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填土的软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2016-08-23吴昌旺

地球 2016年7期
关键词:动力厚度土地

■吴昌旺

(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广东广州510510)

基于素填土的软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吴昌旺

(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广东广州510510)

本文结合了某高新区的软地基强夯施工处理,着重介绍了基于素填土软土地基强夯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工程实践检测证明,强夯施工在处理厚素填土软地基中具有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施工质量有保证等优点,该方法具有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素填土 软土地基 强夯施工技术

1 引言

素填土指将原有的自然土回填,含有少量或不含有原土中间的石块、树根、胶泥等素土。素填土在堆填过程中,一般密实度、均匀性较差[1~2],湿陷性、低强度和高压缩性[3]。此类软土地基工程地质性质较差,需要进行预处理才能作为建构物的基础持力层。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着重对素填土软土地基的强夯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研究。

2 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某市高新工业区,拟建2栋4层高建筑物,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根据勘探资料,场地土层主要为素填土、冲积粉质黏土、中粗砂、砾砂等,其中素填土平均厚度为8.44m,素填土主要为粉质黏土堆填而成,间含碎石,堆填时间为1~3年,随机倒放,均匀性差,欠压实,压缩性、湿陷性均较大。粉质黏土层平均厚度为4.38m,湿,可塑状,组成物主要为粉、黏粒,土体黏性较好。中粗砂平均厚度为2.71m,饱和,稍密状,颗粒级配一般,局部含较多砾砂。砾砂平均厚度为2.84m,饱和,稍密状。本场地的地下水位埋深3.30~3.70m,水量较中等。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填土厚度较大,拟建建筑物上部荷载不大,故场地采用强夯改良地基方案,作筏板基础,夯击能量及夯击点布设根据上部荷载进行专项设计。

3 强夯施工参数

强夯施工点夯夯击能量采用3500-4000(KN?M);点夯间距,夯锤底面直径为2.2m,正方形布置夯点,跳跃式布作业点,夯击间距为3.5M*3.5M;点夯击数为6-8击,第一遍点夯完成后回填强风化砂岩土料至原标高;点夯结束后,待超静孔隙水压力水散后,方可进行下一遍点夯,视地基土情况,间隔时间控制在5-7天为宜;平整场地后应中间略高以利地基处理过程中水的外排,区与区间设一排水沟,在排水沟两端设集水井,施工过程中视情况抽水外排;点夯收锤标准:一般情况下要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8cm,对于含水量大的地基土,原则上要多遍少击,使底下地基土在夯击能作用下能继续密实,不致整体破坏而在夯坑附近隆起;第一、二遍点夯完成后,推平场地,进行最后一遍满夯,夯击能量1200(KN·M),锤印搭接30CM,夯击数1-2击;强夯施工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地基检测;点夯能量、击数及收锤标准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执行;有规律、按顺序进行夯击,并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避免漏夯、偏差过大与夯击间距时间过短等问题的出现;进行夯中、夯后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强夯加固的有效影响深度可根据垂重和落距大小按下式确定:

式中:Z为有效深度(m);M为锤重(KN);h为落距(m);α为小于1的经验系数,该工程取0.3~0.35。

经计算,强夯加固的有效深度约为6.0m。

4 强夯施工后地基土检测

强夯施工完成后,按照规范采用超重型动力触探(DPT)及标准贯入试验(SPT)对该项目场地地基土进行检测。场地共设3个检测点。其中DK1和DK2为超重型动力触探,SDK3上部超重型动力触探,下部标贯试验。

按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统计成果,素填土的标贯标准击数为4.2击,经过强夯施工后检测为7.3击,提高了73.8%;夯实后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检测结果如下表:

表1 强夯素填土地基的标贯及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综合评价表

设计强夯素填土地基的承载力fak为180kPa。分析强夯后的填土超重型动力触探曲线图,可将其大致划分为0~3m、3~6m和6m以下三个影响深度段,此三段存在三个较明显的击数突变台阶,平均本场地填土强夯影响深度为6m,其中0-3m段效果明显。与设计预期要求大体吻合,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5 结论

工程实践表明,经过强夯,素填土得到了有效的击实,经过标准贯入试验的检测,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提高了73.8%,经过超重力动力触探检验,承载力0~6m内达到了200KPa以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试验结果表明,该项目的强夯施工是经济、合理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强夯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施工环节、相关技术标准等,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及技术规范。素填土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强夯施工应结合具体工程及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夯击遍数、夯击能、夯沉量等控制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合理制定施工工序,采取信息化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施工方案并使施工方案得到实施。

[1]常士骠、张苏民等。工程地质手册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林在贯、高大钊等。岩土工程手册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袁飞、杨中宝、尹丽萍等。素填土的湿陷性工程勘察方法研究 [J],西部探矿工程,2008.

P624[文献码]B

1000-405X(2016)-7-446-1

猜你喜欢

动力厚度土地
大厚度填土场地勘察方法探讨
我爱这土地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诗要有温度,有厚度
深耕,才会有报道的温度和厚度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现代热连轧带钢的厚度控制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