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市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研究

2016-08-22张凌鹏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20

地球 2016年4期
关键词:天水市资源量甘肃省

■张凌鹏(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20)

·地质与矿产·

天水市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研究

■张凌鹏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20)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下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共需矛盾突出。本文按不同地貌单元和行政区划初步总结了各区地下水资源量,在简要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解决方案。

地下水资源 开发利用 天水市

1 引言

天水市地下水资源相对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伴随而来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查明地下水资源情况对于优化天水市水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全面收集和分析以往不同时期水文地质勘查及研究成果,按不同的地貌单元和行政区划,较系统地总结了地下水资源量,并简要分析了开发利用程度和地下水开发潜力,以便为今后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下辖武山、甘谷、秦安、张川、清水五县及秦州、麦积两区,东邻陕西省宝鸡市,南接陇南地区,西、北分别与定西市和平凉市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全市总面积1.43×104km2,全市人口328.22×104人,201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96.89×108元,人均(GDP)1.52×104元。

3 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3.1气候、水文

天水市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到半干旱气候类型的过渡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南部和东南部降水多于西部及北部,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由东南大于900mm/a向西北递减至小于400mm/a。天水市水系沟网较发育,分属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为渭河水系,多年均径流量为12.71×108m3/a,长江流域为嘉陵江水系,多年均径流量为5.12×108m3/a。

3.2地形地貌

天水市地处六盘山地、陇中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的过渡带,全市的地貌基本格架形成于第三纪末期,而现代地貌景观是第四纪以来内外地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进入第四纪晚期强烈的线状侵蚀形成渭河干流及其支流进而演化发展成为今天的面状侵蚀,随之产生了密集的树状沟谷、河谷阶地及其它伴生的地貌形态。按其成因而言,全市地貌可分为3个区(侵蚀构造中低山区、侵蚀堆积梁状丘陵区、侵蚀堆积河谷区)。

3.3地下水类型

3.3.1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秦岭山地、关山山地等侵蚀构造中低山区,多受断裂构造的控制,该类地下水多沿断裂带径流排泄,时有泉水出露,水质优良。

3.3.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区内白垩系、第三系碎屑岩分布区,特别以张川—龙山第三纪盆地最具代表性。含水层以该套地层所夹砂岩、砂砾岩为主,富水性分布不均。

3.3.3黄土层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区内黄土丘陵、梁峁区,其分布明显受区域降水量变化的控制,降水量大于500mm/a的黄土层普遍含水,潜水面随着地形的高低而起伏;降水量在500mm左右的地区,潜水主要赋存于沟谷带及坡麓带,梁峁顶部一般无水;年降水量小于500mm,潜水仅呈条带状分布在沟谷中,形成黄土沟谷潜水。

3.3.4河(沟)谷孔隙水

呈带状、片状集中分布于区内河(沟)谷谷地,具有埋藏浅、水量丰富、水交替作用强烈和水质较好的特点,为区内地下水富水区和现状水源供给区。

4 地下水资源评价

本次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时按地貌划分为河谷区和山区,按行政区划分为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张川县、清水县、秦州区和麦积区7个区。经计算,天水市地下水天然资源量补给量为7.21×108m3/a。

4.1按地貌划分

4.1.1河谷区地下水天然资源补给量

天水市分为黄河和长江流域2个区,13个亚区,经计算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黄河流域为4.37×108m3/a、占98.12%;长江流域为0.08×108m3/a、占1.88%(表1)。

表1 天水市河谷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计算表

4.1.2山区地下水天然资源补给量

按照黄河流域山区和长江流域山区分别进行计算,结果为:渭河流域山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73×108m3/a,嘉陵江流域山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03×108m3/a(表2)。

表2 天水市山区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计算表

4.1.3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河谷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与山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之和。经计算,全市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7.21× 108m3/a,其中渭河流域为6.10×108m3/a,嘉陵江流域为 1.11× 108m3/a。

4.2按行政区划划分

天水市辖武山、甘谷、秦安、张川、清水五县及秦州、麦积两区,各县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如表3。

表3 天水市各县(区)行政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计算表

5 地下水开采量

由上述计算可知,天水市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7.21× 108m3/a。但所有地下水补给资源不可能全部开发利用,由此必须计算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通关初步计算,天水市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2.25×108m3/a,占地下水补给资源量的31%。截止2014年底,天水市地下水开采量约1.35×108m3/a,占可开采地下水资源量的60%。在地下水开采利用中农业是用水大户,占总开采量的70%,工业用水占总开采量的18%,生活用水占总开采量的12%[4]。

6 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天水市水资源共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在局部的大规模开采已产生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等环境地质问题。为此,天水市已开始实施人工调配河川径流,使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循环和转化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投资8.9亿元的榜沙河饮水工程,已初步解决了天水市城区生活饮水问题,遏制了天水市地下水水源地水位下降。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天水市有限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缺水矛盾,依靠调配只能缓解但无法从根本解决缺水问题。将来在国民经济总体规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并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从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增长过快的人口与有限水资源不协调的问题,实现生态功能的良性循环。

[1]施孝,赵成,刘兴春等.甘肃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兰州: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2,1

[2]孙矿生,侯云生,张新虎等.甘肃省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 [R].兰州: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7,4

[4]闫成云.地表水调配引起的地下水环境变化 [J].干旱区研究,2007,24(4): 428~433.

[5]张百平.中国干旱区生态战略再思考 [J].干旱区研究,2006,23(3):381~383.

[6]窦润吾,魏林森等.天水市水资源与工程地质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天水: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2004,6

[7]魏林森,张凌鹏等.天水市城区供水水源地规划报告.兰州: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010,5

[8]魏林森,张凌鹏等.天水市地下水承载力研究.兰州: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015,4

P641.13[文献码]B

1000~405X(2016)~4~1~2

猜你喜欢

天水市资源量甘肃省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铀矿数字勘查资源量估算方法应用与验证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塞拉利昂通戈金刚石矿资源量上升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