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奔跑的我们
2016-08-20王宇
王宇
母校: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现就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爱好:配音、朗诵、绘画
亲爱的朋友,当你看到眼前这篇文章的时候,相信你已经临近人生中的第一道重要门槛——高考了。此时的你早已翻过了无穷的书山,游过了无尽的题海,苦熬着把牙齿咬得咯吱作响,只等那胜利的朝阳刺破黎明前最后的黑暗,照亮你脚下的前程。此刻你的耳朵也早已被父母的期望、老师的叮嘱、朋友的鼓励给塞满了,脑海中回响着无数篇心灵鸡汤灌输给你的“奋斗拼搏,风雨之后见彩虹”的必胜信念。在这样的时刻,作为一个高考的过来人,我明白不宜再触碰你那绷得紧紧的敏感的神经,毕竟“水满则溢”。相比一味说教和煲心灵鸡汤,我更愿意以一个大学在校生的身份跟你谈谈心,聊聊经验,为你展望一下与你近在咫尺的美好的大学生活。
大学是一片自由之地
提起“自由之地”这样的形容,我大概已经忘记这是何时起就产生的对大学生活的固有印象了。是来自父母和中学老师们的“等你们进入大学就轻松啦”这样的话语抚慰,还是来自家族中哥哥姐姐们对大学生活的精彩描述,我都记不清了。然而,过往这两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对这样的形容深信不疑,并且让我对“自由”一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进入大学,你最先体会到的将是行为活动的自由。当你伫立在大学校门口,目送家人返程的背影的时候,你就该意识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将是你一个人的疆场。再也没有人为你早晚叠被铺床,你可以根据喜好整理归置个人物品,与室友一起装扮宿舍、维持宿舍卫生;再也没有人为你准备热气腾腾的精细饭菜,你可以和朋友一起享受食堂的热闹氛围,学着适应大锅饭并尝试不同地域的风味美食;再也没有人为你及时准备换洗衣服,你要学会选购、保养衣物,试着培养自己的穿衣风格;再也没有人强令你课余时间待在屋里、晚上十点前回窝,你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丰富自己的大学时光……
随着学习生活的展开,你将充分感受到在思想和精神上的自由。大学是一个大熔炉,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汇聚于此,带给彼此独具地方特色的思想文化传统,使得大学校园成为多元思想的集聚地。没有人会阻止或轻易否定你的观点和思想,没有人会拒绝或排斥独到的见解和有趣的创新,这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你可以跟老师如挚友般地沟通交心,进行有意义的激烈讨论;做天马行空式的想象推断,放下“标准答案”的包袱。你可能不再拥有固定的本班教室,“走班”形式的教学让你在享受不同课程的同时还能结识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接触到对方的研究领域,建立广泛的社交群体。此外,你的情感世界也会逐渐敞开,你可能会遇见那个让你心动的人,树荫湖畔,一起感受青春的美好,爱情的甜蜜。
我还记得中学的一位老师曾对我们说过:等高考结束后,你们可能部不知道该玩什么好了。的确,郁积已久的升学压力会让你在高考后的短时期内头脑突然放空,就像得了精神上的厌食症一样,继而转入疯狂玩乐的状态。然而,如果把这种单一的享乐方式延续到大学生活,也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这片自由的沃土上,我们要学会追求享乐的质量和层次,具体途径可以概括为“三万”。第一,读“万卷书”。为自己列一个书单,上面可以包括自己曾经想看却没时间去看的文章,师长、同学推荐的书目,还有公认的经典名著。另外,历久弥新的经典电影和高雅音乐也可以加入你的精神食粮菜单;话剧、音乐剧都是值得拥有的视听享受。第二,见“万个人”。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你在这里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今后社会人士的缩影。正所谓“有人就有一切”,要利用这个平台尽可能多地去认识那些优秀的人和独特的人,从不同人身上发掘闪光点和性格中有趣的地方。这可以让你以更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他人和自己,学会宽容待人,觉察到彼此的差距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在以学业为重的同时,积极加入学校社团组织和参加实践活动,这会让你既提高综合素质、缓解学业压力,又扩大了社交范围。第三,行“万里路”。每次旅程都是心动的开始,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约三五好友一起,迈开脚步做一名背包客。近可至学校所在城市的每一处风景,远可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走出象牙塔的你,一路上会欣赏到数不尽的美景,与许多个陸鲜明的人相遇,经历足以改变人生三观的故事,这些都是你日后的谈资和美好回忆,是別人无法触碰的精神宝藏,将只属于你。
当你日后步入成人社会,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为家庭琐事烦闷不已的时候,你会意识到,大学这片“自由之地”是收获这“三万”的最佳土壤。而这时期做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在未来成为一个更好的、有趣的、有温度的人。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拥抱当下的自由固然可贵,但请不要忘记当初为何出发。不管你未来人生走向如何,就目前来说你的身份就是一名学生。除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即“衣、食、住、行、乐”之外,身处大学校园的你最应该掌握的就是“学”这项技能。
说到“学”,你可能会感到疑惑:大学里的学业不是很轻松吗?或者你会信心满满地说:高三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事实上,我身边有不少同学会在每学期期末复习时感慨:高考期间就是我人生的智商巅峰了。这种说法虽然只是一种自嘲,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对于大学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与中学相比,大学教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习惯了在高中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在书本上标记重点难点、在笔记上记录老师所列的知识结构提纲的我们,也许很难想象大学教师上课时不看课本、不用板书、不划重点、不带领复习的情景。中学一般教授给我们的是考点所对应的具体的知识点,如同海边拾贝;大学则传授给我们某一专业领域内的完备的知识体系,如同海中畅游。目的不同,视野便不同,行动力也必然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固有的学习思维和习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在课上提高听课效率,认真思考,从老师的讲授和课件中挖掘重点难点,建立知识体系;在课下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总结观点和收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最后我想说,无论你对现在所处的高中满意与否,无论你将要拥抱的大学校园是否梦寐以求,都请不要让学校成为你的镣铐,而是努力使它成为自己的人生跳板。要知道,毕业于哪所学校,只是一个小标签而已。如果你对这个标签不满意,那就勇敢跨越它。至于你最后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自己,取决于你当初为什么出发。不要被身边的庸者蛊惑,想想自己的理想,如何向前迈步,才能更接近目标。毕竟,这个世界有那么多比你优秀却比你更努力的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现实或者安于现状呢?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无言以对,唯有祝福!”奔跑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