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式低零值绝缘子手持检测仪的应用研究
2016-08-17齐呼和
齐呼和
【摘要】 为了能够对挂网运行状态下的低零值绝缘子进行及时的检测,我们根据分布电压的检测结果结合脉冲电流和泄漏电流提出了新的检测方法即通过无线通信式低零值绝缘子手持检测仪对低零值绝缘子进行检测,这种检测仪不仅省电而且内置无线通信模块使其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无线传送,同时内置屏蔽桶保证无线通信不受干扰使该检测仪在轻巧实用的基础上更具智能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低零值绝缘子 检测仪 脉冲电流
引言:
在民用电力系统中,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由于具有足够的电气绝缘强度和耐潮湿性能而得到大规模地采用。作为一次设备,由于长时间地受到现场环境、机械力、电场等因素的影响,绝缘子不断老化并转变成为了低零值绝缘子。由于传统的瓷质绝缘子在电线杆上的长时间使用导致了其劣化率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若不能及地将劣质绝缘子尤其是低零值绝缘子检测出来会给电网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引发的掉线、短路等安全事故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并极大地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要时刻对电网进行检测并对低零值绝缘子进行完全的掌控。由于国内目前大规模使用的火花间隙和知足叉检测法无法对绝缘子的电压分布情况进行定量检测,导致许多误检、漏检的情况出现从而造成检测效率十分低下。
同时由于检测的准确性与操作可行性无法达标导致红外热像、噪声电波等方面的检测无法大范围进行。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无线通信式低零值绝缘子手持检测仪来弥补传统检测手段的不足。
一、检测原理
无线通信式低零值绝缘子手持检测仪采用分部电压法结合脉冲电流和泄漏电流等相关数据来对绝缘子进行检测,看被检测绝缘子中是否含有低零值绝缘子。传统的资质绝缘子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胶合剂、金属附件、和瓷质绝缘件等。其中绝缘子的瓷件与铁帽和组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将绝缘子看成是由表面电阻、体电阻和电容连接而的并联电路。一个优质的绝缘子,它的电阻一定要大于500Ω,所以等值容抗就要被看成是等值参数的主要参数。大量的实际检测和有关研究理论都证明了绝缘子串电压分布服从U型曲线,并且在实验检测中,在绝缘子中加入更多的元件会引起电压的分部更加分散。
由于零值绝缘子电阻十分微小甚至其电阻可以为0导致会使绝缘子出现裂缝并破坏电压分部。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降低零值绝缘子分布电压,使其他绝缘子电压分布出现畸变;绝缘子串中的其他零值绝缘子会增大电晕脉冲电流并引起泄漏;劣质绝缘子之间的空隙会产生脉冲电流进而产生电磁波;劣质绝缘子产生的电流会使钢帽温度升高等。
其中劣质绝缘子造成的电晕脉冲电流增大、泄漏电流增大、分布电压下降现象比较明显。由于电线杆高处周围环境比较稳定,其分布电压的变化十分突出。根据国外对低零值绝缘子进行的研究结果来看,为了稳定电压分布,我们现有的方法包括历史数据比较法、相信比值法、敏感绝缘法、门限电压法等;在国内,我们通常采用“不同指数法”根据泄漏电流的大小来对于劣化绝缘子进行检测。
为了最大程度地简化检测工作程序同时提高检测精准度,无线通信式低零值绝缘子手持检测仪通过敏感绝缘电子法结合脉冲电流与泄漏电流数值来对低零值绝缘子进行检测。首先对ABC3项绝缘子分布电压进行检测,分析检测数据完毕之后并经过判断如果发现绝缘子中确实存在低零值绝缘子则再对该串绝缘子电压分布进行检测,将这一系列体测数据进行分析来对低质绝缘子进行位置定位并判断其劣化程度。
二、无线通信式低零值绝缘子手持检测仪的内部结构
无线通信式低零值绝缘子手持检测仪在开机之前要与检零杆固定在一起,检测人员将高低压探针与绝缘子的上金具与下金具进行直接接触。这种检测仪在结构上充分考虑到了它的体积与重量,它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方便检测人员的使用。
三、结束语
无线通信式低零值绝缘子手持检测仪本质上就是通过对低零值绝缘子进行研究并发现通过检测分布电压结合脉冲电流与泄漏电流来定位低零值绝缘子位置的体测仪器,在这些基础上加入了一系列无线通信模块来方便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使用。
通过其内置的射频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将实时数据和指令传送给控制主机,不仅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有关检测数据还可以对相关检测数据进行下载,大大方便工作人员日常有关于低零值绝缘子检测的工作并提高了检测效率。
参 考 文 献
[1]胡岳; 江秀臣; 仲雁兵.无线通信式低零值绝缘子手持检测仪[J].《高电压技术》2008,02(29):283-284.
[2]石琼.智能型绝缘子分布电压检测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2008,01(01):23-25.
[3]胡岳.基于无线通信的手持式低零值绝缘子检测仪的研制[c].上海交通大学2007,02(01):12-13.
[4]石海鹏; 李卫国; 渠展展.手持式绝缘子在线检测装置的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2,02(15):122-124.
[5]仲雁兵.手持式低零值瓷质绝缘子检测仪的研制和数据分析[c].上海交通大学2007,02(01):19-21.