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魅力

2016-08-23杨跃朝

考试周刊 2016年5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

杨跃朝

摘 要: 一堂出彩的数学课,不是看老师对问题分析、分解有多细腻、有多独到,也不看老师讲解多么流利,有多激情;而是看老师是否能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老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真正让学生用眼观察,用脑认真思考,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宰,有效实现数学课堂目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问题情境 激趣提效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如果能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精心设置教学情境,设计讨论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诱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设置问题情境,就是为了把呆板的一言堂变成多人言,让课堂走向开放,让学生在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开发智力,发挥想象力,发掘内在的潜力,培养自主研讨和合作探究能力。在问题讨论过程中,还要“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既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要发挥老师的启发、点拨、评价、归纳的主导作用,问题情境中老师还要采用抛砖引玉等办法,诱使学生迅速进入讨论课题的角色,使整个数学课堂充满魅力,活力四射。下面我就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实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和谐、开放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由于学生的基础普遍较薄弱,还有课堂上老师威严的冷面孔,再加之老师不分析学情,一味灌输式“金科玉律”的讲授,缺少艺术性、趣味性,从而使原本单调、冰冷的数学定理、概念、公式和数学符号让学生品尝起来味如嚼蜡,同时由于不了解学生基础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法,题目略为深了一点,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便感到一片迷茫,因此也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渐的,数学就成为他们无法逾越的“天书”,自然老师的“苦口婆心”也就成为他们的催眠曲了,从而使数学课堂由于缺乏活力而成为一潭死水,毫无活力。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得到了转变,教学模式得到了更新。数学老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绝对权威的架子,实现师生的角色转换,不再把数学问题的分析、解答过程,以及答案向学生全盘托出;而是上课时面带微笑,俯下身子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温馨的感觉,“亲其师,信其道”,又在组织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特别对一些问题的设置,老师要发挥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自主合作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对问题分析的机会和时间,在老师的启发下,让每个小组的代表自己说出对问题的思考、解析的思路,这样既调动了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又能找到解题快乐感,同时老师教得轻松,其结果却事半功倍,这就体现了数学课技巧性、艺术性、趣味性、效率性等特点。

二、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数学教学侧重思维逻辑性,如果老师能在解题方式上巧妙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风趣性,哲理性的问题情境,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宋代张子厚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则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数学迷宫中有许许多多的疑问,那么如何设疑最科学、最巧妙、最有效?答案是必须联系生活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问题,为解决问题寻找突破口,探索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2.“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如果能结合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往往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我在高中数学演绎推理这个单元,首先我要求学生阅读《海王星的发现和探索性演绎法》一文,对学生学习演绎推理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使学生了解在演绎推理中,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只要前提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也一定是正确的,因而演绎推理是严格证明的工具。

三、创设数字式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讲幂的运算之前,先讲芝麻与太阳的质量:一粒芝麻的质量不到一克,它与太阳的质量简直是不能相比的。但是,如果把芝麻作为第一代播种下去,收获的芝麻作为第二代再播种下去……如果种下的芝麻全部能生长,发芽,这样一来到第十三代,芝麻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5倍。这是一个惊人的增长,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就顺势导入幂的运算。此时学生信心倍增,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四、采用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成就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平时课堂设计问题要依据大纲,依据学情,采取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起到抓两头,促中间,对导学案、检测案的编写,教法、学法的设置都要有一二三。例如,我在设计复数这个章节的检测案时,从题型设计到深浅设置都是经过精心的研究才定稿的,既要使优等生感觉值得做,又要使学困生能做,同时使中等生会做。设置题目都有一定的层次感,使优等生因做出压阵题而有成功感,使中等生能解中等题而有欣慰感,使学困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做出一些基础题,更有信心。每个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老师都要适当地表扬、鼓励,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学习数学的快感,从而更热爱数学,充满热情,有信心学好数学。

总之,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热情,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因材施教的教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意志,让学生体会学好数学的成就感,这样学生才能把数学课堂当成乐园。

参考文献:

[1]徐中荣.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生数理化,2015(12).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数学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