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帮助小学生建立数感

2016-08-18吴金贵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7期
关键词:数感小明数字

吴金贵

【摘 要】

我的数学课堂,重视帮助小学生建立数感。因课设境,让小学生直接感受数字;让小学生回忆生活,体验数感;借助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数感。

【关键词】

数感 学习情境 回忆生活 体验 数学活动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认真观察自己周边的事物,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不失时机地认识数的意义,感受数的魅力,帮助学生尽快建立数感,为学习服务,为生活服务。

一、因课设境,直观感受

每一堂课,我们都要根据学习内容,模仿现实生活,设置具体可感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去学习,小学生才乐于接受,才学得踏实,学得轻松,学习效果自然要好许多。数学课本来是抽象的,数字本来是枯燥的,我们让小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走进数学,感受数字,就能使抽象的东西明晰起来。创造学习情境,是老师和学生必须着力关注的。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小学生身临其境,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认数”,我创设了一个小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同生们一个个陷入了沉思,仿佛进入了用餐时段。然后我开始发问:“同学们,我们吃饭的时候用几只碗呢?”同学们齐声喊:“一只!”我接着发问:“你们吃饭的时候用几双筷子呢?”“一双!”“一双筷子有几根呢?”“两根!”我继续问:“你们家有几口人在一起吃饭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3口人,有的说4口人,有的说5口人……一时间,同学们所学的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在回忆生活,数字和他们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一个个形象起来,一只碗、两根筷子、三个盘子……就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孩子们的脑际,闪现在他们面前,这种学习是生动活泼的,小孩子喜欢学,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回忆生活,体验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有耐心,舍得花时间,利用一切机会去培养学生,尤其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小学生去感悟、去发现、去探究,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思维,在生活中认识数字,理解数字,培养数感。

1.联系身边的事情,捕捉每一次机会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绚丽的图画和精美的文字,还有实用的数学计算和严谨的数学思想。我们生活的世界,和数学息息相关,小学生有良好的数感,才能正确认知周边的事物。比如,建立数感,我们可以从认识“0”开始,我首先让小学生列举在哪里看到过数字“0”,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血压计上有“0”,有的说体温计上有“0”,有的说直尺上有“0”,有的说电话上有“0”,有的说体育比赛时显示器上有“0”。我让同学们总结“0”所代表的意义,有的说“0”代表着开始,有的说“0”代表着什么也没有。这样,同学们对“0”就有了比较确切的印象,相对成熟的认识。

2.联系生活实例,提高直观认识

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购物环节,我们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小学生自己去体验,认识物品的数量,了解价格的多少,从而了解各种数量关系,直接感受数字的作用和意义,形成对数的直观认识。

比如,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菜。他们买的大葱2元钱1公斤,小明妈妈买2公斤大葱,付给售货员5元钱,售货员找给小明妈妈1元钱。在此过程中,小明看到了妈妈买的2公斤大葱,还可以用手去掂一掂,也可以用眼睛去瞄一瞄,这样他对2公斤大葱就有了具体感知,从而对数字2有了更形象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数字上,而是感受到了2的内涵和实际意义。再就是妈妈付钱的那个环节,可以列个小算式表示:5-2-2=1 。小明看到妈妈付款的过程,自然对5元钱和1元钱有了直观的认识,这种感受,不仅仅是两个数字,也不仅仅是两张人民币,而是数字与人民币的完美统一,再就是对隐含的数字2的认识,它们是小明妈妈为买葱所付出的钱数。2、5和1 ,构成了一次完美的交易,这些数字在此次交易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你来我往,依次登台,我们就能真实感受到这些数的存在,他们不再是一个个枯燥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立体可感的。

三、借助活动,发展数感

数学活动来自现实生活,真实感人,便于操作,深得小学生喜爱。我们要借助数学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小学生自主探究,感悟数字的魅力,合作探究,发展数感。

我们开展了“解读身份证号码”活动。我邀请小学生的父母一起参加,然后让小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依次录入个人信息,尤其是让小学生自己抄录父母的身份证号码,并对其父母的身份证号码给予解读。身份证号码共18位,它们代表的信息是:6位数字地址码,8位数字出生日期码,3位数字顺序码和1位数字校验码。活动开始,第一轮先让小学生的母亲读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然后分段提问,让小学生回答每段的含义。比如,前六位代表什么?接下来的八位代表什么?由小学生写在卡纸上展示。第二轮先让小学生的父亲读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然后发问,哪几位是地址码?哪几位是出生日期吗?再次由小学生自我展示。第三轮让小学生记住父母的出生日期,记着给父母过生日,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通过这一活动,小学生对数字有了全新的认识,数字的有序组合,可以传递给我们很多信息。小学生对数字更感兴趣了,觉得数字更神奇了,小学生越来越关心数字,他们的数感意识不断增强。

我们的很多活动,无需很费周折,只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积极动手,就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有时候,只需要把我们的课堂教给学生,他们就会创造奇迹,把抽象的课堂学习搞得生动活泼。

比如,我们学习了厘米和米以后,我们不要只在数量换算上做文章,要让小学生对厘米和米有个空间认识,怎么办呢?让小学生动手去测量,去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他们的自己测得的数据,是自己劳动的结晶,体验的结果,这些数据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鲜活的、立体的。小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我测量,你记录;我记录,你测量。他们参与到活动之中,人人动手,收获颇多。

总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让小学生感悟数字,认识数字,不断提高小学生对数字的认知水平,帮助小学生建立数感,为学好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李虹霞.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

猜你喜欢

数感小明数字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答数字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做不到
做不到
数字看G20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巧估算 妙解题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