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油强启闭抽油泵的研制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2016-08-24乔荣娜侯双亮胡英才杨柏阳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年4期
关键词:稀油抽油泵斜角

乔荣娜,侯双亮,胡英才,仵 伟,赵 娜,杨柏阳

(1.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南阳 473132;2.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工程公司国际公司)



稀油强启闭抽油泵的研制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乔荣娜1,侯双亮1,胡英才1,仵伟2,赵娜1,杨柏阳1

(1.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南阳 473132;2.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工程公司国际公司)

针对河南油田部分稀油水平井、大斜度井地层能量弱、动液面低、产液量低,目前在用的管式泵无法下至井斜角超过65°以上井眼的问题,研制了稀油强启闭抽油泵。该泵泵筒采用过桥泵结构,适应下深需求;游动阀采用强启闭拉杆结构,固定阀采用球阀串杆并上下扶正的结构,不受井斜角的影响,可适应90°井斜角。截至2014年6月,该泵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15口井,井斜角最大81°,生产时间最长26个月,有效满足了低液面大斜度井、水平井的举升需求。

河南油田;稀油水平井;强启闭抽油泵

目前河南油田东部稀油水平井多采用斜井泵(适应井斜角在65°以内)举升[1], 春光油田水平井采用φ44、φ56管式泵举升(适应井斜角在45°以内)。在河南油田东部开井的34口稀油水平井日均产液15 t以下的油井有19口,其中有16口井日均产液在10 t以下;部分油井地层本身能量较弱,虽采取了压裂、酸化等技术措施,但是效果不明显;部分井动液面较低,需要加深泵挂;春光油田出砂、结蜡问题较严重,采油速度高,无能量补充情况下,动液面降低,也需要加深泵挂;加大下泵深度、沉没度,可从一定程度上增大产液量。为此,需要研制可适应井斜角较大的强闭抽油泵,并配套相应的杆管优化设计技术,满足水平井、大斜度井高效举升的要求。

1 结构及工作原理

1.1结构

稀油强启闭抽油泵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泵挂处大井斜角时,泵阀启闭及时,不产生径向漂移,不存在阀与阀座处液体漏失现象;②泵挂处井斜角较大时,柱塞与泵筒之间偏磨不严重,不会出现柱塞卡泵及柱塞与泵筒之间漏失现象;③在动液面较低、加深泵挂情况下,泵筒强度能够承受上部液柱压力,泵筒不变形;④具有一定防砂功能。

该泵是在过桥泵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主要由泵筒、两级强启闭游动阀、浮动柱塞、固定阀总成、上下接头等构成(图1)。泵筒采用过桥泵形式,以适应下深对泵筒强度要求。

图1 稀油强启闭抽油泵结构图

(1)柱塞采用强启闭多级浮动柱塞,各密封单元与阀杆及杆柱之间处于游离状态,杆柱的偏心力作用在扶正器上,由扶正器承受偏磨,可有效避免各密封单元的偏磨。

(2)游动阀采用强启闭结构,在拉杆拉力作用下,游动阀与游动阀座强制闭合与开启;同时柱塞上加有扶正结构,防止井斜角较大时柱塞与泵筒偏磨[2]。

(3) 固定阀串在扶正杆上,扶正杆的上下均有扶正环,使得扶正杆只能在轴线方向运行,间接对固定阀扶正,避免了固定阀的径向漂移;在固定阀罩上面加弹簧,下行程辅助固定阀下行[3-4]。

(4) 防砂卡机构在各密封单元上端出油孔处加工杯形刮砂角,可对进入的砂粒进行刮拭、冲刷,以减少砂卡[5]。

1.2工作原理

上冲程:抽油杆带动柱塞上行,出油阀在柱塞拉杆作用下,与浮动上柱塞的出油阀罩密封上行,井口排出液体;泵筒内空间变大,压力变小,在沉没度压力与泵筒内压力的压差作用下,固定阀开启,井筒内液体进入泵筒。

下冲程:柱塞下行,固定阀在液柱压力与复位弹簧作用下及时关闭,上部液柱压力作用在柱塞上(液压反馈力);出油阀与出油阀罩脱开,泵筒内体积减小,压力增大,上柱塞下部液体通过出油阀进入柱塞上部,液体排出。有相当于冲程长度的一段光杆进入油管,所以将排挤出相当于这段光杆体积的液体。

井斜角较大甚至在水平段时,固定阀串在扶正杆上,在上下扶正环的扶正限位作用下,只能沿着泵筒轴线上下运动,不会出现径向漂移,造成密封不严。

2 技术特点

(1)游动阀强启强闭。游动阀为强制启闭结构,两级游动阀串在拉杆上,上行程,游动阀被上提,强制关闭;下行程,杆柱下行,游动阀强制开启。不需要液体压力,适应最大井斜角90°。

(2)固定阀扶正效果好。固定阀罩串在杆上,扶正杆上下均有扶正环,保证扶正杆和固定阀沿泵筒轴线运行有效,防止阀球漂移;同时,复位弹簧可以起到一定的扶正及强制回位作用。

(3)防偏磨效果好。该泵柱塞为两级浮动柱塞,柱塞与泵筒始终同轴,拉杆上有扶正块,保证拉杆居中,有效防止井斜较大时柱塞与泵筒之间的偏磨。

(4)该泵具有φ56 mm,φ44 mm,φ38 mm等不同泵径系列,可以适应不同排量要求。

3 现场应用

该泵目前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15口井,井斜角最大81°,因地质原因需补孔的油井除外,正常生产井生产时间均在1年以上,生产时间最长26个月。

泵效方面,由于大部分试验井供液能力较弱,动液面低,泵的沉没度仅有几十米,泵效较低(9%~31%)。以赵安平7井为例。该井2012年4月下入φ57 mm稀油水平泵,泵挂斜深1 240.31 m,垂深1 062 m,井斜角76°,4月16日开抽,截至目前已累计生产2年多。该井动液面1 160~1 240 m,由于沉没度较低,泵效12%左右,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赵安平7井生产数据

在动液面高、供液充足时,泵效40%~60%,以南79-平5井为例。该井为2013年新投水平井,5月份下入φ57 mm稀油水平泵,泵挂斜深1 708.13 m,垂深1 633 m,井斜角74°。2013年5月11日开抽,冲程3.6 m,冲次由4次调高至6次。截至2013年5月10日累计生产1年,泵效40%~60%,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南79-平5井生产数据

4 结论及认识

(1)稀油强启闭抽油泵游动阀强启强闭,固定阀扶正效果好,可在井斜角90°以内任意稳斜段稳定工作。

(2)稀油强启闭抽油泵防偏磨效果好。柱塞为两级浮动柱塞,柱塞与泵筒始终同轴,拉杆上有扶正块,保证拉杆居中,有效地防止了井斜角较大时柱塞与泵筒之间的偏磨。

(3)该泵在河南油田现场试验15口井,较好地满足了动液面较低的水平井、大斜度井举升要求,尤其在井斜角超过65°、动液面低、斜井泵无法工作时,可通过使用该泵,持续提高油井产量。

[1]阎洪彬,刘景三,刘峰,等.在井斜60°以上井段实现有杆泵抽油[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3):41-45.

[2]张延水,宋念友.抽油泵游动阀改进设计[J].石油矿场机械,2009,38(10):57-59.

[3]焦丽颖,王洪宝,田荣恩,等.采用半球形柱塞阀的新型斜井抽油泵[J].石油机械,31(6):35-36.

[4]李巍,曹刚.弹簧复位阀罩导向抽油泵泵阀的设计研究[J].石油机械,2004,32(5):45-46.

[5]李小龙,陈松岳,高军,等.长柱塞防砂卡抽油泵矿场应用效果及评价[J].石油机械,1990,27(5):36-38.

编辑:刘洪树

1673-8217(2016)04-0134-02

2016-03-20

乔荣娜,工程师,1979年生,2003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现从事采油工程研究工作。

TE355.52

A

猜你喜欢

稀油抽油泵斜角
基于工具造斜率和井斜角的井眼轨迹设计
中国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原油密闭处理工艺技术分析及研究
春光油田井筒掺稀降黏稠稀油动态混合流动特征研究
三种防气抽油泵适应性模拟评价
分流式掺稀混配器的研制及性能试验
西北油田首座“注气+掺稀”先导工程投产成功
油田井下作业中抽油泵的打捞技术应用研究
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在向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