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发奎评说桂系将领

2016-08-20周龙

领导文萃 2016年1期
关键词:桂系李宗仁营长

周龙

1914年,张发奎从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后,进入武昌第二军官预备学校。1916年年初,由于反袁,他被迫离开学校。袁世凯死后,张发奎不想继续求学,有家也不能回。因为就在离家这几年,母亲死了,留下几个孩子,父亲怕继母待孩子不好,没有再娶,但也养不起这个身无一技的长子。

在广州瞎混一段时间,小张的生活陷入绝境。面对失望的现实和绝望的人生,他想跳海自杀。很快,他就想通了,决定参军,起码还有口饭吃。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朱执信,是张发奎的引路人。后来,张发奎说:“朱执信给我们讲述革命历史,他的道德感染力,更为重要。他帮助我提高革命觉悟,可以说,我的前途是在他的引导下塑造的。”

不久,张发奎出任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三营少校营长,与第一营、第二营轮流护卫孙中山夫妇。第一营营长是薛岳,第二营营长是叶挺;他们三人被称为“三剑客”。

张发奎比薛岳、叶挺二人发迹更快,几年后,他就成为李济深手下的猛将。在这期间,他有过失意困顿的时候,一度做过土匪。

二次东征时,他任第四军独立旅旅长,全旅1700余人。1925年10月下旬,在热汤战斗中,独立旅创造一项奇迹,硬是顶住了敌人20倍兵力的进攻。张发奎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以巨大的伤亡换来惊人的战果。战后,他升任第四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师长是他的挚友陈可钰。陈可钰只是挂名而已,他身体不好,无法负责。

张发奎说:“苏俄对国民革命军的影响是重大的。我们军队的组织与训练,仿效苏军,甚至军服都受到苏俄的影响。从前,你问我的士兵为谁而战,他们会说‘为张发奎;现在说‘为了人民。”精神风貌可谓焕然一新。

过去,张发奎也有一些吃喝嫖赌的恶习,为了缔造一支钢铁部队,他开始戒除恶习。为了不让战士们白白牺牲和付出,他还在军中准备大量的奖金、基金,以激励士气、抚恤遗属。

多年来,薛岳一直跟张发奎在一起,二人情同手足。薛岳坐过几次牢,张发奎很幸运,没有坐过牢。为此,张发奎说:“毫无疑问,薛岳是有才干的,但是,他经常轻率莽撞。”

这个评论还算靠谱。薛岳可以在逆境中创造奇迹,也可以在顺境中出现败绩。他的个性不够深沉,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张发奎与新桂系的人物多有接触。他说:“我觉得李宗仁的才干很普通,但他是个伟人。他为人诚实友善,作风民主。有一天,我们打网球,他叫卫士取来一双胶鞋,我见他对下人都是低声悄语,可见他待人公平。很少见到有大人物像李宗仁那样,完全摆脱官僚习气与军阀心态,哪怕一个小兵,都对他口碑良好。他不像冯玉祥,既傲慢又做作。”

“其夫人郭德洁平素都骑自行车上街买菜,这是李宗仁一种平民情怀的体现。随着政治斗争的长期化、严重化,李宗仁也许学会一些诡诈的伎俩。”

对于白崇禧的人品,张发奎就没有那么称道:“白崇禧有军事天才,军事学识与军事才能俱优,还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足智多谋,难怪人们称他‘小诸葛。他不像李宗仁那样具有恢宏的气度,非常阴,不坦率,遮遮掩掩。事实上,除了李宗仁,桂系的领导人,都是这一类型。”

虽然这种观察不一定准确,却代表“小诸葛”等人给张发奎留下的印象。也许正是这种人事的芥蒂和性情的不合,令张发奎无法与新桂系和衷共济,最终在内战的悲剧中越陷越深,几乎成为光杆司令。

(摘自《南北风云》)

猜你喜欢

桂系李宗仁营长
李宗仁尊师若父
桂系为何会垮掉
草地
桂系品牌全国崛起
结 婚
胡友松和李宗仁
胡友松和李宗仁
对“新桂系”一词的商榷
烈马
李宗仁军事思想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