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绘画光线的运用
——戏剧之光
2016-08-22蔡佳琳
◎蔡佳琳
17~18世纪绘画光线的运用
——戏剧之光
◎蔡佳琳
光线作为视觉艺术传达方式的一种,特别是在西方绘画中,一直发挥着其极为重要的作用。西方的绘画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各异的艺术追求,光线作为其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之一,也顺应着艺术大潮的发展而呈现出其特有的艺术面貌。
本文通过对文艺复兴之后,当大家逐步对光线开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时,17~18世纪的西方艺术家如何对光线在画面中的运用作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来探索光线运用的演变对西方绘画的影响与作用。
“画中的光线照射在救世主身体上的方式,对我们的感情的全部感染力。都和以前的作品完全不同。”美史学家贡布里希这段话,明确的指出了17世纪以后的艺术家,对画面光线的把握较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有着显著的区别。基于对光线不仅能通过明暗塑造形体,而且能营造画面气氛的独立表现力的认识,从卡拉奇与卡拉瓦乔开始,17~18世纪的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用光独到的大师。他们对“光”展开了多元的探索,并各自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貌。
“物体的最终形象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光线二者相互作用生成的,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永恒不变的关系,物体本身在不同的条件下看上去其形状是相当不同的,再加上光线是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照射着物体,又在物体原有形状“相当不同”的基础上增添了变化的偶然性。这时人们熟悉的外形不见了,这种外形的变化足以使人们的视觉产生新奇感。”这段话最好的诠释者,当属于卡拉瓦乔。卡拉瓦乔是自然忠实的描摩者,集中的侧光是他用光的主要方式。他善于利用强烈的侧光来塑造人物的形体,试图通过几乎刺目的受光与深深的阴影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令经书中符号性的人物看起来更加生动、逼真。他画面中的光线与自然无关,一个极其平常的场景,经过特殊光线的渲染,如同为画中的人物打上舞台剧特写时所用的聚光灯,当晃眼的光照射在刻画主体上,而与周围的重色调背景形成巨大反差时。画面产生了神奇的变化—一种类似舞台般的戏剧效果油然而生。这种光照效果在《召唤圣马太》中,就有很好的体现,一束强烈的光线被精心安排画面的右上方。如同窗外射入的强光,又仿佛是神光在召唤着众人,人们的视觉想象力被这道强光带到了画面以外的世界中去。而且光照的方向与画中人物手的指向相一致。巧妙的突显了主题,整个画面展示了画家运用光线营造画面效果娴熟的技巧。
《召唤圣马太》卡拉瓦乔 布面油画 公元1599年
卡拉瓦乔之后,佛兰德斯伟大的艺术家鲁本斯对光的运用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较之卡拉瓦乔,鲁本斯的作品中出现光线不一致的现象。对此歌德评论说“这种相反光线的作用,其造成的效果确实是极生动的。但是,你们也许认为它违背了自然规律,而我却要在你们大谈它违背自然规律的时候插上一句。这就是:“它还大大地高于自然。”这段评论我们可以发现,此时的艺术家已不再满足于再现自然,开始更主观地运用光线。
在历代艺术大师研究用光的成果上,荷兰伟大艺术家伦勃朗总结前人的经验,将对光线的理解与运用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用光受卡拉瓦乔影响,但光线比其更集中。他画面中的光线,不像是外部在物体上作用的光线,而更像是从物体本身,内物砰发出来的特殊光影效果。不仅如此他亦善于操纵光线来提示画中人物的主次关系。当然伦勃朗用光并不只是单纯技术上的运用或告诉我们一种主次关系。他更多的希望通过光线处理,将肖像丰富的内在情感传达出来。
相对于强烈的光影效果,维米尔采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清新的用光手法。他用光的主要方式是利用从窗外射入屋内的自然光。当柔和的光线与刻画主体相接触,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维米尔善于运用散光,柔和的光束从窗口射入,再逐渐散落在刻画物体上,这种看似不经心的光线散落,在大小、形状与色彩的配比上达到了煞费苦心的精确。在《窗前读信的少女》中,维米尔用含蓄的触笔和温润的颜色表现不同质感物体通过光照时的细微变化,以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气氛。
《窗前读信的少女》 约翰内斯·维米尔 布面油画1658-1659年
被称为“烛光画家”的拉图尔,是这一时期光线运用又一代表画家。他的主要用光方式是烛光。擅长利用烛光的照明,烘托出黑暗中人物的形象。拉图尔擅长用概括的手法处理画面。人物从微弱的烛光中显现出来,画面在一层暖棕色的笼罩下显得气氛哀伤而神秘。作品《灯前的玛德莱娜》,便是卡图尔惯有手法的体现。
在卡拉瓦乔、鲁本斯、伦勃朗、维米尔和拉图尔的作品中,对光不同形式的运用是他们主要的造型手段。他们通过强调光的表现力来突显绘画主题及营造画面氛围,并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在形式上的探索为后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