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密赛络纺14.8tex白竹炭30/吸光发热腈纶28/美雅碧超细腈纶22/粘胶20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2016-08-18王圣杰

纺织报告 2016年6期
关键词:吸光竹炭工序

王圣杰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005)

紧密赛络纺14.8tex白竹炭30/吸光发热腈纶28/美雅碧超细腈纶22/粘胶20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王圣杰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005)

探讨紧密赛络纺14.8tex白竹炭30/吸光发热腈纶28/美雅碧超细腈纶22/粘胶20混纺纱的生产实践。介绍了吸光发热腈纶、美雅碧超腈纶、白竹炭纤维的特点,原料选配和纺纱工艺流程等。通过对纺纱各工序工艺优化配置,纺制紧密赛络纺14.8tex白竹炭30/吸光发热腈纶28/美雅碧超细腈纶22/粘胶20混纺纱。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

吸光发热腈纶;美雅碧超细腈纶;白竹炭;混纺比;工艺参数

随着人们对功能性纺织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纺织产品所具有的基本舒适性和安全性已经不能全面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面料所承载的附加值将会落在日益丰富的“功能性”上。传统的保温是以阻止身体热量逃逸为主,发热纤维则是自行发热而温暖身体的一种全新材料。发热纤维的保暖功能远远大于传统的三重保暖面料,使传统保暖面料厚重臃肿的形态得到根本改变。

关于吸光发热面料,国内外已有很多厂家做过不少探讨,也有相应的产品面市,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纵观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涂层及长丝产品相对较多,短纤相对较少。由于吸光发热织物具有吸光增温保暖功能,常用于制作女性裤袜、外衣外裤、护耳、护肩等,对于体质虚寒怕冷的老人和患者,对于衣着轻便、冬季训练的运动员以及部队官兵,对于被寒凉侵袭的室外或野外工作人员等来讲,无疑是一种福祉。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组织攻关,设立课题组,结合市场需求,开发的紧密赛络纺14.8tex白竹炭30/吸光发热腈纶28/美雅碧超细腈纶22/粘胶20混纺纱,不仅借助吸光发热腈纶和美雅碧超细腈纶获得了较好的保暖性能,还因为加入了白竹炭纤维而具有一定的抗菌除臭功效,远红外功能和释放负离子功能。在提倡健康保健、舒适生活的今天,采用保健除臭、发热保暖纱线制作的内衣、衬衫和家纺用品将成为国际潮流和热点,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1 原料选配

除保暖、抗起球功能性外,为达到柔软、吸湿、抗起球和光泽好的效果,本项目产品“ 紧密赛络纺白竹炭30/吸光发热腈纶28/美雅碧超细腈纶22/粘胶20 40S”纱所纺原料选用细度要求选用细旦和超细旦纤维,为增强吸湿舒适性,配以吸湿性好的粘胶基纤维混纺,同时采用紧密纺和赛络纺工艺相结合工艺措施以进一步减少毛羽,提高纱线强力和条干水平。具体原料选择如下:

纤维原料为1.2D×38mm白竹炭纤 维、0.9D×38mm美雅碧超细腈纶纤维和1.5D×38mm吸光发热腈纶纤维、1.2D×38mm粘胶纤维。

2 纺纱工艺流程

吸光发热腈纶56%+美雅碧超细腈纶44%: 清花(FA141A)-梳棉(A186F)预并条(FA306A)

白竹炭纤维:清花(FA141A)-梳棉(A186F)-预并条(FA306A)

粘胶纤维:清花(FA141A)-梳棉(A186F)-预并条(FA306A)

上述三种纤维:

头道并条(FA306A)-二并(FA306A)-末并(JWF1310)-粗纱(JWF1415)-细纱(FA506A)-络筒(NO.21C)

3 各工序的工艺参技术措施

3.1 设备选用

FA141A清花机、A186F梳棉机、FA306A并条机、JWF1310并条机、JWF1415粗纱机、FA506A细纱机、NO.21C络筒机。对全程设备进行整车,确保设备动态和工艺状态符合开发要求,同时准备了各种规格的胶辊、皮辊、皮圈等专件器材,以备开发过程中优选。

3.2 纺纱工艺优选及主要技术措施

3.2.1 清棉工序

(1)吸光发热腈纶56%+美雅碧超细腈纶44%:

开清棉工序采用“自由打击、薄喂轻打”的工艺:A076E综合打手速度750r/min,106打手速度450r/ min,定量300g/m,棉卷定重:9.5kg。

(2)白竹炭纤维、粘胶纤维(单独成卷):

清花工序采用“薄喂、柔和开松、多梳、少打、少落”工艺,开清棉工序:A076E综合打手速度700r/min,106打手速度450r/min,定量350g/m,棉卷定重:15kg。

3.2.2 梳棉工序

(1)吸光发热腈纶56%+美雅碧超细腈纶44%:

梳棉工序采用“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锡林与盖板隔距:7*6*6*6*7〃,锡林速度:360r/min,刺辊速度:690r/min,出条速度:60m/min,梳棉定量:18g/5m。

(2)白竹炭纤维、粘胶纤维:

梳棉工序采用轻分梳工艺,采用“中压力,中定量、中速度、小隔距、少回收、小张力”工艺:锡林与盖板隔距:8*7*7*7*8〃,锡林速度:345r/ min,刺辊速度:645r/min,出条速度:60m/min,梳棉定量:22g/5m。

3.2.3 预并条工序

(1)吸光发热腈纶56%+美雅碧超细腈纶44%:

并合根数:8,定量:16.7g/5m。(2)白竹炭纤维:

并合根数:8,定量:15g/5m。(3)粘胶纤维:

并合根数:8,定量:20g/5m。

3.2.4 并条工序

腈纶较为蓬松且静电现象严重,在并条工序选用涂有抗绕剂的胶辊,防止绕罗拉、绕胶辊现象。并条主要工艺参数

出条速度200m/min,并合数8根,罗拉隔距11*18mm

表1 并条工艺参数

3.2.5 粗纱工序

由于粗纱工艺适当增加捻度,控制好张力,稳定伸长率。粗纱主要工艺参数:粗纱干定量3.5g/10m,捻度3.94捻/10厘米,后区牵伸倍数1.28倍,总牵伸倍数9.7倍,锭速850r/min。

3.2.6 细纱工序

紧密赛络纺细纱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小张力、大捻系数”工艺。细纱主要工艺参数:细纱捻度96 捻/10厘米,钢领PG1 4254,钢丝圈udr6/0,3.0压力棒隔距块,罗拉中心距19×22;细纱前罗拉转速 240 转/分,总牵伸47.3。

3.2.7 络筒工序

络筒采取“低速度、保品质、接头好、成形良”工艺,优化清纱工艺,减少棉结和毛羽,保证成纱质量稳定。络筒主要工艺参数:络筒速度800m/min,络筒张力圈重量20g,清纱曲线 N230%,S150%×1.5cm,L30%×25cm。

4 产品质量指标

单纱断裂强度:14.6CN/tex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10.1%

线密度偏差率:-1.6%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13.1%

黑板棉结杂质总粒数:18粒/克

黑板棉结粒数:5粒/克

捻度:886捻/米

5 结语

通过研制紧密赛络纺14.8tex白竹炭30/吸光发热腈纶28/美雅碧超细腈纶22/粘胶20混纺纱,使我们在应用新型纤维和新型纺纱技术开发高质量功能性纱线方面受到了很大启发。在用户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把握方向,不断提炼,优选各种功能性原料和混纺比,采用最佳组合新型纺纱技术和工艺,才能纺出质量优越、功能突出高档次纱线,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打开销路,创造出更多的附加值。

[1] 赵万建.14.8tex赛络紧密纺纱的开发实践[J].现代纺织技术,201(6).

[2] 顾 煜.11.8tex赛络纺大豆蛋白纤维纱线的开发[J].上海纺织科技,2009(8).

[3] 吴改红,刘淑强.聚乳酸纤维的赛络纺工艺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2007(5).

[4] 张艳杰,凌良仲,陈春义,王冬成,马春琴.微孔聚酯汉麻混纺纱的生产实践[J].棉纺织技术,2012(8).

[5] 严以登,周卫东,刘莹莹,倪智婷.精梳棉5.8tex涡流纺纱的生产实践[J].纺织报告,2015(10).

The prodction practice of 14.8tex 30%white bamboo carbon fiber / 28%light and heat absorbing acrylic fiber / 22% Mei Yabi superfine acrylic fiber/ 20% viscose fibre Siro-Compact spinning blended yarn

WANG Sheng -jie
(Jiangsu YDTEX Group co.,Ltd, Jiangsu Yancheng 224005,China)

About the prodction practice of 14.8 tex 30% white bamboo carbon fiber / 28% light and heat absorbing acrylic fiber / 22% Mei Yabi superfine acrylic fiber/20% viscose fibre Siro-Compact spinning blended yar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white bamboo carbon fiber, light and heat absorbing acrylic fiber and Mei Yabi superfine acrylic fiber, and also introduces how to choose the raw materials and spinning process,and so on. Through optimized configuration of spinn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duced 14.8 tex blended yarn. The product qualit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and its market prospects look good.

Light and heat absorbing acrylic fiber;Mei Yabi superfine acrylic fiber;white bamboo carbon fiber;blending ratio;process parameters

TS104.5+2

A

投稿日期:2016-05-10

王圣杰(1968-),1991年7月毕业,2010年12月获高级工程师资格,2013年获江苏省科技企业家称号,2014 年获盐城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猜你喜欢

吸光竹炭工序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金色的吸管
浅谈SDS脱硫技术在炼焦工序中的运用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金色的吸管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让竹炭帮我们去除甲醛
电缆行业成本核算中原材料损耗算法分析
既能吸光又能发光的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