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2016-08-22吴刚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计算机中职

◎吴刚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吴刚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职业人才的社会责任,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各岗位都对中职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策略。

中职学校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和岗位的需求,就必须对现有的计算机教学进行一定的改进。当前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落后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学科对于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并且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仍然在采取传统的授课方法进行计算机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不多,理论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尽管教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水平却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软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与中等职业学校中其他专业不同的是,计算机专业对于软硬件设施的更新速度具有较高的要求。这是由于计算机行业本身具有极快的发展速度,各种计算机及相关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没有条件,对计算机教学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也没有对计算机教材进行更新。这样一来学生难以接触到前沿的计算机知识。

教学难度大。受到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中职学校往往面临着较大的生源压力。这也导致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具有较低的学习兴趣,很多中职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职业规划。这也给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然而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本身的计算机水平也存在一些欠缺,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改革教学理念,体现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应该体现出中职教学的实用性特点,而不应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目标进行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计算机教师应该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中职学校也要尽量对教学软硬件设施和教材进行及时的更新,或者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计算机教学资源。教师应该主动考虑企业的用人需求,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对计算机理论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精简,同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

例如为了使学生掌握excel表格,教师可以先对excel表格的基本功能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再让学生立即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讲解一条功能和操作方法,就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当学生能够自如的操作时,教师再进行下一条功能和操作方法的讲解。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也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应用excel表格的操作方法。

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要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就应该对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师本身的素质进行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道德修养。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的质量,计算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控、组织管理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计算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时了解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划,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亲其师,尊其道”。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了适应社会信息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既要对传统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的精华进行吸收,同时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中职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上机实践操作的机会,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获取和处理。教师可以采取任务教学的方式,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布置学习任务,并为学生提供素材库。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在素材库中寻找所需的材料,然后再通过文字、动画、图片、表格等不同的方式来对材料进行处理。任务型教学方法有利于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4]。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通过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流程如图1。

图1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提高任务的质量和吸引力。例如在POWER POINT制作动态效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半开放型的任务——《最喜欢的××》,让各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对题目进行扩充,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比如我最喜欢的运动、我最喜欢的明星、我最喜欢的影视剧等。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求新求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做好教学评价与反馈。传统的教学评价与反馈以作业和考试为主,大部分学生都将通过考试、顺利毕业作为学习的目的,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敷衍应付的心态。还有一些中职学生由于本身的基础薄弱不能在作业和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分数。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下降。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批阅学生的平时练习,给予学生更多的反馈。教师也可以使用达标式评价、激励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

①达标式评价。达标式评价属于终结性评价,教师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操作能力进行终结性评价。通过计算机学习,中职学生必须通过计算机技能鉴定,才能获得等级证书。因此在计算机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每一个操作项目进行分解,为学生设置阶梯型的操作任务,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进行一次达标,以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进行查漏补缺。例如计算机技能鉴定考试中包括,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PowerPoint操作、excel操作、word的操作、文件管理操作等内容。教师在讲解完一个模块的内容之后就要要求学生进行达标,并对学生的达标情况进行反馈。

②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正面评价,教师应该对中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与尊重,肯定学生为学习付出的努力,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帮助中职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学习进取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每个成功操作进行鼓励,并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和闪光点,实现因材施教。中职学生的个性潜能不同,对计算机的兴趣领域也有所不同,一些学生对于程序编写充满兴趣,一些学生喜爱网页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硬件配置,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激励性评价和反馈,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

我国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企业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中职学校应该对计算机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质,使其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

(江西省九江市机械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计算机中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数据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