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效果
2016-08-22权红红刘童童陈菊艳邱建生蒲恒浒
权红红 翟 鸣 刘童童 陈菊艳 邱建生 ﹡ 蒲恒浒
安顺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效果
权红红1翟鸣1刘童童2陈菊艳2邱建生2 ﹡蒲恒浒3
(1.安顺市森林植物检疫站贵州安顺561002.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53.贵州省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贵阳550001)
本文对2009~2015年来安顺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列出了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寄主和为害情况,并结合生产实践,对危害较为严重的种类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影响森林、林木、林木种子等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原微生物、昆虫、植物及鼠、兔、螨等,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与森林火灾、乱砍滥伐并称为林业三害。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近2万公顷,直接威胁到现有森林资源以及绿化造林成果。
为摸清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及规律,为防灾、减灾、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和物资准备提供可靠的依据。近年来,安顺市连续开展了越冬代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春、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采取踏查与详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各县(区)乡(镇)的重点林区及黄果树、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公路、铁路、河道等交通要道,电力、电讯及大型建筑工地周边林分进行了调查。希望能为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巩固绿化造林成果以及实现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调查结果表明,2009~2015年,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每年平均为1.7万顷,2009年最少,为1.5万公顷,2013年最多,为1.9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6.27%。达到轻度危害的有害生物种类5种,达到中度及重度危害的种类7种。经过连续防控,松褐天牛、杉木短须螟、泡桐叶甲危害面积开始下降,防治效果开始显现,楸螟、双条杉天牛、萧氏松茎象、云南松毛虫危害面积基本得到控制,发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蔓延和扩大的情况。
1 调查方法
踏查:沿林班线、山脊、防火线、林区公路等设置踏查线路,沿线路进行踏查,统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通过踏查,全面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详细调查:在踏查的基础上,对达到轻度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设立样地进行详细调查。
样地设立:设立的样地数不低于3个,每个样地667m2,在样地内随机抽取30株被害木,进行有虫株率、虫口密度、感病指数、感病株率、鼠害被害株率、有害植物寄生率等数据调查,然后按照林业行业标准(LY/T1681-2006)确定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
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种类及为害情况
2009~2015年以来的调查表明,全市林业有害生物达到轻度危害的种类有:松横坑切梢小蠹(BiastophagusminorHartig);达到中度危害的种类有:光肩星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Hope))、杉棕天牛(CallidiumvillosulumFairmaire)、楸螟(OmphisaplagialisWileman)、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xiaoiZhang)、泡桐叶甲(Basiprionotabisignata(Boheman))、马尾松赤落叶病(HypodermadesmazieriiDuby.);达到重度危害的种类有: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双条杉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is(Motschulsky))、杉木短须螟(SacadaSp.)、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houiLajonquiere)(表1)。
表1 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为害寄主
续表1-1
科名种名学名为害寄主分布危害程度为害特征小蠹科松横坑切梢小蠹BiastophagusminorHartig松属西秀区、镇宁县+多在树干中部的树皮内蛀筑虫道,使树木迅速枯死。刚羽化成虫蛀入健康木或当年生枝梢,补充营养,被害枝梢易被风吹折断。越冬成虫在恢复营养期内也危害嫩梢。象甲科萧氏松茎象[5]Hylobitelusxi-aoiZhang松属西秀区+、++主要危害松树主干地茎处10cm以下皮层,轻则引起大量流脂,影响松树生长和松脂产量,重则幼虫环蛀树皮一周,致使整株松树枯死。螟蛾科杉木短须螟SacadaSp.杉木普定县+、+++刚孵化的幼虫取食叶背叶肉,随龄期增大,幼虫开始吐丝藏于其中,取食时再爬出,幼虫取食盛期连叶脉和柄叶也全部取食光,杉树顶端裹满白色虫丝。危害严重时会造成枝梢干枯,整个杉木林一片枯黄,形如火烧。楸螟Omphisapla-gialisWileman梓树属、楸树紫云县、关岭县+、++幼虫孵化后,多在嫩梢距顶芽5~10cm处蛀入,蛀入孔黑色,似针尖大小。初孵幼虫在嫩消内盘旋蛀食,由下向上危害,枝梢髓心及大部分木质部被蛀空,一般苗木及5年生以下的幼树被害重。枯叶蛾科云南松毛虫[6]DendrolimushouiLajonqui-ere侧柏西秀区、普定县、紫云县、开发区、镇宁县+、++、+++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和吐丝下垂习性。3、4龄以后,幼虫食量剧增,大量取食针叶,5、6龄以至近老熟幼虫食量最大,危害严重的林分,会出现针叶被食尽,树木枯死的现象。叶甲科泡桐叶甲Basiprionotabisignata(Bo-heman)泡桐、梓树、楸树镇宁县、关岭县+、++幼虫孵化后,群集叶面,啃食叶肉,残留下表皮及叶脉,随后叶片变黄干枯。成虫羽化后,在叶面啃食表皮,当成虫和幼虫同时发生时,常把叶片啃光,树叶呈焦黄,造成大量落叶。马尾松赤落叶病HypodermadesmazieriiDuby.松属平坝区、紫云县+、++多为全株感病型,叶端开始感病,病斑初为淡黄绿色的花斑,逐渐变为土红色,主要为害马尾松幼林新叶,引起针叶枯落,多年感病可导致全株死亡。
2.2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
2009~2015年以来,全市每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平均为1.7万公顷,2009年最少,为1.5万公顷,2013年最多,为1.9万公顷(图1)。
图1 2009~2015年安顺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
发生面积较大种类为:松褐天牛,平均1.36万hm2/年,最高1.54万hm2,最低1.18万hm2;楸螟,平均0.14万hm2/年,最高0.15万hm2,最低0.13万hm2;泡桐叶甲,平均520hm2/年,最高660hm2,最低380hm2;双条杉天牛,平均407hm2/年,最高467hm2,最低340hm2;萧氏松茎象,平均387hm2/年,最高600hm2,最低173hm2;云南松毛虫,平均313hm2/年,最高333hm2,最低287hm2;杉木短须螟,平均293hm2/年,最高667hm2,最低0.00公顷(表2)。
表2 2009~2015年安顺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
2.3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防治后主要种类的变动趋势
2.3.1松褐天牛
营林措施:严格控制阔叶林采伐,逐步改变林分结构,定向培育混交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对林地内的枯死树、濒死树进行及时砍伐、清理,清理下来的枯死木,严格进行熏蒸、剥皮等除害处理。
生物防治:在幼虫期(3~4月越冬幼虫,9~10月二代幼虫),分两次在林间释放肿腿蜂。分别采用单株放蜂、中心放蜂或分片布点放蜂三种方法释放,每667m2放蜂1500头左右。
诱杀防治:在羽化期(5~7月),在松林内设置诱捕器(APF-1型)诱杀松褐天牛成虫;在松褐天牛羽化初期(5月上旬),于除治区的山顶、山脊、林道旁或空气流通处,设置诱木,在诱木基部离地面30~40厘米处的3个方向侧面,用刀砍3~4刀,刀口深入木质部约1~2厘米,刀口与树干大致成30度角,刀口内用注射器注入引诱剂。每667m2设置1株,引诱松褐天牛成虫集中在诱木上产卵。每年秋季将诱木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其中所诱天牛。
经过连续防治,2013年后,松褐天牛发生面积开始逐渐回落,说明各项防控措施已开始显效,但力度仍需加强(图2)。
图2 2009~2015年松褐天牛发生面积的变化
2.3.2双条杉天牛
生物防治:一是诱杀防治。在羽化期(3~5月),在松林内设置诱捕器或黑光灯,于集虫器内盛清水或3%杀螟松乳剂,诱杀双条杉天牛成虫。二是肿腿蜂防治。于幼虫中龄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用单株放蜂、中心放蜂或分片布点放蜂法,在林间释放肿腿蜂,每667m2放蜂1500头左右。放蜂最好在25℃以上的晴天进行。三是诱木防治。于双条杉天牛羽化初期(3月上旬),在除治区的山顶、山脊、林道旁或空气流通处,选择衰弱或较小的柏树作为诱木,在诱木基部离地面30~40厘米处的3个方向侧面,用刀砍3~4刀(小树可少些),刀口深入木质部约1~2厘米,刀口与树干大致成30度角。刀口内用注射器注入引诱剂,诱剂使用浓度为1∶3(1份引诱剂原液用3倍清水稀释),引诱双条杉天牛集中在诱木上产卵。每6667m2设置1株(双条杉天牛密度大的林分可适当增设诱木数量)。于每年秋季,将诱木伐除并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其中所诱天牛。 或3月初至4月底,选择直径5cm以上,长1.5m的新鲜柏木,去掉枝叶,每10根一堆,放置林间,引诱成虫产卵,于5月底,将皮揭掉,集中消灭幼虫。
化学防治:采用绿色威雷、氯氰菊酯胶囊、8%对硫磷乳剂100~200倍液,涂干杀卵。
经过连续防治,双条杉天牛的发生面积总体上呈现逐渐回落,但2015年又有所回升,仍需加强防治力度(图3)。
图3 2009~2015年双条杉天牛发生面积的变化
2.3.3萧氏松茎象
人工捕杀:在幼虫化蛹盛期(9月份),用刀剥开虫道或流脂团,捉杀幼虫、蛹和成虫。涂干:用石灰、水、硫磺和食盐,按1:50:1:0.5的比例配制成涂白剂,涂抹在未受害松树基部树干50厘米以下,防止萧氏松茎象在树干基部产卵。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处于调整时期,企业的负债率及融资成本普遍较高,利润增长压力较大。国内银行业盈利增长乏力,资产质量长期承受压力,贷款不良率出现上升势头,使用以物权抵债或者以股权抵债的方法来对不良资产进行盘活和消化处理措施,在当前已经是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将损失最大程度的减少及对信贷资产进行保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当前资本市场逐步完善、活跃和清收方法不断增多的背景下,通过以物权抵债或者以股权抵债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已经被众多商业银行所接受及使用。
化学防治:用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树干,防治3龄前幼虫,或者用40%的氧化乐果或2.5%的溴氰菊酯原液涂根颈。
虽然经过连续防治,但萧氏松茎象年际间的发生面积,仍处于反复波动的状态,说明蛀干性害虫的防治难度较大,必须进行防控技术的创新,采用新的防控技术,才能取得效果(图4)。
2.3.4杉木短须螟
在幼虫期(4月或8月)用烟雾剂进行防治,在成虫期(9月)用黑光灯在林间对成虫展开诱杀, 4月、8月对林地内的枯死树、濒死树、受害严重的虫害木及时进行砍伐、清理,清理下来的虫害木全部剥皮,或就地作熏蒸处理,以杀死树皮、枝桠中的幼虫。伐桩必须低于5cm,剥下的树皮、直径2cm以下的枝桠要集中烧毁。
经过连续防治,安顺市杉木短须螟发生面积迅速回落,降低的幅度较大,说明各项防控措施有较好效果(图5)。
2.3.5楸螟
剪除虫枝:每年冬春,从基部剪除有虫瘿的枝条、枝梢烧毁。
灯光诱杀:成虫羽化期,可用黑管灯、诱虫灯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幼虫孵化期,采用氧化乐果涂干,或1000倍的马拉硫磷防治;成虫出现时,用1000倍马拉硫磷或敌百虫喷施,毒杀成虫;在每年的5~8月份期间,每10天喷一次氧化乐果和溴氰菊脂预防楸螟虫危害。
检疫:加强种苗检疫,严防虫害传播。
经过连续防治,楸螟发生面积开始逐渐回落,但幅度较小,说明各项防控措施有一定效果,但力度仍需加强(图6)。
2.3.6云南松毛虫
营林措施:营造混交林,在造林时,尽量将其寄主植物与其它树种搭配栽种;对自然条件较好或改造后自然状况稳定的林分实行封山育林,减少人为活动干扰,保护天敌种群,促进森林系统的自我控制。
人工摘茧:结茧时人工摘除,集中烧毁,降低虫口基数。
图4 2009~2015年萧氏松茎象发生面积的变化
图5 2009~2015年杉木短须螟发生面积的变化
白僵菌防治:云南松毛虫幼虫初龄期,采用白僵菌喷粉防治。
经过连续防治,安顺市云南松毛虫的发生面积总体上逐渐回落,但幅度不大,仍需加强防治力度(图7)。
图6 2009~2015年楸螟发生面积的变化
图7 2009~2015年云南松毛虫发生面积的变化
2.3.7泡桐叶甲
在幼虫、成虫危害期,喷施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毒杀幼虫和成虫。
经过连续防治,安顺市泡桐叶甲的发生面积已开始回落,幅度较大,说明各项防控措施有一定效果,仍需加强防治力度(图8)。
图8 2009~2015年泡桐叶甲发生面积的变化
3 结论
1、2009~2015年,安顺市每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平均为1.70万hm2,2009年最少,为1.50万hm2,2013年最多,为1.92万hm2,占森林面积的6.27%。
2、达到轻度危害的有害生物种类有松横坑切梢小蠹、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杉棕天牛、马尾松赤落叶病等5种,达到中度及重度危害的种类有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萧氏松茎象、杉木短须螟、楸螟、泡桐叶甲、云南松毛虫等7种。
3、经过连续防控,松褐天牛、杉木短须螟、泡桐叶甲危害面积开始下降,防治效果开始显现,楸螟、双条杉天牛、萧氏松茎象、云南松毛虫危害面积基本得到控制,发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蔓延和扩大的情况。
[1] 袁锋.昆虫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 黄海勇,丁治国,杨长林. 贵州松褐天牛防治工作初探[J].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1):61~64.
[4]王国明.双条杉天牛的特性及防治方法[J]. 安徽林业,2004,1:25.
[5] 兰星平, 宋盛英, 李崇荣. 萧氏松茎象在贵州的分布、危害及治理策略[J]. 贵州林业科技,2003,31(4):31~36.
[6] 邱丽颖. 松毛虫防治方法[J]. 湖北林业科技,2009,6:67~71.
Occurrence and “control efficiency”Of Main Forest Pests in Anshun City
QUAN Hong-hong1ZHAI Ming1LIU Tong-tong2CHEN Ju-yan2QIU Jian-sheng2PU Heng-hu3
(1.Anshun Forest Plant Quarantine Station ,Anshun ,Guizhou 561000 ;2.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 Guiyang, Guizhou 550005;3 Guizhou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Station, Guiyang, Guizhou 550001)
In this paper, the occurrence status of forest pests in Anshun in 2009-2015 has been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host and damage situation of main forest pests in the city has also been liste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the specific controlling measur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more harmful pests.
Anshun city ; forest pests ; control efficiency
2016-03-05
权红红(1964~),北京市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林业有害生物防控。E-mail:xx01an@163.com
﹡邱建生,研究员。E-mail:qiu1803@qq.com。
S76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