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艺专业化教育结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8-23崔凯

曲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曲艺艺术专业

崔凯

中国曲协全力推进曲艺学学科建设,切实促进了全国曲艺学术研究和曲艺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曾经让老一辈曲艺家抱憾终生的曲艺专业化教育问题,终于展现出一丝曙光,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说唱艺术将要在更高层次上更好地发展似乎成为一种可能。

2014年,中国曲协与辽宁科技大学达成共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决定联手编撰一套曲艺高等教育教材。我在第一时间联系上薛宝琨先生,除了向他通报情况,同时还渗透了董耀鹏书记希望薛先生能够参加指导这套教材的编写,并主笔完成《中国曲艺艺术概论》的编撰工作。电话里我听到薛先生发出了一声叹息,然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终于有人要抓这件关乎曲艺前途 命运的大事了。”

薛先生爽快地答应了支持曲艺教材的编写工作。不久,薛先生抱病参加了中国曲协在北京召开的曲艺高等教材编写工作座谈会,并带来了他亲自完成的《中国曲艺艺术概论》撰写提纲。令人遗憾的是,薛宝琨先生没有等到这套教材的最后定稿便不幸辞世了!在我们十分痛惜的同时,也深深感到“压力山大”和时不我待。

因为种种原因,中国曲艺教育没有搭上改革开放的快车,没有实现正规化、系统化、专业化的艺术教育,这种错失良机给曲艺艺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后果:全国曲艺战线高素质人才短缺,队伍逐渐老化,艺术原创力不足,艺术影响力不断衰减,面对多媒体传播和市场“愚乐化”“低俗化”泛滥的双重挑战,正统曲艺应对乏力,主流曲艺阵地大有收缩之势,发展现状堪忧。

好在中国曲协分党组和主席团知难而上、协力同心、亡羊补牢。目前,推进曲艺学学科建设正在路上,曲艺学术科研工作正在加强,曲艺高等教育教材编撰工作初见成效,曲艺艺术教育队伍正在集结,曲艺要迈进艺术学学科领域和实现正规化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文化等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真正实现曲艺几代人的共同心愿——培养曲艺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人才还没有时间表,但路线图已经清晰可见了。

十几年来,曲艺界的部分有识之士与有关高校合作,探索突破曲艺实现高等教育的路径,取得很多宝贵经验,也遇到了许多实际困难,许多带有共性的问题正是我们实现曲艺高等教育的短板,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对待。

一是专业教育师资不足问题。

目前,已经在部分高等院校开办的所谓曲艺表演专业,实际上都是在综合性大学或专业艺术学院里挂靠在表演专业名下的(曲艺表演培养方向)性质,还不算名正言顺的艺术类专业。按照教育系统的有关规定,新开办的专业,必须按照学生比例配备专业教师。而这些院校里基本没有胜任曲艺教学的专业老师,各地曲艺界能够担任大学老师的人才又寥寥无几,一些正当红、有“钱图”的曲艺名家,不愿到大学去当教书匠;有些演出不多,愿意去当老师的,往往因为缺少学历、学位,又迈不进大学的高门槛。所以,开办了本科曲艺表演专业的学校(学院),基本靠外聘人员进行专业教学。曲艺的专业性很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专业教学的。有的学校,也尝试过动员与曲艺相近的专业老师,如戏曲、戏剧、音乐等老师去教曲艺表演,这等于让西医去教中医怎么看病,风马牛不相及,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因此,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我们推进高等曲艺教育的一块绝对短板。

二是学苗先天不足问题。

我们知道,艺术教育系统里的音乐、美术、戏剧、戏曲、舞蹈等专业,大多设有附中、附小或以团带校等培养后续人才的模式。因此,这些艺术门类的高等教育等于水到渠成。曲艺基础教育薄弱,中等专业教育属于凤毛麟角,民间小班儿只能培养“小老艺人”,高考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几乎把所有具有培养价值和具有曲艺表演天赋的孩子关在了门外。能够招录进大学本科的学苗,绝大部分是普通高中生。其中有少数学生算热爱曲艺的,大部分是为了混本科文凭,按照父母的安排考进来的。因为没有曲艺表演基础,只能从零开始,本科曲艺专业的学生,上的却是最基础的,少儿培训班里的基本功训练课,专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便是我们创办曲艺高等教育的先天不足。

三是专业课程设计不规范不系统问题。

由于曲艺专业师资力量不足,造成目前已经开办本科曲艺表演方向的几个院校,教学课程设计极不规范,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外聘来讲专业课的老师,基本上是以教“段子”为主,有的老师上课连教案也没有,随心所欲,自己会什么就教什么。从“大一”到“大四”,不同的授课老师各自为战,互不通气,给学生传授的知识没有系统性,甚至杂乱无章。高等曲艺专业教学不能改变“口传心授”式的老办法,课程设计得不规范、不系统、不科学,就达不到本科艺术教育的基本水准。

四是专业教学成果评估不达标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组织专家,对各个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开展例行评估。评估是按照格式化的项目模块逐一考查,曲艺表演专业每逢评估都会遭遇交不上答卷的尴尬。诸如教学科研成果、完成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情况、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以及学生在专业比赛中的获奖情况等硬指标,经常不达标、吃黄牌。而其他艺术门类的高等教育都比较规范、相对成熟,达成考评指标不成问题,而曲艺高等教育刚刚起步,真正达标困难重重。可从事曲艺教学的老师们确实很难拿到与曲艺有关的科研课题,也找不到能够发表有关曲艺学术论文的核心期刊,曲艺专业的大学生参加比赛和获奖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曲艺表演专业应对教学成果评估也就成了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五是培养方向单一化问题。

目前已经开办的曲艺表演培养方向专业,基本上是以相声表演为主,兼或开设快板、评书课程,以二人转表演为主课的只有辽宁大学艺术学院一家,诸多曲艺表现形式都没有迈进大学校门。教学的单一化,势必造成学生接受的知识点、知识面和知识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假如我们培养的曲艺表演人才,实际能力还不如民间艺人带出来的徒弟,当然有人会质疑:说相声、唱二人转需要到大学培养吗?因此,把曲艺表演专业简化成相声或二人转表演专业,显然不合适,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曲艺人才。

上述问题,是我在接触和参与辽宁科技大学及辽宁大学属下的两个艺术学院曲艺教学中感受到的几个实际问题,各地教育单位在探索开展曲艺高等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可能会更多、更复杂。

我们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当然是要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曲艺实现正规化高等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医看病讲究辨症思治、对症下药。我们要解决曲艺专业化教育的结构断层问题,也要标本兼治,搭建起一个科学化、系列化的教育链条。

一要加强少儿曲艺教育。

曲艺艺术的人才培养与戏曲有相似之处,从小坐科至关重要。新世纪以来,中国曲协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对促进少年儿童接受曲艺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各地的少儿曲艺表演培训十分活跃。但大多数少儿曲艺表演培训都是民间自发行为,有些还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行为,教材、师资和培训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将少儿曲艺教育纳入到正规的义务教育之中,是保证少儿曲艺教育正规化的关键。据说,戏剧战线已经在组织力量编写中小学戏剧教育教材,并在积极争取国家教育和文化主管部门作出规定,把戏剧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规定性内容中去。曲艺进校园,也不能总处于“因私入境”状态,要争取官方支持才是正道。把曲艺艺术正式纳入少儿美育教育范畴,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辽宁省已经有两个行政区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一个是由中国曲协命名的曲艺之乡——大连西岗区,另一个是中国曲协命名的少儿曲艺教育基地——鞍山铁东区,他们由政府主导,在中小学开展曲艺艺术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曲艺界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代表和委员,应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建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将曲艺教育纳入到小学生美育和素质教育范畴,用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抵抗外来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中国曲协和各地方曲协也应努力,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把曲艺教育普及到少年儿童中去。如果能够实现曲艺教育进校园,再与民间少儿曲艺表演培训相结合,曲艺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基础起步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二要拓展曲艺中等专业教育渠道。曲艺中等专业教育是曲艺进入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目前,曲艺教育链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就是中等专业偏少,全国只有两个曲艺中等专业学校远远不够,难以保证向高等院校输送足够的曲艺学苗。如果创办曲艺中等专业学校目前尚有困难,可以借鉴沈阳曲艺团和沈阳艺术学校联合创建曲艺中等教育专业的经验,“借腹生子”同样可以起到培养合格的曲艺后续人才的作用。全国艺术中专数量颇多,舞蹈、器乐、声乐等专业学生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开拓曲艺教育专业,也是这些艺术中等专业学校继续发展的新途径。开设曲艺中等专业教育的学校,还应该高度重视文化课,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最少要达到普通高中生的程度。

三要促进高等职业学院开设曲艺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提倡和支持的新型教育模式。促进和支持部分高等职业学院开设曲艺职业教育专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曲艺从业者进入高职学院学习深造,不但对全面提升全国曲艺行业的专业水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对曲艺专业本科教育提供重要的支持。

四要推进曲艺本科教育的发展。

虽然实现曲艺本科学历教育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是,我们白手起家、从无到有,能够争取到教育部的支持和认可,可以在部分大学招收曲艺专业本科生,就已经是中国曲艺教育的历史性突破。如果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创建专业化较强的曲艺学院,也要在具备一定条件的综合类大学里开设曲艺专业,最好能够突破曲艺高等教育单一化弊端,在一些艺术学院同时开设曲艺表演、曲艺创作、曲艺音乐和曲艺教育专业,相对综合性的曲艺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曲艺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要借助通识教育的有利条件,推广优秀曲艺作品欣赏课。

高等院校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为曲艺艺术进校园推开了一扇方便之门。曲艺艺术或曲艺优秀作品欣赏选修课,很受大学生的欢迎。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在许多院校里缺少能讲曲艺课的教师,也没有适合作为这方面选修课的教材。中国曲协应该组织力量,编写一部适合对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使用的教材,或者面向高校,举办曲艺素质教育师资业务培训班,培养部分大学教师,促进更多的高校开设曲艺艺术欣赏课。

六要努力争取在有条件的大学里设立曲艺研究生学位点。

曲艺教育链条的最高端,是培养出一批具有研究生学历和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必要的努力。从目前艺术教育发展情况看,在已经成功申报一级艺术学科的艺术院校里,开设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不成问题,在少数重点艺术院校和国家级艺术科研单位培养博士研究生也有可能。难点在于具有带研究生资格的导师奇缺,我们曲艺界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可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但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在岗教授承担培养责任,方可获批学位授予点。为了争取破解曲艺类研究生培养的难题,曲艺界应主动进取,动员部分优秀曲艺家(在本人所在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兼任大学教授,与高校在岗教授联手培养曲艺类研究生,只要成功“破土”,种子不是问题。当我们的曲艺队伍中也拥有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曲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便都可以迈入正道,阔步前行!

关联曲艺系统化教育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促进曲艺大发展大繁荣。发展曲艺教育、培养曲艺人才,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曲艺事业。如果我们的民族说唱艺术经不住外来文化和市场资本的双重碾压,不断退却和萎缩,我们用心良苦地推进曲艺教育还有什么必要?即便培养出众多优秀的曲艺人才也没有用武之地。这并非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当前我们面对的全国曲种不断消亡,曲艺观众逐渐离去的发展困境,早已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如何挽救颓势的问题了。有一个现实,我们必须正视,在目前复杂多变的文化生态中,任何民族艺术如果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自生自灭。我们知道,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7月下发了《关于支持戏曲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文件,国家艺术基金和文化艺术经费开始向戏曲创作倾斜,全国各地戏曲艺术获得了新的生机,戏曲院团重整旗鼓、集结队伍,一大批新剧目应运而生。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社会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曲艺艺术,应该得到和戏曲艺术同等的“国民待遇”。曲艺发展现状为什么没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也许是我们曲艺界缺少“呈上奏折”,或许在决策层参与顶层设计大员们的视野中,将那些利欲熏心、唯利是图,把曲艺当成“摇钱树”“摇头丸”,靠庸俗“愚乐”发家致富的个别现象错当成主流,认为曲艺能赚大钱,用不着政策扶持,于是,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能不能改变国家级的“五个一”工程奖没有曲艺、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奖没有曲艺、国家重点扶持的文艺院团没有曲艺、政策支持还没有曲艺的状况,是关乎社会主义曲艺事业生死存亡之大计,单靠送欢笑到基层和宣传道德模范事迹等活动,难以全面振兴曲艺事业和繁荣曲艺创作。缺少发展前景的艺术不会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吸引力,后继乏人的问题也一定会越来越严重。

完善曲艺专业教育结构是一个复杂工程,只有教育界和曲艺界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才有可能逐渐补齐短板,达到系统化、科学化培养优秀曲艺人才的理想境地。

猜你喜欢

曲艺艺术专业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曲艺泉城》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纸的艺术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