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法学博士的“家暴之路”

2016-08-25江鹏程

法庭内外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丽婆婆丈夫

文/江鹏程

社会百态

一个法学博士的“家暴之路”

文/江鹏程

“警察同志,我老公打我。你们快过来……”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人哀求的声音。

接到报警后,110民警急赴事发现场。

经调查,报警的是一名青年女子。在警方赶到现场的时候,这名身着红衣的女子正半卧在家中的地板上,十分痛苦地看着警察。而一旁站着一男一女两人。男人戴着一副眼镜,大概30岁左右;女人则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老人手中抱着一个婴儿。老太太怜爱地看着手中的孩子,但是一转眼又恶狠狠地看着躺在地上的女人,嘴里面还不停地喃喃自语着。

“就是他,就是他把我推倒的。这个日子没法过了,他是个神经病,每天都对我实施家暴。警察同志,你一定要救救我。”躺在地上的女子向警察呼救,甚至有些语无伦次。

“装,你接着装,到底不起来是吧?有本事你就永远不要起来好了。法律我比你懂得多,我推你这一下法律管不着!”戴眼镜的男士轻蔑地对着红衣女士说道。

看到这里,出警的警察也大致明白了:两口子吵架并动了手。这种事情在派出所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所以警方本想例行公事地批评教育一下,但是经调查发现本案和一般的家庭琐事案件有些不一样,而男方那句“法律我比你懂得多”更是此言不虚。因为这个把妻子推翻在地的男子竟是名牌大学的一名法学博士,他叫张离。

望子成龙成就品学兼优

1981年,张离出生在甘肃省的一个县城里。小张离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对他来说,儿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每一次向母亲田芬询问关于父亲的事情时总会遭到母亲的训斥与打骂。所以直到今天,功成名就的他对父亲的事情依然一无所知。

幼年的张离生活是枯燥的。在他印象中,6岁之前自己几乎没有看到母亲笑过,甚至别人家最为普通的慈母怜爱话语都有些奢侈。沉默的生活造就了张离孤僻静默的性格。母亲虽然与他交流较少,但是母亲对于张离的学业却非常重视。每天不但要检查他的作业,而且还会布置不少额外的家庭作业。由于惧怕母亲,在别的孩子和父母或者小伙伴玩耍的时候,张离往往还在做着数学题或者独自望着天花板发呆。

7岁那年,小张离上小学了。他记得,平时严厉的母亲那天眼神里透着温柔。“孩子,好好学习。这是你证明你比别家孩子优秀的唯一方式。咱人穷志不能短。”那个时候的张离还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含义,只是为了迎合母亲不停地点着头。

由于学习努力,张离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在老师眼中,张离学习刻苦且从不惹事,是全班最让他省心的孩子。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张离绝对是老师重点表扬的对象。而母亲田芬的教育方式也被很多家长推崇。

转眼间张离上了二年级。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对于年仅9岁的张离性格塑造产生重要影响的事情。在一次普通的日常测试成绩发布日,一向数学成绩满分的张离只考了86分。对于别的孩子来说,这应该算是一个可以过得去的分数。但对于承担着过重期望的张离来说,这个成绩他不知道该怎么向母亲交代。

放学后,张离徘徊着不敢回家,而是和自己班里唯一的朋友小虎去到游戏机房。晚上7点多钟,当小张离到家的时候,一眼看到了寒着脸坐在客厅的母亲田芬。

当母亲问他的成绩时,张离第一次对母亲撒了谎。出人意料的是,田芬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还给张离安排了丰盛的晚餐。母亲的反常表现反而让小张离有些受宠若惊。

第二天,田芬亲自到了学校找到了老师后又去问了小虎。掌握了张离昨天的行踪。

这是张离记忆中挨揍最惨的一次。用张离的话说,这以后自己看到母亲更怕了,再也没有在母亲面前说过谎。从这个时候起,母亲的话在张离眼中变成了不容违背的“圣旨”。

但沉默寡言的张离也发现,经过这件事情以后自己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情变得疑神疑鬼,与小虎的关系也渐渐疏远。这时的小张离觉得所有人都在骗自己,他能相信的人更少了。

用张离的话说:从此以后,自己生活中没有了朋友。

读博士获爱情成人生赢家

此后的学习生涯一帆风顺,在高三毕业那年,张离考入临近省城的一所985院校法律系,此时的张离成了很多父母子女教育的正面教材。上了大学以后,远离家乡让母亲田芬感到对于张离的督促变得力不从心。但是,多年的生活惯性让张离在大学也继续像高中阶段那样刻苦学习,成了同学眼中的“异类”。

但枯燥的大学生活也会有亮色。在大学期间,张离认识了同校学习管理的小丽并一见钟情。但性格孤僻的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这种“动心”表现出来。全班的同学甚至没有一个人看透他的心思。

其实他不知道,不爱说话、刻苦奋进的他也给小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两个人虽然在学习上偶然有些交流,但腼腆的性格让双方就这样各自平淡地度过了大学生涯。

毕业后的小丽选择了在一家酒店从事管理工作。而张离考取了本校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两个人的生活从此没有了交集。

两个人再见面的时候已是张离读博的第一年。由于母亲供自己读书确实不易,从本科期间张离就开始勤工俭学解决自己日常花销,先后从事过家教、任课教师、法务等工作。在一次接待过程中,他与小丽又一次相遇了。工作了4年的小丽这时已经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感受到了社会与人情的复杂。当再次看到依然朴实如初的张离时她百感交集,多年后的偶遇让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一年半后,在张离博士将要毕业的时候,两人在家人的祝福中走上了婚姻的殿堂。

娶到了这么漂亮的媳妇,自己又拥有如此高的学历,张离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莫名的“疑心病”让婚姻亮起红灯

婚后没多久,张离博士毕业。由于在校期间张离科研成果相当优秀,一毕业张离就被一所重点大学录用成为一名讲师并且成了该校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

一个在企业做中层管理,一个在大学任教。两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相当殷实。

但慢慢的,小丽发现自己的丈夫有些奇怪:张离虽然对她疼爱有加,但却对她的私生活格外“敏感”。刚开始,小丽觉得有点“小疑心”是很多男人的通病,不至于“上纲上线”。另外,张离对自己很好,所以一直以来小丽对于张离的这些行为都极为容忍,呵护着丈夫的情绪。所以家中虽然偶有争吵,但还是比较和谐的。

2012年年初的一天,小丽加班后和朋友一起出去应酬回家较晚,同事王某送小丽到楼下时被前来看望小两口的婆婆看见,看到儿媳妇这么晚和陌生男人在一起,张母非常生气,回到家后就用严厉的语气训斥张离。此时的张离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被母亲训斥的时代,瑟瑟发抖不敢言语。

刚回到家的小丽就感受到了这种压抑的气氛,加上当时小丽还有点酒意,所以对于婆婆的训斥不但不以为然还顶了两句。而此时本来还在低着头听着母亲训斥的张离突然爆发,一个清脆的巴掌把小丽打翻在地。

酒醒了的小丽茫然地看着丈夫,她实在不明白丈夫为什么会这么大动肝火。

“滚……”张离恶狠狠地瞪着小丽。

此事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变得疏远,张离愈加疑神疑鬼,对于妻子的看管也更加严格。为此两个人没少发生口角,这期间,小丽甚至还有3次直接回娘家的经历。

直到2013年底,两人的女儿毛毛出生了,两人的关系才日趋缓和。由于要照顾女儿,小丽每天都早早回家,而沉浸在天伦之乐中的张离似乎也没了疑心病,尽心尽力照顾着女儿。

10个月后,哺乳期还没过,事业心很重的小丽又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而且由于自己这一段时间落下很多工作,好胜的小丽更加努力,而加班的次数更加多了。

由于自己和妻子的工作都很忙,万般无奈下,张离只能请自己的母亲过来帮他俩带孩子。日子一天天过去,小丽与婆婆之间的争吵越来越多,在母亲严厉的目光下,张离每次都把责任推在小丽身上。为此,夫妻两人争吵不断,甚至不少时候都惊动了邻居和小区的物业,无论大家怎么调停,消停后没过多久,两口子的争吵又随之开始。慢慢的,大家也对他俩的争吵都熟悉了。但是没想到,这一次的争吵竟然惊动了警察,而张离也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这是2014年10月的一个周末,张离陪着母亲出门逛街。由于不愿意面对婆婆和丈夫,小丽选择一个人在家看孩子。

看着外面的阳光不错,想想自己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小丽想趁着自己的丈夫和婆婆不在家,带着女儿去单位加班。没想到,出门时正巧遇到了刚刚回家的丈夫和婆婆。由于不想见到丈夫,小丽没有和二人打招呼就径直走向楼道。

“干什么去?”看到儿媳妇这么没有规矩,张母的口气变得十分严厉。

由于和婆婆一直不合,小丽没有回答婆婆的话,反倒抱着女儿加快了脚步。

小丽的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婆婆。“放下我孙女。你自己想走没人拦着!”

看着婆婆无理的举动,小丽没有理睬,径直向门口走去。

看着妻子如此态度,张离怒吼着,突然走过去抢下了小丽怀里的孩子,由于用力过猛,将小丽推倒在地。孰料,这一推使小丽的脑袋正好撞在了客厅的茶几上。看到小丽捂着脑袋恶狠狠地看着自己,怒气未消的张离再次用脚踹小丽。这时的张离不知道,刚才的一撞和自己泄愤的一脚,成为认定案件性质的关键。

经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显示,小丽由于受到撞击致脑外伤后综合征、多发软组织损伤、腰椎骨折。鉴定结论为,小丽的身体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虽然口口声声号称自己是法律方面的专家,但是在专业鉴定面前,张离还是傻了眼。身为法学博士的他知道,如果按照现在的伤害程度,自身的行为完全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真是这样,不但自己前途完了,而且还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看着被羁押的儿子,感觉到事态严重的张母只能请求儿媳妇小丽谅解自己儿子的行为,争取法院的从轻处罚。想想昔日的情分、看看嗷嗷待哺的女儿,虽然对丈夫的行为表示不解和寒心,但小丽还是决定原谅丈夫,并要求法院从轻裁判。

最终,法院认定张离犯故意伤害罪。但鉴于加害、受害双方特殊关系,以及小丽的诚恳请求,法院作出裁定对张离免于刑事处罚。

责任编辑/郑洁

猜你喜欢

小丽婆婆丈夫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别把婆婆当成妈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武大十大
献给婆婆
风婆婆来照相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