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领导人的手艺活儿
2016-08-20张忆耕黄滢等
张忆耕++黄滢等
细川护熙:晴耕雨陶
国际上不少领导人,手艺活儿也很地道。
比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细川护熙,他在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任日本首相。退休后,他基本上过着隐居的生活,制陶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细川护熙出生在日本九州岛熊本县一个显赫的政治世家。家族环境的熏陶使细川护熙兴趣广泛,尤其对东方文化的代表——陶艺,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1994年4月,厌倦了政坛明争暗斗的细川护熙辞去首相职务。1998年,他又辞去议员之职,彻底离开政坛。虽然在老家熊本县拥有气派的宅邸,但他更钟情于东京南面神奈川县的海滨疗养胜地汤河原。在这座远离喧嚣的小镇,他置下宅院,并在庭院里建起一座窑炉,当起了陶工。
为了学习陶艺,细川护熙遍访日本名窑,拜师学艺。在入门阶段,他曾经因为做出的陶品质量不佳,被老师斥为“笨蛋”。但是,细川护熙铁了心要在陶艺上有所成就,从没想过要回头。他把自己的宅子取名“不东庵”,自己艺号“不东”,正是取当年玄奘西天取经、绝不回头的寓意,以表达决心。
细川护熙退休后的梦想原本就是过“晴耕雨读”的隐逸生活。日本人推崇茶道,细川护熙的先祖细川幽斋更是日本著名的茶道大家。因此,细川护熙把茶具作为自己制陶的主攻方向,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各种各样精致的茶碗。
他在家中专门修建了名为“一夜亭”的茶室,创立了“细川无手胜流品茶法”。朋友来访时,他拿出自己烧制的茶具,在“一夜亭”里和朋友们品茶论道,分享陶艺心得。有时,细川护熙会把自己的作品当做礼物送给朋友,但他有一条规矩,就是概不出售,他管这叫“门外不出”。偶有细川护熙的陶艺作品流入市场,往往成为收藏家、拍卖行追逐的对象,一套茶具的价格动辄人民币过万元,在日本陶艺界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每年,他都会在东京和京都举办个人作品展。2011年,他甚至把展览办到了艺术之都巴黎。
作为日本对华友好的代表人物,细川护熙对中国的陶瓷文化一直心存向往。他曾对一位中国记者说,自己虽然多次访华,但仍有心愿未了,就是看看陶渊明、李白等大文豪生活过的地方,遍访中国各地名窑,同中国的陶艺大师们切磋技艺。
卡特:为穷人盖房子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退休后也没闲着,能在美国专业刊物《好木工》杂志上看到自己的照片,或许更让他开心。因为卡特对自己的木工手艺相当满意,外界对他的作品也十分认可。在2006年的一场拍卖会上,卡特制作的木制家具以100万美元(按现行汇率,约合609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卡特1924年出生于佐治亚州一个农场主家庭,很早就接触到各种杂活,还学着自己动手做家具。日子一长,卡特成了一个技艺娴熟的业余木匠。
1977年,卡特当选美国总统后,每到访一个国家,行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参观家具厂和收集当地特色木工工具。某次访问中国时,上海的一家家具厂给卡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很专业地评价了该厂生产的硬木家具,认为它们“雕刻精细,漆面很厚,漂亮极了”。对中国的木工工具刨子,他更是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不用砂纸就能将木器磨光的“宝贝”。访问结束时,卡特专门带了一套中国的木工工具回去,并在日后的“木匠生涯”中一直使用它。
1981年,卡特卸任总统。他很快在家里腾出一个房间作为工作室,并整天泡在里面,当起“专业木匠”。那之后,卡特家中的家具,包括卧室里的四柱胡桃木大床,都是由他亲手制作的。
后来,卡特开始每周抽出几天,穿上木工围裙,骑着三轮车,到贫民区免费为居民们修家具。有媒体报道,整整两年,大家对这位自称是“房产局木工詹姆斯”的老人的手艺交口称赞,却始终没人认出他就是卸任的总统。直到大家一起找到房产局,要求嘉奖“詹姆斯”,房产局的人才茫然地回答:“我们从没向那里派过木工啊。”日后,当媒体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对卡特进行采访时,他说:“我现在是美国支持率最高的木工。”
普京:拿过四级木匠证书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也是一位“正牌木匠”。
2010年7月14日,担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在视察索契冬奥会场馆建设时,与大学生建筑队代表进行了交流,并详细讲述了自己上大学期间参加建筑队的经历。他回忆说,自己曾是建筑队的一员,在俄科米共和国人迹罕至的森林地区开设林道、修理房屋,并在实践活动结束时获得了四级“木匠证”。
一向以政治强人形象出现的普京竟然会做木工,这让不少大学生十分惊讶。有人提问:“您那时在建筑队里拿多少钱?”普京回答说:“干了一个半月拿到大约900卢布,当时全国的月平均工资只有150卢布,我们拿到的(比这个水平)要高。”他解释说,工资高的原因是“当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蚊子非常多,在篝火旁都没办法久坐,娱乐的时间非常少”。
简单的交流,很快就拉近了学生们与普京的距离。难怪有人说,聊聊手艺活儿最有助于领导人与百姓进行沟通,也最容易带来亲近感。公开政治家的手艺活儿,是去除神秘化的一种方式:它让普通老百姓知道,这些政治家们纵然半生叱咤政坛,也曾令国际局势风起云涌,但内心终究藏着一份平常人的乐趣与情怀。
(摘自《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