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8-23孙茂磊

考试周刊 2016年5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孙茂磊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十分普遍,同时是极其重要的。探究性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敏锐的思维力,并在文学方面深入培养学生。本文结合课文实例从探究性教学概念、模式及教学实效等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探究性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运用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十分普遍而重要的。初中学生刚从小学毕业,有一定的能力和语文素养,并且拥有比较简单的探究能力,同时,初中生的年龄一般为13~15岁,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喜欢表达,充满好奇,善于思考,传统“教—接”的教学模式显然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教师急需一种启发式、探究式的发散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思考、研究和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笔者将深入分析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根本含义,为教师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提供一定帮助。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含义

探究性教学模式与启发性教学模式存在很大联系,相比而言,探究性教学模式更适合初中语文教学。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一个知识点或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合作交流中分享成果、思想碰撞的过程[1]。其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提倡自己思考问题,对探究这个问题或知识点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障碍,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解决,并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完成,最终实现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工具性目标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的人文性目标。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我国现今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完成形式而只做形式,调查显示,这一部分教师的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出于无奈,由于无法真正把探究性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合作”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不了解探究性教学的最根本含义,导致过分追求形式,淡化知识。根据笔者研究,探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包括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必须注意的要点,详细如下。

(一)创设学习情境,启发思考。

教师教授知识时都有一定的导入内容,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时同样如此,创设学习情境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教师确定了一个探究点或一个知识点时,开展探究前必须做大量启发铺垫,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提出若干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想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这样才能在教师提出最终探究点时,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专心探究问题,达到预期效果。

如《女娲造人》中,以“同学们,知道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导入课文,学生会答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再接着问:“为什么,有什么依据呢?”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一步步打开,比较活跃,同时对探究问题的答案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探究环节做了充分铺垫。

(二)自主(或小组)探究。

这是整个探究性教学的中心部分,是实现探究性教学目标最关键的部分[2]。有了上一个环节的充分铺垫后,学生对探究点已经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与观点,这个时候,教师采取小组合作交流形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和其他同学的思想做交流分享,并碰撞、借鉴和达成较全面一致的结果。应当注意的是,这个环节中看似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学生活动,其实,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的引导地位十分重要,面对学生各样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多元理解,教师要及时做出引导,让学生探究的点都是有意义的,同时,对处于思维瓶颈的学生及时点拨,这样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了解后提一个问题:“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想办法救出自己吗?”然后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小组内思考交流5分钟,然后全班交流、讨论。用这样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分析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形象。最后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船舶出现事故遇险要定下船长最后一个下船的“行规”。并结合泰坦尼克号的悲壮故事,让学生多角度、多视角展开论述。这样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什么是责任有了进一步认识。

(三)交流分享。

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和空间以后,就是学生交流分享环节了,可以说这是学生探究思考和在小组中交流分享的最直接动力,教师在这个环节中除了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个希望发言的学生都有机会外,更应该注意对学生发表的观点做一定的信息处理,既鼓励多元理解,多种观点,又注意多元有界,不可盲目同意和肯定学生的观点,注意主体思想与辅助思想的关系,这是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方面。当然,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较高要求,但都基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为此,教师上课之前除了对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外,更要钻研教材,深入教材,理解分析教材,面对学生一些出乎预料的回答才能处理得当。

关于分享的探究性做法,各老师都有自己的看家法宝。我在语文课上的分享坚持了很久。根据语文教研员的推荐,我校开展每周一次阅读课。根据所学主题板块,每周阅读课前都有同学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或人生,或理想,或哲思,或小品,畅所欲言,每一个循环下来,学生的文学素养大大提高。

(四)评价总结。

探究性教学的最终成果除了在交流分享环节中体现,更具升华性的效果是在最后的评价总结环节,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己评价总结的方式,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总结,具体应该选择哪一个应当由探究的知识点分辨[3]。这个环节是许多教师容易忽略的,其实纵观探究性教学的整个流程,这个环节起到拍案定点的作用,好像一句写得十分优美的话,因为没有句号而变得毫无意义。将学生这一次探究过程中的优点、缺点、知识、语言表达等都纳入评价范围,多角度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全方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对探究出的知识进行整体总结,加深学生印象,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知识目标。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探究性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激励学生主动学,让学生充分表达对知识点的理解,鼓励学生理解多元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把握整个探究思维中的正确主导方向,以实现“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基本点,最终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曼.浅谈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中,2011(11).

[2]周跃进.谈“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4):50-50.

[3]李云飞.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教学,2013(12):32-3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