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菁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

2016-08-22孙晓洁新疆地质矿局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地球 2016年4期
关键词:铜镍布拉克硫化物

■孙晓洁(新疆地质矿局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菁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

■孙晓洁
(新疆地质矿局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本文详细探究菁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石中矿物组成和矿石组构特征,分析了硫化物矿物的元素组成,利用金属硫化物温度计,计算出矿床产出时的平均温度,从而推测矿床成因。

铜镍矿矿 物组构 矿物温度计 矿床成因

1 引言

新疆菁布拉克矿区位于西天山山脉哈尔雷克山北坡,该矿位于伊犁微板块南部边缘隆起活动带内。在前人成果上,探究该矿矿石中矿物组成和矿石组构特征,分析了硫化物矿物的元素组成,利用金属硫化物温度计,计算出矿床产出平均温度为489℃,为矿床成因提供参考资料。

2 矿床的形成环境和矿床地质

新疆菁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床处于那拉提早古生代岛弧带中。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主要分为火山岩和侵入岩,火山岩变质程度较深,基性—超基性岩体形成较早,规模较大且分异较完全。区域一带变质作用较强烈,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等类型。

3 矿石中的矿物成分及矿石结构构造

3.1矿石及矿物成分

本次研究标本都来自矿体第Ⅲ岩相带,以(橄榄)辉长岩为主,局部为辉石岩,可见少量镍黄铁矿、磁黄铁矿和孔雀石。矿石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微量紫硫镍铁矿等,其中磁黄铁矿分布普遍。脉石矿物主要有辉石、斜长石、角闪石等,少量橄榄石、次闪石、蛇纹石及绢云母、绿泥石等。

3.1.1磁黄铁矿

区内分布最广泛的金属硫化物。暗铜黄色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分布于脉石矿物颗粒间,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 0.01—0.8mm,含量一般1—10×10~2%,个别达30×10~2%;常呈团块状或成星点状分布,与磁黄铁矿,黄铜成镶嵌状共生。

3.1.2镍黄铁矿

区内分布较广泛的金属硫化物。古铜色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分布于脉石矿物颗粒间,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0.1—0.3mm,含量一般1—3×10~2%;与磁黄铁矿、黄铜矿紧密共生,常分布于磁黄铁矿的边缘,未见交代现象。

3.2矿石结构构造

3.2.1矿石结构

手标本为全晶质中粒结构,显微镜下为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次为交代结构、压碎结构。海绵陨铁结构为金属硫化物局部富集形成海绵状。交代结构和压碎结构仅局部发育,与后期构造作用有关。

3.2.2矿石构造

手标本为全晶质中粒结构,显微镜下为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与成因密切相关。岩浆熔离型主要为浸染状构造,贯入型主要呈块状构造。前者是矿区最常见的构造类型,由颗粒细小的金属硫化物集合体呈不规则状分布于脉石矿物中形成,以稀疏—中等浸染状为主,稠密浸染状多呈海绵陨铁结构;局部呈细脉状,与浸染状矿石界限清晰。矿石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金属硫化物组合特征显示矿质形成于较高温阶段。表明,矿石矿物的形成与岩浆熔离作用有关。

3.3矿物组合关系

研究表明,矿物共生组合可以用矿物生成的同时性的矿石结构、构造来表征(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实际意义,1975)。在共生组合的矿物之间,不可能存在溶蚀的连生界线。在熔浆或溶液结晶过程中产生的粒状结构,可以证明矿石中存在矿物共生组合。例如他形~半自形结构,证明黄铜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是同时生成的,手标本中见有呈细脉状沿岩石裂隙分布的现象,表明成岩后期仍有含矿热液活动。

3.4电子探针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成分分析(表1),可看出5个样品中都含一定量的Co、Ni,含Ni 0.05%~0.46%,含Co0.06%~0.09%,。与国内同类矿床的磁黄铁矿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均属于非计量化学配比组成(Fe1~xS)。

表1 矿物成分及结晶化学式

4 共生硫化物中镍元素含量和地质温度计

前人研究表明,矿物、岩石中微量元素的种类、丰度、分配和比值等,与矿物、岩石的形成温度之间有简单的热力学关系,与其它成岩成矿的环境变量有密切相关性,从而可能作为地质温度计。元素在共存相的分配系数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分析该矿石中共生硫化物矿物间元素分配情况,发现采用微量元素Ni2+在共生硫化物矿物中分配状况作为温度计使用。

Ni2+主要分配在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中。根据探针数据分析,运用计算公式:lgK=2808/T~3.69计算出该矿床形成的大致温度,其中K的计算公式为KNiPo~Py=(NiPo/NiPy)′0.75(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1986)。可知,该矿床形成的温度大致为434℃~511℃,平均温度为489℃。磁黄铁矿化和镍黄铁矿化学式说明,深部的矿石铁含量要高于表层的矿石的铁含量。即深部矿石密度大于浅部,这为矿床深部岩浆融离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 结论

(1)矿石具有明显的半自形粒状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浸染状构造,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很好的证明了此矿床的成因为岩浆熔离矿床。

(2)金属硫化物组合特征显示矿质形成于较高温阶段。当岩浆温度下降,或者岩浆上升的时候,其内压力降低,使得硫化物达到饱和,从硅酸盐熔浆中熔离出来。该矿床形成的温度为434℃~511℃,相比于同成因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温度低。

(3)新疆菁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床属岩浆熔离—贯入型铜镍矿床。

[1]王旭东,菁布拉克岩带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质特征及含矿性,新疆矿产地质,1990,1(2).

[2]郭宏,2006,新疆东天山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新疆地质,第24卷,第2期.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4~112~2

孙晓洁(1988~),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专业,本科。

猜你喜欢

铜镍布拉克硫化物
江布拉克雪中郁金香
GPS-RTK在夏日哈木铜镍矿区勘探线测量中的应用
美国北梅特铜镍铂矿床开发环评工作及启示
国王专权背后的“布拉克顿难题”——1688年“七主教案”评析
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自然氧化行为研究
西昆仑奥东布拉克地区火山岩成因探讨
连续流动法测定沉积物中的酸挥发性硫化物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新疆兴地Ⅱ号含铜镍杂岩体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物探方法在喀拉通克铜镍矿外围G21异常区的找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