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汉平原地下水质量的探讨

2016-08-22张海军向进洋王芳朱文彩

地球 2016年4期
关键词:江汉平原类水饮用水

■张海军 向进洋 王芳 朱文彩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湖北武汉430051)

江汉平原地下水质量的探讨

■张海军 向进洋 王芳 朱文彩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湖北武汉430051)

伴随着江汉平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江汉平原地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的评价,来分析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因素,并加以治理。

江汉平原 地下水 质量与污染评价

本文地下水质量评价是根据不同供水目的进行的专项和综合评价。根据地下水用途,分别进行生活饮用水质量评价、农业用水质量评价、工业用水质量评价和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1 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

1.1生活饮用水质量评价方法

生活饮用水质量评价依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GB5749~2006)进行,结合江汉平原地区地下水质的特点,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确定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l~、SO42~、硝酸盐(以氮计)、亚硝酸盐(以氮计)、F~、铵(NH4+)、酚(C6H6OH)、砷(As)、汞(Hg+)、六价铬(Cr6+)、铅(Pb)、滴滴涕(有机磷)、六六六(有机氯)等评价因子,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评价。

1.2农业灌溉用水质量评价评价

农业灌溉用水一般应适合农作物正常生长要求。本次评价参照国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对农业灌溉用水进行综合评价。选用钠吸附比值(A)、灌溉系数(Ka)作为浅层、深层地下水的主要评价指标,对农业灌溉水质进行分级评价。

1.3工业用水质量评价

一般采用锅炉用水质量标准进行工业用水质量评价,主要考虑成垢作用、起泡作用和对锅炉的腐蚀作用,以锅垢总量(H0)、起泡系数(F)和腐蚀系数(Kk)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以锅垢总量(H0)、起泡系数(F)和腐蚀系数(Kk)为评价指标。在成垢作用、起泡作用和腐蚀作用评价的基础上,利用锅垢总量、起泡系数、腐蚀系数三种单项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对地下水进行质量综合评价,

2 地下水污染评价

地下水污染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质量发生明显恶化的现象,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水质变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第二水质变化是朝着恶化方向发展的。此次评判地下水污染的标准是地下水水质与环境背景值对比,因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含义是不受或少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近似天然状态的浓度值。

2.1评价原则

2.1.1评价标准的确定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以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GWI~C2)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等背景值的上限值为标准,确定该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上限值。按照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和碎屑岩裂隙水两类进行评价。

2.1.2评价因子的选择

结合区内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选择较为突出的铁、锰、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TDS、等七项因子参入评价。

2.1.3数学模式的选择

综合污染指数数学模式:

式中:PI~综合污染指数

Ci~某因子的现状浓度均值(mg/L);

Li~某因子的环境背景值的上限值(mg/L);

n~因子数量。

2.1.4水质监测数据统计

水质现状监测资料饮用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13年的实测数据。共选106个点,每个点为4个监测数据。对每个点各项因子的数据统计,采用算术平均法求得。

2.2评价结果

根据本次水质分析统计结果,江汉平原浅层孔隙潜水含水层检出比分别为:Ⅰ至Ⅲ类水检出比57.23%,Ⅳ类水检出比18.92%,V类水检出比23.84%;深层孔隙承压水含水层检出比分别为:Ⅰ至Ⅲ类水检出比50.14%,Ⅳ类水检出比22.03%,V类水检出比27.83%。

3 地下水污染原因分析

3.1工业污染方面

区内工业“三废”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重复利用率非常低下,加之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兴起,造成的污染源点多面广,绝大部分生产废弃物、气、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致使污染范围蔓延和日趋严重。

区内沿江市、县人口和工业密集、环境污染负荷大,工业布局和城市基础设施矛盾日显突出。普遍存在着布局混乱,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功能分区不明显,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3.2农业污染方面

3.2.1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化肥农药流失进入地表水体,加剧了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②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地下水污染,农产品中硝酸盐残留超标;③农民在肥料选用上普遍存在“轻农肥、重化肥”的思想,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而忽视、造成土壤退化和生态恶化。

3.2.2农村垃圾处理简单化,基本没有分类收集

主要呈现3个明显特点:①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使用和丢弃习以为常;②垃圾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不仅仅是生活垃圾,农村的建筑垃圾和秸秆量也在迅猛增加;③垃圾来源多极化,除农村自产的垃圾外,城市垃圾也在向农村转移,且有扩大之势。

3.3自然环境因素方面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每年5~9月份的汛期大部分时间地面低于江水位甚至十几米,很容易形成外洪内涝,枯水期江河水位低,引水困难,水资源显得不足,干旱随之而来,这些灾害成为江河平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血吸虫病蔓延等问题的诱因。

4 结束语

江汉平原对地下水加强管理和保护,不仅是对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保障,也是我们保持地球生态平衡、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地下水水污染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地下水水污染的防治需从人人做起,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协作、配合,方能起到有效防治的作用。

[1]陈国金,赵德君.荆江及江汉平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R].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03.

[2]蔡述明,王学雷.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崔祎满.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及战略对策研究 [J].武汉理工大学.2012,第44期,152~152.

TU991.11+2[文献码]B

1000~405X(2016)~4~373~1

猜你喜欢

江汉平原类水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基于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从互生到共兴:民国晚期江汉平原的垸与市镇——以湖北省松滋县为考察中心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荧光类水滑石的细菌检测及杀菌性能
江汉平原地区草莓栽培技术研究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十四烷酸插层稀土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对PVC的热稳定作用
PA6/类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