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钼多金属矿区外围找矿前景初探

2016-08-22张敏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广东惠州516001

地球 2016年4期
关键词:北东金属矿矿化

■张敏(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广东惠州516001)

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钼多金属矿区外围找矿前景初探

■张敏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广东惠州516001)

本文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结合了区域内矿点分布特征,进一步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从而对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铷钼多金属矿区外围的找矿前景提出了一些想法,初步认为矿区外围与文福镇钼多金属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相近,具有构造条件较好,岩浆热液活动强烈,围岩蚀变发育等特点,其成矿条件相当有利。在矿区外围寻找热液型的多金属矿床具有较大的潜力。特别是在高南畲至上村子一带为两岩体所夹持,是成矿最有利地段,找矿前景较好。今后在该区域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有望在该带找到等热液型或斑岩型的钨钼、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规律 找矿前景 广东蕉岭

1 引言

20世纪70~80年代,前人在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钼多金属矿区开展过区调以及个别矿点的初步普查工作。2011年至今,我队在该区开展钼矿详查评价,进行较为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本文从分析区域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对已知的钼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结合区域矿点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为矿区外围地质找矿提供依据和为今后找矿提供方向。

2 区域地质背景

2.1地层

区域内出露主要地层由老到新:上震旦统楼子坝组(Z2lz)和丁屋岭组(Z2dw)、中~下泥盆统桂头群(D1~2g)和中~上泥盆统春湾组(D1~2ch)。其中震旦系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地层,该层构成区域基底,也是成矿围岩,该层褶皱强烈,为主要的赋矿层位。上震旦统楼子坝组(Z2lz)地层出露于区域的中部,为一套浅海相浅变质岩系,厚度巨大,岩性单一,纵向、横向均变化不大,底部以含泥质高且夹有钙质岩层为特征。该地层沉积韵律比较发育,一般由砂岩、粉砂岩、板岩组成由粗~~~细的小旋回。受多次变质作用,上震旦统楼子坝组地层岩石多具角岩化或形成角岩。该地层总体产状较稳定,走向北西320~350°之间,局部偏北,倾向南西,倾角多大于60°。由于受多期构造变动影响,本层岩石中网状裂隙发育,再加之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为热液迁移,矿液的结晶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于贵人峰一带已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钼矿床,其它地带矿点分布也较为密集(见图1)。

2.2构造

工作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北东~南西向永梅~惠阳拗陷(Ⅲ6)之永梅凹褶断束(Ⅳ8),处于北东向武夷断裂成矿带之南西部,梅县~蕉岭小型山字型构造脊柱~北北东向蕉岭复式向斜东翼,南礤背斜的北西侧。

区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尤其是震旦系老地层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其褶皱和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褶皱构造主要由蕉岭复式向斜次一级的司马坪背斜组成,它为本区的基底褶皱。司马坪背斜位于区域的中部,长约8km,轴向北东20°左右,轴部由上震旦统楼子坝组地层组成,并有早侏罗世花岗岩小岩体侵入,两翼由上震旦统丁屋岭组地层组成,倾角40~60°左右。该背斜核部北端出现往北西扭转的现象。据目前资料表明,司马坪背斜的西侧与近东西向、北东向构造复合,同时伴有中~晚侏罗世、晚白晋世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的部位,是最有利的成矿地段。该背斜西侧大致分布有十多处钨、锡、钼、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点。矿(床)点大致呈北东20°方向分布形成矿化带。

区域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两组。北东向者以礤上断层为代表,近东西向者以白湖断层为代表。北东向礤上断层是区域内的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其与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复合处是成矿最有利部位。礤上断层它贯穿整个区域,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期,发育于燕山期,具多期次活动的特点。从宏观空间上看,由东向西迁移,由南向北延伸。加里东活动痕迹在小范围内已经难觅,而燕山期构造形迹明显。由南西向北东,它控制并切割了上村子岩体和皇佑笔岩体,向北东延伸到矿区以外更远范围,它控制了上震旦统(Z2),全长大于20km。它为压扭性正断层,倾向北西,倾角较陡,其产状300~310°∠75~80°。它控制了区域的成矿作用。

2.3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广泛发育,主要以中侏罗世~晚白垩世岩侵入岩体为主。其中晚侏罗世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J3γβ)为区域内最强烈的岩浆活动,主要有皇佑笔岩体和上村子岩体,它们分布于区域的中部,呈岩基、岩株或岩瘤产出,沿区域构造体系侵入,与区域内主要构造线一致。它是测区内最主要的成矿期,与形成钨、锡、钼、铅、锌、铜、铁及稀有金属矿产关系极为密切。其中,位于区域中部的皇佑笔岩体和上村子岩体与区内成矿直接有关。两岩体严格受北东向礤上断裂控制,大致沿北东30°狭长带状分布,呈岩基或岩枝状产出。岩体与上震旦统楼子坝组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接触界线清楚,接触线形态不一,有的较平整,有的成不规则“港湾状”,接触面向外,总体倾向北西。

岩体岩石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细粒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钾长石(50~60%)、斜长石(10~15%,An25),石英(25~30%)、黑云母(<1%)和少量的钛铁矿组成。据区测资料,岩体岩石化学特征:SiO2>71%,K2O+Na2O>8%,且K2O>Na2O,CaO含量一般1.3%左右,为富钾钠而贫钙的碱性岩石。微量元素含Sn、Mo、Pb、Zn、Cu等,其它如Ti、Zr、Ba、Be等元素亦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此外Ga、Y、Yb等稀土元素含量亦较富。副矿物达20多种,组合复杂,普遍含钛铁矿、锆石、独居石、褐钇钶矿等,特别是含丰富的金属矿物,如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此外,区域内脉岩发育,由中性到酸性均有出露,多分布在各岩体或其围岩接触带中。脉岩沿裂隙或断裂侵入,它们的展布明显受各构造体系的控制,有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南~北向和东~西向四组,由于区域内北东向主构造的次一级北西~北北西向构造裂隙发育,以致北西~南东向脉岩最为发育,在高南畲一带见呈北西~南东向的石英斑岩脉群出现,其与区内的铜铅锌矿化的关系较为密切。

2.4围岩蚀变

区域内围岩蚀变发育,种类较多。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云英岩化、绢英岩化、黑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少量石榴子石化和矽卡岩化。其中云英岩化(内接触带)、硅化(外接触带)和钾化等与钨、锡钼矿化关系密切;绢英岩化、硅化、绿泥石化则与铜铅锌矿化关系较密切。

表1 区域金属矿(床)点一览表

3 区域矿产分布和成矿规律

3.1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区域构造极为发育,断裂构造纵横交错,具多期复合性质,紧密与多旋回多期次岩浆岩热液活动相伴生,为脉动式的矿液活动提供了导贮矿的良好空间,加上有利的围岩条件,构成区域内较为丰富的内、外生矿产。

区域矿产种类较多,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钨、锡、钼等;区域内已发现的矿(床)点达10多处(见图1)。其中贵人峰钼矿床初具中型规模,其它矿点的矿化特征详见表1。宏观上看,已发现的矿(床)点绝大多数分布在区域性北东~南西向礤上断层的上盘上震旦统楼子坝、丁屋岭组和下中泥盆统桂头群地层以及晚侏罗世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区域内金属矿化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于岩体内或内接触带多伴随高温W、Sn、Mo矿化,外接触带伴随W、Mo、Sn、Cu、Pb、Zn等矿化;而远离接触带部位则多见Cu、Pb、Zn矿化。区域内金属矿(化)体走向有北东和北西两组,尤其以北东向最为发育。

3.2成矿规律

(1)区域内北东~南西向礤上断裂,对成矿起了主导作用。绝大多数矿点均受礤上断裂的次一级的裂隙构造控制。

(2)晚侏罗世侵入岩体与区域内钨锡钼、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是主要的成矿母岩。

(3)区域内成矿围岩以上震旦统楼子坝、丁屋岭组和下中泥盆统桂头群地层为主。

(4)矿化体呈脉状产于成矿母岩和硅铝质围岩的压扭性或张性裂隙中,大致呈北东或北西走向。成矿类型以斑岩型和热液型矿床为主。

(5)根据已知矿点的构造位置,结合金属矿物组合和蚀变分带特征,大体可划分两个含矿带,自南西往北东分别为上村子岩体W、Sn、Cu、Pb、Zn多金属含矿带和皇佑笔岩体W、Mo、Cu、Pb、Zn多金属含矿带。这两个含矿带又各自构成一个由岩体内接触带往外接触带,矿化类型由气成~高温热液类型逐渐过渡为中~低温热液类型的成矿系统。

(6)矿化围岩往往伴随着与矿化对应的蚀变类型,初步分析认为在平面上由岩体内接触带至外接触带蚀变呈一定的水平分布现象。在岩体内接触带,主要表现为钾化、伟晶岩化、萤石化、云英岩化,伴生W、Sn、Mo弱矿化,且都以斑点状为主。接触带及附近主要表现为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伴随Sn、W、Mo、Bi、磁铁矿、磁黄铁矿,呈细脉浸染状和小脉状,是区内主要赋矿地段。远离接触带,主要表现为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伴随黄铁矿、黄铜矿、铅锌矿,以脉状、浸染状为主,是区内主要硫化物成矿阶段。

4 主要结论

矿区及外围处于区域性北北东向礤上断裂旁侧,构造裂隙发育,热液活动强烈,测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体和石英斑岩、闪长岩等脉岩发育,成矿条件很有利。本文初步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以贵人峰钼矿床为典型,以各矿点的产出为依据,认为矿区外围找矿前景较好,尤其是在高南畲~上村子一带,夹持于两岩体之间,礤上断裂派生的次一级北北西向和北北东向压性断裂发育,加之围岩蚀变发育,寻找热液型和斑岩型床矿的潜力巨大。

[1]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钼矿详查阶段性报告,2014

[2]广东省地质局七五六地质大队,广东省蕉岭县贵人峰钼矿区初步普查报告,1982

[3]广东省地质局七二三地质大队,广东省蕉岭县高南畬铜矿点地质普查报告,1976

[4]广东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一分队,1:200000梅县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971

[5]福建省冶金工业局,1:200000上杭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971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4~131~1

猜你喜欢

北东金属矿矿化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区北东向断裂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磁法勘探在寻找隐伏多金属矿中的应用效果
Flashback phenomenon and residu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the use of "bath salt" 3, 4-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