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更优雅一点
2016-08-19本期嘉宾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良业唐山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王卫国邢台市蓝天双语学校校长沈书江
本期嘉宾: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良业唐山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王卫国邢台市蓝天双语学校校长 沈书江
○刘良业
○王卫国
○沈书江
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更优雅一点
本期嘉宾: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良业唐山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王卫国邢台市蓝天双语学校校长沈书江
策划人语:2015年12月24日,重庆玉带山小学举行“民俗文化代代传,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现场观看“杀年猪”,此举引发网友热议。学校的初衷是好的——让孩子们接触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但以何种形式传承传统文化——是否需要原生态地“杀”进校园,值得商榷。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求我们擦亮眼睛。在育人工作中如何甄别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改造或者摒弃落后、低下的传统文化,选择合适的传承形式,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刊特邀几位嘉宾,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批判继承科学利用
○刘良业
众所周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并成为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显著的标识之一。中华民族也不例外。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重要标识之一。长期以来,在祖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随着各民族风俗、习惯和历史、文明的不断沉淀,各自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从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民俗文化。譬如婚礼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又如苗族民俗文化,仅节日一项,就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砍火星节、捕鱼节、晾桥节、吃信节、客家年等节日。对待这些民俗文化,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所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也深刻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因此,开展中华优秀民俗文化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应该把握好几点:
第一,应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
刘良业
王卫国
沈书江
在长达几千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各民族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其精华和糟粕并存。我们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予以厘清,把精华和糟粕区分开来,区别对待,正如《决定》中所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时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因此,在推进民俗文化进校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过程中,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选取优秀的中华民俗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大、做强。
第二,应努力做到“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沉淀形成的,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成背景和适用范围。所以,开展民俗文化教育,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的教导,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也就是说,校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根本任务,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把那些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利用起来,同时融合时代因素,吸收当代文明成果,借助当代科学技术,使之为提高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服务,为提升教育质量服务。
第三,应根据各地、各校实际,同时考虑到大中小学生不同年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同时,由于大、中、小学生年龄不同,学业水平高低不齐,接受和认知能力也不一样。因此,推进中华优秀民俗文化进校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地和各校教育实际,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否则,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如2014年11月4日,《新京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北京某校一语文老师为宣传“贞操”这种民俗文化,特向小学二年级学生发放了一份刊物,该报大部分版面头条大标题均出现人流、堕胎、死亡以及流产等血腥字眼,该报还载有死婴、甚至婴儿残肢照片,孩子们看后被吓得想哭。毫无疑问,这样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没有从本校实际出发,没有看对象,没有区别对待,结果学生不认可,家长不能接受,社会也反对,起了一个反作用!对组织小学生观看“杀年猪”这件事不能一概而论,“杀年猪”传统中蕴含的与人分享、聚合亲情的意义,这是值得传承的,但对低龄学生而言,围观屠宰过程是否合适应慎重对待。(作者为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明辨·入心·力行
○王卫国
想要孩子们接受优质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练好内功,给孩子们把好关。
慧眼明辨
教育者要有一双慧眼,要学会鉴别传统文化的优劣,分清良莠,从中取出精华,剔除糟泊。对传统文化既不能当收发员,照单全收,盲目接受,认为传统的都是好的,奉行守旧的保守主义;也不能全盘否定,像泼洗澡水一样把孩子也一同泼出,认为传统文化一团黑,搞文化虚无主义。而是要理性思考,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厚古薄今,更不是以传统文化为本位,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那么,如何从中遴选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一定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契合的。习近平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家富强、社会安定,老百姓才能自发、自觉、普遍地崇礼尚义,才能真正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助推本校的发展。要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与学校办学理念一致的精神元素,把两者有机融合,使教育更好的自洽,相辅相成。
再次,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是助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求真向善至美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和DN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从中遴选出那些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髓,代代相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勇于担当、发愤图强的刚健精神。
玉带山小学的那个活动,就不具备以上的标准,尤其是在校园里杀猪,违反了国家《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况且也违背了我们一直倡导的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理念等等。
用心入脑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这里的理念,指的是我们教育者遴选出的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那些经过历史积淀的优秀文化,如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的价值观念,儒家倡导的“君子坦荡荡”的人格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我们要通过恰切的方式,将这些文化与教材融合、与课程整合,让他们如润物春雨进入学生的心田,形成道德认知。
这些也是“认知”的层面,知识基础,知是行之始,以知导行,确保行之有效,确保行的方向正确,确保行的脚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力行求至
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是后三者的基础,行是知、情、意的外部表现,我们实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要知行统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在具体活动进行时,一定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实际,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恰切的活动,活动必须远离机械作秀,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提升。如在去年年初,沪上一所民办学校“孝敬文化节”出现了这么一幕:800多名学生齐刷刷跪下,父母端坐长凳,接受子女的跪拜磕头。借跪拜磕头来表达孝道礼仪,也曾引发热议。这样的活动缺少学生的真情融入,以及相关行为的内化定型,其教育效果就大打了折扣。孝敬教育,更多需要师长在对待父母长辈的行为中做示范,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形成。当然也可以通过布置适宜的家庭“孝敬”作业,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给父母写信等来推动,活动要让学生亲情投入,自觉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的融入,情绪浸濡,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在活动中,增强意志品质,砥砺人格;在活动的进行中,不断地进行良好行为的重演,反复实践定力成型,达到知行合一。
我校是李大钊先生的母校,在传承大钊精神方面,我们就是先组织学生学习大钊文选,参观大钊展室,形成同学们对大钊精神内核的完整认知。之后,开始以班级为单位争创“大钊班”活动,这一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二十年。把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青春之我建青春之宇宙”等责任担当精神做了很好的传承,每位从唐山一中走出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情怀与担当,都致力于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总之,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什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凭借我们的慧眼遴选出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明辨之”;再把这些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田,内化于心,让学生知美丑、懂善恶、明事理,使他们能够明心知往,要“博学之”“铭记之”;最后,通过实践外化于行,成为自动自发的行为,力行求至,要“笃行之”!
传承经典甄别而用
○沈书江
近些年来,随着传统经典文化的不断推广,以及陆续出现的各种经典文化教育机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典教育,小到尚未出生的胎儿,大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团体教育、社会教育,或以读经模式,或以民族传统演示传承,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各所学校纷纷开始了拜读经典的行动,争相开展了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古诗词创作大赛、经典诵读、民族文化演绎等各种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己和孩子的经典之旅,传统经典正在改变着一个个家庭和孩子的命运。但是也有个别家庭、个别学校、社会团体,要么实行“拿来主义”,不管内容如何皆奉为国学文化经典,要么搞“独具创新,别具心裁”的所谓民俗文化,给孩子的思想、精神或多或少的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学校、社会团体,只是照抄照搬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其中有一部分不符合现代家庭、现代社会的需求,甚至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庆玉带小学组织学生观看“杀年猪”,我认为有些欠妥。一来,这种民俗文化很普通,不是经典类,是限于某些时代的现象,永恒价值不大。二来这种屠宰场面会对部分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家庭、学校、社会团体,乃至教育部门都要结合社会需求、家庭需要,有的放矢的继承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笔者建议:
1.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2.让孩子们多学一些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孕育了优秀传统美德,例: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戒奢节俭、豁达大度的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的广阔胸怀;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等。如,我校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笠翁对韵》和《增广贤文》等,教他们的做人之道。这类经典篇目都比较适合孩子诵读、记忆与理解,又适合家庭、社会需求,应当号召推广。还有“孝经类”、“兵家类”、“词曲类”、“仪礼类”,都是当今社会、家庭急切需求的东西,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习和传承,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感恩、学会在大千世界生存。
3.学习传统文化,要与“践行活动”结合起来。例如,我校阅读了《弟子规》、《三字经》、《中华十德》等,便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一边做感恩励志教育,一边参与感恩活动。在校内开展尊师长、敬同学活动,在家里开展敬长辈活动,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洗洗衣服、拖拖地,帮父母买东西、记账……让孩子们在践行中体验感恩乐趣,体会做人之道。另外,结合感恩我们还开展了“日行一善,月修一品”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品行明显进步了,学校的良好风气越发浓烈。
总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对中小学生来说,诵读优秀国学经典并践行其中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一个易于操作并能产生实效的途径。诵读可以让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读了《大学》擅做事;读了《中庸》知为官;读了《老子》有智谋;读了《论语》懂经商之道;读了《易经》晓得要顺天时而为;读了《黄帝内经》懂养生保健等等。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诵读、学习国学经典的好处,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