与出水支孔距离的增加,消力槛对水流的调整和消能作用减弱,支孔出流大部分从消力槛上方冲至闸室中间,使闸室横向出流分布不均,闸室横向比降较大。

以上几种方案,在阀门单边充水过程中,充水初期,支孔出流流量较小,闸室内水面平稳,横向比降小。充水中后期,随着流量的增大,支孔出流水流,经消力槛碰撞后部分冲往非充水侧,部分流于消力槛附近,非充水侧水面略高于充水侧,横向比降较无槛方案明显减小,闸室泄水过程水面平稳。

4.1.3间断槛方案

鉴于连续消力槛存在底部水流与槛顶水流相互影响,导致在槛后出现紊动的特点,为进一步改善闸室水流条件,试验还进行了间断式(墩式)消能工研究,在槛高不变的情况下,间断槛消能工对水流的重新分配能力有限,造成闸室水流紊乱,闸室横比降大。由于组合形式的复杂性,为增加消能墩对水流的重新分配效果,本文初步拟定槛高取1.15m,长2.8m,间距2.8m,布置于出水孔两侧,试验进行了消力槛距闸墙1.5m、3.0m两方案进行了比较,布置图见4。

间断槛距闸墙1.5m方案:双边阀门开启工况下,双边阀门开启工况下,在充水初期,闸室水面较为平稳,在充水中期,闸室两侧水面紊动较大,水面翻涌明显并出现漩涡。随着水位上升,闸室水面逐渐趋于平稳,在整个充水过程中,消能效果不理想,距离出水孔太近,阻水作用明显,致使闸墙两侧出流量大,闸室横向比降大。

图5 1000t闸室系缆力过程线(tv=6min,双充,无消力槛方案)

图6 1000t闸室系缆力过程线(tv=6min,单充,无消力槛方案)

图7 1000t闸室系缆力过程线(tv=6min,双充,连续消力槛方案)

图8 1000t闸室系缆力过程线(tv=6min,单充,连续消力槛方案)

图9 1000t闸室系缆力过程线(tv=6min,双充,间断槛方案)

图10 1000t闸室系缆力过程线(tv=6min,单充,间断槛方案)

间断槛距闸墙3.0m方案:调整后阀门双边开启工况下,充水过程闸室水面无明显涌高,闸室横向水流分布较均匀,但闸室水面水流紊动强度较连续槛方案有所增大,且在消力槛处水面和闸室中间观测到水流存在小范围漩涡。

经试验分析,考虑间断消力槛虽纵向未完全连续阻水,但消力槛高度较高(1.15m),不宜布置离出水支孔太近,试验调整消力槛至距闸墙3.0m位置。调整后阀门双边开启工况下,支孔出流水流与消力槛进行碰撞消能,充水过程闸室水面无明显涌高,闸室横向水流分布较为均匀,但闸室水面水流交错强度较连续槛方案有所增大,且在消力槛处水面观测到水流存在小范围旋转。

表2 各方案下闸室内船舶(队)平均最大系缆力比较表

4.2船舶停于闸室系缆力

为了进一步研究闸室停泊条件,分析上述几种消能工消能效果的优劣,试验对上述几个方案下1000t船舶停于闸室船舶系缆力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水位组合为53.32m~45.32m,阀门开启方式为双边tv=4min~7min开启和单边tv=6min~7min开启,船舶均停于闸室中部。实测系缆力结果比较表2,各方案船舶系缆力过程线见图5~10。

从表2可看出,三种方案下,阀门双边开启4min~7min工况下,1000t单船,最大纵向系缆力为10.2KN,最大横向系缆力为8.5KN,三种方案纵、横向系缆力相差不大,均满足规范要求。就横向系缆力而言,无槛方案整体较另外两方案大,连续消力梁略小,间断消力槛最小。如tv=6min双边充水工况,三种方案前横向系缆力分别为:5.0KN、4.9KN、3.2KN;后横向系缆力分别为:5.0KN、4.1KN、3.6KN。测试纵向系缆力表明,在阀门快速开启时,间断槛方案略大,连续消力槛其次,无消能工时最小;而在阀门开启速度较慢时,三种方案的纵向系缆力基本相同。

阀门单边开启6min~7min工况,纵向系缆力均满足要求,但无消力槛方案最大横向系缆力达28.7KN,超过规范允许值。其余两方案,横向系缆力满足规范要求,其中间断槛方案横向系缆力略大于连续消力槛,如tv=6min单边充水工况,连续槛方案前、后横向系缆力分别为:7.0KN、7.2KN;间断槛方案前、后横向系缆力分别为:7.1KN、9.6KN。

5.结语

对于大尺度、低水头船闸消能工,本文经多种形式、多种方案消能工的比较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无消力槛方案,双边充水工况,利用水体对冲及淹没消能,能满足闸室停泊条件,但闸室水面紊动剧烈,闸室漩涡数量、强度较其它两方案大,单边运行时,闸室水流条件、停泊条件皆不能满足要求。

(2)连续消力槛和间断消力槛两方案闸室停泊条件均满足规范要求,且系缆力绝对值相差不大,但考虑连续消力槛较间断消力槛结构形式简单,槛高较小,对船舶安全停泊航行有利,故在同等情况下推荐连续低槛。

[1]JTJ 306-2001 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S].

[2]王召兵,陈亮,彭永勤.北江孟洲坝二线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模型试验[R].重庆: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2015.

[3]王召兵,陈亮.船闸闸室明形式及消能效果分析[J].水运工程,2015.7.

[4]陈亮,船闸闸室明沟消能工布置及消能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6.

[5]张绪进.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试验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2(8):34-38.

[6]刘平昌,彭永勤,王召兵.贵港二线船闸侧墙廊道输水系统水力学试验研究报告[R].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2010.12.

[7]黎贤访.船闸闸墙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水力学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系缆闸室船闸
重力式衬砌闸室墙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
30万t级油船靠泊过程实测系缆力统计分析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船闸
三峡船闸浮式系缆桩系泊安全性分析及实船试验
闸室桩基处理后水平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提高值的估算范围研究
基于ANSYS的水闸闸室结构分析
用于船闸撞击防护微孔塑料的计算与分析
船闸常用低压控制电器的维护与保养
纤维系缆动刚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