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立场还是需要正当立场
2016-08-25
刘洪波
怎样评说一件事情,看起来总是基于道理,但往往只是立场先行。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霍顿在赛场拒绝跟中国运动员孙杨打招呼,还对记者表示“我只是在专心于我的事情,可是他偏要过来招惹我,然而我并没有理他,我不会尊重也没空儿和一个‘吃药的骗子耽误时间”。这引起了不小的风波,议论中就立场各异,如:这是霍顿对孙杨的恶毒攻击,他应当向孙杨道歉;虽然涉嫌人身攻击,但无须要求道歉;这是个人言论自由,完全谈不上道歉等等。
在中国,网络上主张霍顿应当道歉的人很多,中国游泳协会也向澳方提出了道歉的要求。澳方认为那是霍顿的言论自由,不干预。霍顿自称是干扰孙杨比赛的一种方法。有报道说霍顿的父亲表示,他只是说出了澳大利亚很多选手想说的话,他们对霍顿表示敬佩。在中国的媒体上,主张无须大惊小怪,无须要求道歉,不把霍顿当回事的不少;网络大V中则有人称,要求道歉,这是中国才有的事,国外不兴这一套。
如果这事情反过来,是孙杨拒绝跟霍顿打招呼,并且用话语来侮辱霍顿,情况又会怎样?我无法预计澳大利亚游泳队、媒体和网络上会怎样反应,但我可以预知,在国内的媒体上一定会有强大的声音,表示孙杨不应当拒绝友好的表示,影响他人比赛心情不是一种正当的做法,不公正对待他人的言论不符合奥运精神,道歉是一种应有的风度等等。
是立场问题,还是道理问题,可以从同一件事情是否有不同评价看出来。例如当一个中国运动员没得到金牌流泪时,很多人说这是不懂得体育的真谛,不能享受运动的快乐,眼泪太廉价,而当一个外国运动员因银牌而流泪或不欢时,就很少人这样说了,这在本届奥运会上已出现。
再如,菲尔普斯获得了冠军,不少人说:看,外国的老将多么能保持雄风。由此还想到瓦尔德内尔,还想到50多岁参加奥运的卢森堡乒乓球运动员倪夏莲、加拿大击剑运动员栾菊杰,40多岁还参加体操比赛的丘索维金娜等等。然后“反观中国”,运动员都很快就退役了,举国体制有问题。
然而,你为什么不“反观”出中国运动员英才辈出的可喜现象呢,为什么不记得还有王义夫也是从1992年夺得世界冠军,直到2004年还奥运夺冠呢,为什么没想到吴敏霞与菲尔普斯同样是31岁在里约夺冠呢?
很多事情都可见,所谓道理,经常是基于立场的道理。否认“立场”,成了把一些立场打扮成“公理”的手段。而且,现在的舆论界,不仅经常是“立场先行”,而且是不好的立场在先行。同在运动场上,差不多的喜与悲,但发生在中国运动员身上,就是不好的,应当批评的,发生在外国运动员身上,就是好的,至少是不值得批评的。
运动场上的事情,只是“舆论立场”的一个局部表现。我们还可以看到,同样是警察执法冲突,美国警察枪击无辜黑人,引起巨大抗议,媒体上不会有多少报道,大V们不会有什么议论,而中国警察现场处置作案人员,就会被追问,为何使用强制,为何不打腿,是什么使一个人面对警察还动武?
是的,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土地,有更加真切的感受,也有更多的要求,所以会提出更多的问题。但是,如果不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安宁和美好为立场,不是以大多数人的幸福为前提,而是凡事自我矮化、自我歧视,乃至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仇怨,那么充其量也就是做做“高级黑”。
双重标准,就是立场的一种表现。别人都好、这里都不好,与别人都不好、这里都好,都必然会闹出双重标准的笑话。而公允、理性地看待事情,用同样的标准去所有事情,也是一种立场,这就是客观和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