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21世纪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问题探究

2016-08-22韩依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食品科技世纪教学活动

◎韩依琳



面向21世纪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问题探究

◎韩依琳

面对新时期即将到来的新经济时代和科学技术呈现出日新月异变化的21世纪,中国农业与食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教育部门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该深刻认识到,随着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以及人才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产业建设中的核心要素,知识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食品科学教育要想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获胜,要想在产业竞争中获取一定的优势,就应该面向21世纪对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向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为食品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1世纪对食品科技人才的具体要求

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社会上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程度和总体化发展程度愈加明显,传统的食品工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逐渐探索相应的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等发展方向。在21世纪中,食品工业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食品生产和销售,而是开始逐渐将食物作为基础性原料,在现代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以及工业理论和技术的支持下独立向着制造业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食品的营养功能和安全性能。由此可见,在新时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之间开始存在紧密的联系,甚至发展成为交叉学科,在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涉及到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和工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等。在此社会背景下的影响下,食品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食品科技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重视人才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并且基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系统完成相关信息技术方面的操作等,要求人才的专业理论技术较强,本身能够掌握食品生产和加工方面的特定技术,且在其他方面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优势,在涉及到食品科技的相关学科方面也具有相应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真正满足21世纪对食品科技人才的具体需求,为21世纪食品科技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面向21世纪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面向21世纪开设的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符合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面对新的社会形势,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高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该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以及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各地区人才市场需求设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追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道德意识高、知识结构合理、文化素质强化、具有良好业务能力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型人才,为食品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面向21世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设定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才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化学和食品工程学基础;能够掌握相关食品产品的生物学特性、食品贮藏原理、加工程序以及工艺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具备食品质量管理、分析检验和营养卫生方面的能力;就可以对食品的生产流程实施技术经济方面的分析,能够承担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市场营销工作;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较强;掌握一门外语并可以结合相关场景实施跨文化交流。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主要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按系招生、按需择业是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建方向。在学生进入到高校后,学校可以在前三个学期的课程教学阶段内加强专业部分公共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专业实践能力,从第四个学期开始,学生应该结合自身未来发展方向适当的选择第一主修专业方向,并按照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合力选定辅修方向,并注意及时完成所学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化,高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机会,让学生在保证自身专业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可以申请跨学科学习,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只有按系招生、按需择业,按照学生的发展方向创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促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得以优化推进,为食品科技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基本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对于面向21世纪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工作来说,其主要教学计划的设置和课程的安排应该按照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并且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与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相吻合,保证课程活动的设置能够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当前我国食品科技发展需求的人才,为食品科技的持续稳定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同时,由于在21世纪的教育理念中,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成为重点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还应该适当的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所占课程比例,基于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特殊性,如表所示将原来30周的实践课程增加到36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保证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得到适当的培养,保证课程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表1 实践性教学环节具体安排

此外,为了能够保证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效果,让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自身知识面可以得到一定的拓展,真正将本科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设置还应该适当的增设部分选修课程,如专业选修课程、人文社科选修课程以及工程经济选修课程等,保证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合理选修相应的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在此基础上,教学活动的安排还应该注意不能忽视理论教学活动,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保证教学成效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型人才创造条件。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食品科技世纪教学活动
《食品科技》杂志社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世纪赞歌
山西藜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河南正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