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小题大做的高手
2016-08-19管家琪
●文/管家琪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小题大做的高手
●文/管家琪
想要作文写得好,除了要经常提醒自己留心周围一切的人、事、物,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观察力以外,还要多多锻炼自己的联想力,因为作文本来就是一个联想的游戏。
就拿游记来说,如果你不清楚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就算来到杭州西湖那座有名的断桥边,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可是如果你联想到传说中白娘子和许仙就是在这里认识的,那同样的断桥就会平添几许浪漫的色彩。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有机会来到湖南常德市桃源县,并且到当地有名的桃源去走一走,只要你熟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就能联想到 《桃花源记》里的句子及其所描写的情景。那么就算现在的桃花源与过去相比多了几分商业色彩,可它毕竟还是当年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那个桃花源,文字上的联想还是会增添很多特殊的趣味。
同样一个地方,小朋友们一起来游玩,回去以后所写的游记就算有些大同小异,也不会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因为每个小朋友发现观察以及联想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前面我们说过应该从真实生活中去取材,而所谓的“取材”是怎么回事呢?具体来说,就是在抓住一个小小的灵感以后,充分运用,不轻易放过,然后用心去做进一步的联想和发挥。
很多小朋友的作文,文中所描述的某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原本都是不错的素材,但很可惜,小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就那么蜻蜓点水、三言两语地交代过去,结果浪费了一个好的素材。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俄国作家契诃夫(1860—1904)是怎么做的。契诃夫的寿命挺短的,只活了44个年头,他的本业是个医生,从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写短篇小说,它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作家”之一。另外两位,一位是美国作家欧·亨利 (1862—1910),一位是法国作家莫泊桑(1850—1893)。
对一个作家来说,写作的素材实在是太重要了。大家不妨这么想,一个人既然能够成为作家,驾驭文字的能力应该不会太糟糕,应该是比一般人要强。但文字只是我们用来书面表达的一种工具,有了工具就能写作吗?当然不能,这就好比拥有一个最先进的厨房,里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锅碗瓢盆,可是如果没有鸡鸭鱼肉、没有材料,你要怎么来做饭呢?
所以,一提到如何提升作文能力,很多小朋友都把重点放在如何破题、如何行文、如何结尾等所谓的技巧上。实际上,只要你能总是以认真的态度来面对作文,而不是敷衍了事,总是只想把字数凑满,那么写得多了在技巧方面自然会慢慢进步,但是材料的获得也就是取材,其实才是写作文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事。
在这方面,短篇小说作家应该更辛苦吧,因为材料消耗得快呀。(咦,说起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作家”都不长命,莫泊桑比契诃夫还短命,只活了43岁,欧·亨利是48岁,是不是由于写短篇小说,为了取材而过度绞尽脑汁的缘故啊……)
取材的一大秘诀就是靠联想,很多生活中的小事、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零星片段,加上联想之后很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面貌。我们就以契诃夫为例,他就是一个联想的高手,我们不妨称之为“小题大做”的高手,因为很多事情原本或许只是一件小事,经过他一番发挥就成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比如说,契诃夫曾经看到一个农民把铁道上铁轨衔接处的一个螺钉取下来,只因为他没钱买铅坠来钓鱼,所以用托铁轨的螺钉来替代,契诃夫阻止他,告诉他这样做很危险,很有可能造成火车颠覆。但这个农民对契诃夫的警告嗤之以鼻,认为契诃夫太夸张了,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又不是把所有螺钉都弄下来,只不过是这里弄一个、那里弄一个而已!”如此回答真是令人气恼。后来契诃夫就把这个事情化作短篇小说《歹徒》,表现愚昧无知以及法律的无情。又譬如那篇《小公务员之死》,讲一个小官员在戏院里打了个喷嚏,唾沫星溅到前面一位将军的秃头上。尽管一再向将军赔罪,可是这个小官员还是很害怕会遭到将军的报复,每天战战兢兢,后来竟然就这样死了,简直就是活活吓死的。作品把那种奴才心理刻画得极其深刻,这多半也是契诃夫看戏时看到有人打喷嚏所引发的联想吧?(如果打喷嚏时溅到前排某位大人物可怎么办?)
只要多多锻炼联想力,那么生活中就处处都是作文的素材。
(摘自《小学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